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 第一百一十七章 犁庭扫穴(二十五)

第一百一十七章 犁庭扫穴(二十五)

    燕国四百一十六年冬(626年)

    扶余新王城(哈尔滨)

    今日,是扶余国的喜庆日子。

    因为,扶余人迎来了一位新的国王,一位出身高贵的新国王。

    先王有两个王子三个公主,两个王子都死于意外事故,而三个女儿,长公主嫁给了勿吉国王子,二公主嫁给了燕君茗的亲侄子,三公主年芳十二,尚未到出嫁年纪。

    扶余贵族们经过燕国几百年的潜移默化,他们燕化程度已经很高了,穿燕国衣冠,说燕国语言,使用燕国文字,甚至连制度都抄袭燕国,扶余国国内也有一个贵族议会。

    不过,扶余国发展速度远不如燕国,所以国王依旧是血脉世袭,还没到燕国这种选举君主的程度。

    其实,燕国刚刚建国时,也是君主血脉世袭,跟扶余国现状很像。

    当然,燕国的血脉世袭一直都很不稳定,燕国君主的绝嗣概率非常高,这才给了燕国选举君主制度诞生的土壤。

    由于两个王子都死了,所以王位只能传给某位公主。

    一众燕化程度很高的贵族们,共同推举二公主成为扶余女王。

    至于二公主的夫君,也就是燕茗的侄子,则成为了扶余国的假国王/新国王。

    扶余国下一代真正的国王,将会在这位燕国贵族与扶余女王的子嗣中诞生。

    而将来继承扶余国王位的那位王子/公主,同时还是一位燕国宗室贵族。

    依靠联姻,获得一个王国的统治权,这是燕国王家经常做的事。

    几百年前,王家就常常与辽东其他豪强士族联姻,一旦某个联姻的豪强家族绝嗣,王家就会直接继承对方的家产。

    最关键的是,与王家联姻的那些豪强家族,总是容易因为各种意外事故而突然绝嗣,然后家主的位置被王家子弟继承,最后,整个家族的底蕴都被王家消化。

    当然,燕国能够成功通过联姻继承扶余王国,很关键的一点在于,扶余王国已经高度燕化,对燕国好感度很高,但凡换成高丽王国,可能燕国宗室刚刚继承王位,高丽贵族们就造反扶持新国王了。

    扶余女王登基后,与燕国签署《换地协议》,跟燕国置换国土。

    扶余王国将北扶余城(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交接给燕国,而燕国,则把从高丽占领的忽汗河(牡丹江)下游流域交接给扶余王国,同时,燕国赠送扶余王国各种农具、铁器、武器装备,并且展开更大规模的联姻,扶余贵族们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燕国贵族,燕国贵族们,也挑选自己的女儿嫁给扶余贵族,同时,鼓励底层百姓通婚,凡是燕国人与扶余人联姻,生育的后代一律视为燕人。

    对于近百年来一直很忠诚的扶余王国,燕国还是很优待的,这份协议,完全公平公正,燕国并没有占一丝一毫便宜,无非就是北扶余城距离燕国更近,管理起来比新占领的忽汗河(牡丹江)下游地区更加方便。

    同时还开放了国籍通道,只要是识字、懂工匠技术、懂医术的扶余人,都可以申请燕国国籍,成为燕国人,并且享受免除十年徭役赋税的优待。

    前提是识字、懂工匠技术、懂医术,亦或是有其他特殊技巧的扶余人,也就是说,燕国只要人才。

    如果是普通扶余人,申请燕国国籍后,也要像燕国普通百姓一样服从徭役赋税。

    对于没有价值的普通人,燕国可不会客气,无论对方是中原人还是草原人亦或是扶余人,没有价值的普通人,燕国朝廷可不会在乎。

    而人才,无论什么民族,在燕国都会得到优待,无论是来自中原的人才还是来自草原的人才,在燕国都可以享受各种待遇。

    识字、工匠、医术,这三种是判断人才的最直接标准。

    普通人类,就如同地上的杂草,死了还会再生,属于无限可循环资源,而人才,那可是千金难寻。

    由于中原有更完善的教育体系,所以产生人才的概率也比草原和渔猎更大,因此,燕国的人才移民们,主要还是来自中原,其次才是扶余、勿吉这些仆从国,最后才是草原。

    至于海外土著,诸如倭人、三韩人、香料群岛矮黑人,他们的文明水平太低了,根本产生不了燕国需要的人才,所以他们唯一的价值,就是用自己的生命,给燕国的种植园发光发热。

    “我们燕国是自由的国度,欢迎每一个心怀自由的人才,成为我们的同胞。”

    “想要成为燕国人,要么有钱,要么有才,要么有颜值,如果既没有钱,又没有才,甚至连颜值都没有,请你去种植园发光发热。”

    吸收富人进入燕国,可以刺激燕国的经济发展,吸收人才进入燕国,更是燕国文明发展的关键,吸收高颜值的美人进入燕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一下燕国人的遗传。

    把一个人的价值利用到极限,这就是这个时代燕国的特征,城市资产阶级蓬勃发展带来的特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没有价值的,将会在激烈的自由竞争中被无情淘汰。

    随着燕国城市资产阶级的发展,人变得越来越价值化,追求天性自由的思想也在不断出现。

    这是极其矛盾的,一方面,人们变得越来越功利,社会竞争越来越残酷冷血,没有了昔日的温情脉脉,只有赤裸裸的利润价值,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比以往更加渴望自由,不愿意像帝制时代的中原人一样,做一个吃饱了就睡的愚民。

    燕国王家自己也在逐渐被新时代的风气影响,他们自己都感觉不到自己正在被逐渐潜移默化。

    这就是时代变化的魅力,身处时代变化的人,反而感受不到时代在变化,只有跳出这个时代,站在几百年后的后世人视角上,才能通过文字感受时代的剧烈变化。

    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着跟以前一样的事,仿佛一切都没有变化,可是当静下心来回头去看时,却又能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在变化。

    日不落立国四百年后的历史,是一段时代大变革的历史,资产阶级萌芽发展,大航海正在酝酿,各种新的思潮不断出现,新的生活方式在出现,生产工具与日俱新。

    然而,这只是站在我们后世的角度来看,如果是对于当时那个时代的人而言,他们真的能感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吗?——《世界通史·宋·秦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