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谁还追妻啊 » 第74章 中关村成立(求追读)

第74章 中关村成立(求追读)

    鹅城。

    戴着平面眼镜的林书平,拎着小黑包,随着人流走出火车站。

    他穿着破洞牛仔裤,白色衬衫塞在裤腰里,虽然故意装的很成熟,但毕竟才十八十九岁,身形颀长却有一种文质彬彬的瘦弱,但即便如此,俊朗的五官依旧让他在人群中非常扎眼。

    旁边的一位三十五六岁,穿着碎花裙,看起来风韵犹存的阿姨笑着跟他摆手:“小林,有空来陈江玩啊,阿姨亲自给你下厨做好吃的。”

    林书平点点头:“张阿姨,您慢走。”

    张阿姨笑着挥了挥手中的报纸:“这两份报纸我就拿走了,上面有你的传呼号是吧?回头我打给你。”

    林书平拎着手提箱,看着张阿姨乘坐一辆人力三轮车迅速远去,心中方才松了口气。

    从在沪市上火车起,到抵达鹅城,林书平中途只倒了两班车。

    前一班车没什么,车厢人不多,一路平安无事。

    但到江西上饶那边换乘时,刚刚在硬卧躺下,只过了两个站点,车厢里就已经挤满了人。

    而这位张阿姨就睡在林书平的上铺,但大多数时间她都坐在下铺跟火车上天南海北的人聊天,林书平身怀二十万现金,也不敢放松,只能倚靠在窗口旁,靠看报纸打发时间。

    期间张阿姨对他好奇的很,各种问东问西,听闻林书平在政府单位上班后,眼睛亮的吓人,硬说自家侄女也在鹅城政府大院里工作,林书平原本不以为意,毕竟他在政府大院里工作时间并不长,谁知这位张阿姨张口就说出了一个他很熟悉的名字:余梓文。

    余梓文也是在鹅城接待办工作,目前虽然是实习生,业务生疏,但却略懂英文与俄语,这在鹅城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的人才,留下来的可能性很大。

    而林书平在进入政府接待办后,余梓文有一段时间也是跟着他工作,双方合作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对接苏联商人叶戈尔,一段工作时间下来,两人在工作上还算是有些默契。

    不过此次离开鹅城,他并没有跟余梓文讲,只是跟接待办主任张旭科对接了一下。

    但就算是张旭科,也不知道林书平请假是去沪市。

    他给林书平批假,是因为林书平要去香港明报集团谈小说版权的事情,这年头写小说能登报和出版,可是一件大事,如果写的还是名著,那绝对是整个鹅城市政府接待办之光。

    毕竟连中专生都是高级人才的时代,出版过作品的作家那真是能让所有人下意识的给予尊重。

    期间林书平只与单位联系过一次,电话还是副主任杨淑华接的。

    他向杨主任请假的时候,对方还挺温声细语的,告知林书平不用着急,接待办的一切工作都稳中有序,目前还是要以出版小说作品为主。

    这让林书平感到诧异。

    因为他已经做好了被处分的准备,但他没想到在这个年代,文化人在普罗大众心目中的地位。

    走出火车站时,已经是下午两点钟,林书平习惯性的在街角报亭里购买了一些主流报纸,然后才招了一辆计程车,前往市区西湖商贸大厦。

    鹅城不比沪市,计程车很少,也很贵,起步价八块,比鹅城的价格低一些,但依然是很多人望而却步的价格。

    大多数市民在城区出行的交通工具,除了自行车之外,要么是人力三轮车,要么是摩托车,最后就是公交车了。

    而会开车的轿车司机,在这年代也算是顶级人才,被各个单位抢着要。

    “得找個时间考驾照了。”

    路上,林书平看着操作着手动挡潇洒开车的司机,心中也有些异样。

    前世他的座驾是丰田凯美瑞,自动挡,开着很方便,也挺耐操,但那是单位给他配的的坐骑。

    国内他还有一辆理想L9在闲置。

    那段时间电车横行霸道,其中小米苏七就挺火的,他那时候为了成家,就有点舔,想给未婚妻买辆霞光紫,可惜对方不屑一顾,只想等他回国后定一辆帕拉梅拉。

    “要死。”

    想起前世种种,林书平感觉一阵脸热,索性低头看报。

    如今是1988年5月11号。

    而在5月3日,国务院作出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

    5月6日,西南地区则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特大事故,但如今才堪堪见报……

    除此之外,林书平在《关于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报道后面,还发现了一条新闻。

    昨日,经国院批准建立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这让林书平眼睛一亮。

    所谓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其实就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后来也被人称为“中国硅谷”。

    “3号吹风,11号就正式成立,效率还是挺高的,国家对于科技企业扶持与发展也是认真的,看来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毕竟错过了工业革命,倘若再错过互联网革命,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一纸空谈。”

    林书平若有所思。

    而中关村能被国家圈住,给予政策倾斜,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早在去年,以四通公司、信通公司、科海公司、京海公司为代表的数十家科技企业,就先后在中关村一带扎根聚集。

    而随着中关村的名气越来越响,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加入进来。

    经过一两年时间的发展,如今中关村已经被人们称为“电子一条街”,企业与市场都具备巨大活力。

    “六月份,香港联想就要成立,那么现在的刘传志,估计是刚刚追回被骗的三百万?嗯,大概已经开始起身从中关村出发去香港做准备了。”

    林书平放下报纸,看向窗外。

    此时,计程车已经临近西湖商贸大厦,大概还有几百米的距离,但却无法寸进。

    因为商贸大厦四周的道路全部都是三轮车。

    此时司机回头道:“朋友,你看就在这里下车可以吗?前面过不去了,哎,这两天商贸大厦这边一直就很堵,所有人都跟疯了一样抢着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