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 第二十三章 犁庭扫穴(十六)

第二十三章 犁庭扫穴(十六)

    三年后

    燕公三百四十年夏(540年)

    扶余城

    城南三十里处

    黄宗羲代表牡丹行会参军,协助禁卫军抵御高句丽的侵扰。

    他的手中拿着一张强弩,腰间还挂着一张连弩,背上背着许多两筒箭矢,与其他战友正在巡逻,作为牡丹行会的富家公子,自然是与普通士兵不同,刚入伍就是一个小军官,指挥着25个同样刚刚参军的新兵。

    经过二十年的扩张,高句丽达到了鼎盛,不仅彻底蚕食干净了勿吉,还再度南下吞并了扶余国,吸纳了一些从草原逃离而来的工匠,冶铁技术也进一步发展,如今的高句丽人,已经会自己制作劣质铁器、劣质铁甲等,勉强算是打破了燕国的冶铁技术封锁。

    燕恋用了两年时间在将青州地区的人口财富都迁徙到光州后,又立刻召集贵族们商谈北伐高句丽的计划。

    打完高句丽打叛军,打完叛军又打中原,打完中原又打高句丽。

    好在战争烈度都不算太高,所以对经济损害不算太大。

    这时,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将领来到了前线视察,正是已经高升的侯景,此刻他已经是燕国山东道泰州都督兼燕属魏国柱国将军。

    “道”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军区制度,原本只是高欢为了方便征讨各方反贼,并且加上军政府统治,于是将统治区内分化为不同的军区/监察区/道。

    由于高欢的政权并没有正统性,也不稳定,纯粹靠着军队维持统治,跟蜀汉一样,是军政府统治,跟一般想象的文官制度不是一个概念。

    因此,他在统治区边疆地区设立【道】这个军区/监察区,所谓【道】,就是任命一个军事监察主官,这个军事监察主官,代替最高统治者高欢,对边疆地区各个州郡县,进行军事统治和监察。

    跟汉武帝设立【州】的目的是一样的,一开始并不是行政区,只是单纯地监察地方郡县,慢慢地就演变成了正式的行政区。

    燕恋效仿高欢的做法,把刚刚占领的山东地区也建立了军区/监察区,也就是【山东道】,【山东道】的军事监察范围包括整个燕属魏国、燕属晋国。

    燕恋的从兄燕忌成为了【山东道】第一任“节度使”,侯景成为北青州都督。

    所谓“北青州都督”,就是都督北青州各郡县军事,所谓【山东道】节度使,就是整个山东道所有都督们的总负责人、监察人。

    在【山东道】,除了侯景这个北青州都督,还有南青州都督,泰州都督,东青州都督,光州都督,这些都督都受到节度使燕忌的节度。

    燕恋剥夺了刺史的军事监察权,把刺史的军事监察权给予了各州都督,并且剥夺了刺史的行政司法权,把行政司法权分给了具体的官吏,刺史只保留行政监察权和司法检察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的节度使,它不是行政长官,也不是司法长官,甚至不是军事长官,只是军事监察长官,也就是监察这个地区的武将们如何使用兵权,防止地方武将拥兵自重。

    节度使刚开始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地方武将拥兵自重,但是谁又能想到,原本用来防止别人拥兵自重的节度使,最后自己拥兵自重了呢?

    就好比汉武帝创立州刺史,原本目的是为了监察地方官吏欺上瞒下,可是谁又能想到,到了后面,州刺史自己就带头欺上瞒下呢?

    所以理论上,他是不能具体管理城市和百姓的,但是很多事情往往只能存在于理论上,一旦运行时间长了,慢慢地就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影响相邻的其他权力。

    比如原本只拥有监察权的州刺史,就可以通过监察权来影响地方行政长官的行政权,最后名正言顺地获得地方长官们的行政权。

    节度使拥有军事权,那得等到唐玄宗了,节度使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那得等到安史之乱以后了。

