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 第五十九章 徐乡风云(四)

第五十九章 徐乡风云(四)

    黄县某个小村落

    “娘,喝汤。”

    “这汤的味道怎么怪怪的?”

    “可能是没有盐的原因。”

    “嗯,坎儿呢?”

    “他……”

    “姥姥,爹爹把哥哥煮肉汤了!”

    啪!

    砰!

    “什么?”

    “这汤难道是?”

    “混账东西,你怎么可以把自己的亲生儿子煮汤?”

    “母亲,现在家里早就没粮食了,儿子没了可以再生,您要是没了,就追悔莫及了!”

    “爹爹,我们家不是还有几十亩田吗?听说隔壁家都去城里用田换米可,我们也把田拿去换米,就不会有人饿死了。”

    “住口!没了田,明年我们一家人都得饿死!”

    “我们连今年都挺不过去,哪里还用考虑明年。”

    “拿着田契去换米吧,先挺过今年再说,唉……”

    “喂,老吴,走吧,我们大家伙一起进城里换米,找城里的王大善人换些米,免得一家人饿死。”

    “找王家不如找太史家,王家一亩田才一条鱼,太史家一亩田可以换一石米。”

    一个个惨剧正在黄县上演,为了活命,当地百姓不得不卖儿卖女卖良田。

    王家与太史家开始疯狂争夺田亩,一些当地的地主豪强也趁机用家里的余粮搞土地兼并,整个黄县都乱成一锅粥。

    黄县县署

    砰!

    “不能再让太史氏家族继续这样嚣张下去了,很多灾民都找太史家族【田换米】,不肯找我们王家【以田换鱼】,必须对太史家族出重拳!”县尉王宽急切道:“再不动手,那些田就都是太史家族的了,我们辛辛苦苦花了一千万才入主黄县,结果连一块地都没能兼并,那我们王家这一千万不是白花了吗?”

    “我们在牛郎岛的鱼还没运来吗?”

    “最新消息,一共两百艘【货丨丙丨三千】在十天前才装满出发,按照航速,现在应该还在釜山附近。”

    根据船只的用途,王家将船只划分为战船和货船,根据船只的结构类型,又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等类型,根据腌鱼运载量又有一百到一万不同等级的。

    【货丨丙丨三千】就是一艘能够运载三千石腌鱼的丙类型货船。

    “那就是有六十万石腌鱼,应该勉强够用了。”王宜计算着。

    牛郎岛的鱼太远了,为了应急,现在王家在黄县的这些腌鱼都是之前存在桃花港的一些存货。

    “我们的腌鱼到来还要大概半个月时间,在此之间,黄县的灾田可能已经被其他家族兼并完了,已经没有我王家的份了。”王宵担忧道。

    “我真是不明白,一个小小的太史氏家族,哪来的这么多粮食可以跟我们王家竞争土地兼并?”王宽愤愤然。

    “禀各位主人,奴婢有最新的情报!”

    这时,外面响起之前那位王家奴仆的声音。

    “进来。”王宜说道。

    不一会,王家奴仆进入屋子内,对三个王家子弟汇报:“我们发现这些天以来,不断有商队偷偷地运送粮食到太史家族的地盘上。”

    “嗯?”王宜惊疑。

    “好像是来自徐州的。”王家奴仆继续回道。

    “徐州?”王宜思考着:“太史家族在徐州还有盟友?”

    “兄长,管他什么盟友,这里是属于辽东郡的管辖范围,太守府已经下令,不得有外地粮食进入黄县,既然他们敢违抗太守府的命令,那我们就直接查抄他们的粮食!”王宽在一旁劝道。

    “他徐州的手伸的挺长,居然敢把土地兼并的爪子伸到我辽东来,不知道是哪个家族有这么大的狗胆?”王宵冷笑着。

    “我们的人手不够,无法做到真正地封锁整个黄县,所以才让太史家族有了空子可以钻。”王宜沉默片刻,然后语重心长道:“拖,只要拖到我们的六十万石腌鱼运来,一切问题也就解决了。”

    “以县署的名义发布公告,让百姓不要急着【以田换米】,朝廷已经找了米商前来办粥棚救济他们,他们可以每天来城里领取免费的口粮,不用卖儿卖女卖田。”

    王宜想到了对付太史家族的计谋。

    “兄长,我们现在的这点粮食都不够用来土地兼并的,怎么能用来办粥棚?”王宽问道。

    “呵呵,不急。”王宜笑道:“我们现在的这点粮食存货,直接跟太史家族竞争是竞争不过的,打价格战是打不过的。”

    “所以,干脆不打,用最后这点粮食办个粥棚,勉强养活全县百姓半个月应该是问题不大。”

    “百姓可以去粥棚免费填饱肚子,他们就有活下去的希望,有活下去的希望,就会舍不得卖田,只要他们舍不得把田卖给太史家族,我们就还有机会兼并他们的田。”

    “半个月以后,我们的六十万石腌鱼也该到了,到那个时候。我们再取消粥棚,让百姓在饥荒中不得不卖田。”

    “到那时,就算太史家族想跟我们王家打价格战,也不过是自取其辱也。”

    王宜这一番分析下来,众人心服口服,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一个字:拖!

    拖到王家的两百条运输船把腌鱼运到黄县为止。

    “不过还是要继续调查,到底是谁这么大的狗胆,敢偷偷给太史氏家族运输粮食。”

    “徐州也是沿海地区,有几伙海盗上岸杀人也很合理吧,呵呵!”

    许久之后,老吴等人也终于来到县城。

    他刚想问问去哪里找太史氏家族【以田换米】,却发现不远处有很多人在排队。

    “怎么回事?”老吴对一个路人问道。

    “你还不知道吧,从今天开始,来自辽东的大善人王氏一族,因为不忍心我们忍饥挨饿,所以办了几十个粥棚,只要主动上报自己的户籍信息,就能免费领取口粮。”

    “老吴,你快看,官府的告示。”

    老吴在半信半疑中来到官府的告示牌所在,有个认识字的官府小吏正在告示牌面前对着一众受灾百姓讲解上面的文字,因为百姓大多数并不认识字。

    “官府公告,太守府和县署有感于我黄县子民受灾饥荒,太守和县令不忍心百姓饿死,所以特意劝说了辽东的米商王氏一族前来办粥棚,救济黄县的受灾百姓,所有百姓不要急着卖田保命,只需要上报自己的户籍信息,就可以去对应的粥棚免费领取口粮。”

    县署书佐这一番话下来,包括老吴在内的百姓纷纷喜笑颜开,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愁眉苦脸。

    “府君和县尊真是圣人再世,辽东王氏真是天下第一大善人,大汉能有他们,是我们这些百姓的福气呀。”

    老吴抹着眼泪,他非常感动,不用卖田也能度过灾年,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