    燕恋特地将北青州都督侯景调来,就是看重他的军事能力,让侯景指挥这场针对高句丽人的北伐。

    这次北伐不为攻城略地,只为了烧杀掳掠,在高句丽境内进行生产破坏,顺带帮助扶余人和勿吉人再次复国,让这些北方蛮夷继续为燕国抵挡高句丽。

    此次北伐,由侯景担任主帅,一位贵族代表、一位行会代表、一位燕君派遣的签使,这三人作为随军军事监察官,还有几个老将给侯景当副将兼参谋。

    参谋和幕僚还是有区别的,虽然二者都是给军事长官出谋划策,但是幕僚是军事长官的私人小团队,而参谋是朝廷委派到军事长官身边的。

    兵力构成为:1000禁卫军、1000行会兵精锐、2000行会兵新兵、3000贵族兵、3000扶余复国军、3000勿吉复国军、3000黑水土司兵、2000燕属魏兵、2000燕属晋兵,一共20000士兵,对外号称二十万大军。

    侯景让禁卫军坐镇大本营,行会新兵带着魏兵、晋兵去攻打城池,勿吉人和扶余人进入高句丽腹地进行烧杀抢掠,行会兵随时支援。

    稳扎稳打的打法,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也没有太大的毛病。

    “投石可以继续砸城墙了,让行会新兵们准备好,小心高句丽人效仿合肥的张辽,搞什么突然出城反击。”侯景对将领们吩咐。

    “明白!”

    将领们答应一声,各个军旗手合传令兵也忙碌起来。

    一个传令兵骑着快马来到了黄宗羲所在的阵地,对他们大喊:“检查投石车、弓弩、火器、长枪、盾牌是否损坏,随时准备作战!”

    “收到!”黄宗羲的上司对那位传令小兵恭敬回复,然后又对黄宗羲等小分队吩咐:“检查投石车、弓弩、火器、长枪、盾牌是否损坏,随时准备作战!”

    “收到!”黄宗羲回复一声,然后按照直接在军营里学习的知识,带着自己的队员们再次检查身边的武器装备有没有问题。

    最重要的自然是投石车,然后是弓弩,然后是长枪盾牌,最后才是火器。

    一年前,发明“竹筒火枪”的那个青年男子,用了十二年时间,对“竹筒火枪”进行了改良,在竹筒火枪的后面加了一个五尺长的木柄,从而减少竹筒炸裂对手臂的伤害,之后,他觉得每根竹筒只能发射一次,然后竹筒就会被火药爆炸的伤害损坏,需要更换新的竹筒,这样实在是太麻烦了,于是又把竹筒换成了铁制圆管。

    因为使用的是铁制圆管,而不是以前的竹筒圆管,所以被发明者取名为“火铳”。

    然而,现在的冶铁技术还不够先进,铁制圆管虽然造的出来,但是质量很差,铁管密封性不够,导致火药威力大大降低,而且有的时候甚至点燃冶也不爆炸,只是单纯地燃烧,而且铁管杂质很多,导致炸膛率也很高。

    总之,以燕国目前的技术水平,铁制火枪虽然造的出来,但是大可不必,因为威力小的同时,成本还高,并且危险系数还很大,真不如继续使用竹筒火枪。

    但是他的这项“铁管火铳”发明递交给【神匠所】以后,【神匠所】进一步改良,把目前来说不适合的铁制枪管更换成了青铜枪管。

    青铜的对冶炼的技术要求更低,在冶铁技术还不够成熟的这个时期,使用青铜反而拥有更大的容错率,威力也跟目前的铁管火枪差不多。

    现在的青铜火枪,威力终于比弹弓强了,但依旧远远比不上弓弩,只是作为对弓弩的一种补充,毕竟弓弩无法近战,而目前看起来没什么用处的火枪,却可以在近战中使用。

    除了青铜火铳这项新的比弹弓厉害些的武器的出现,对于燕国人的认知而言,更加厉害的武器改进则是一种新式的投石车(回回炮),这种投石车的投射距离和威力都大大增加,它被发明者取名为“原神砲”,只因为发明者是一位天师道信徒,而天师道认为宇宙万法的源头是【原神】,加上投石车投射的是巨大的石头,所以就被命名为【原神砲】。

    相比目前看起来没什么卵用的【火铳】,【原神砲】才是让燕国贵族们大为惊叹的发明,【原神砲】的发明者,他所得到的赏赐也因此比【火铳】发明者要多得多。

    这并不是燕国贵族们有多么短时,而是火器诞生初期,看起来确实没什么卵用,性能远不如弓弩,所以当时只要是个正常人,如果让他选择,他都会选择用弓弩,而不是用火器。

    火器时代早期,用火器的都是把火器当成弓弩的一种补充,万一在作战时,弓弩不小心坏了,也没时间现场修复,那就可以用看起来更垃圾的火器先将就一下,而且枪管还能当成近战武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