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他一个养猪的懂什么艺术 » 第11章 上下同乐

第11章 上下同乐

    台上,并没有太在乎其他人的反应,林东娃在那里自顾自地自弹自唱。

    说实话,现场其他演员会紧张,甚至表演出错。他一点都不紧张。之前在梦里面,他就上台演过不下上千场。现在,真的是一点都不紧张。就这么说吧,现在在他看来,这大舞台就是猪圈,他是林东娃,台下就是一堆要育的猪娃而已,所以有所好紧张的!

    而他的后面,原本也是有些激动加小紧张的陈家升,在林东娃这歌声和稳得一批的吉他声的带领下,一下子状态也是出来了,鼓敲得更卖劲了。

    当音乐老师,当艺术辅导班老师太久了,好久没有这么爽快尽情地表演了。

    上一次还是什么时候?

    陈家升想了想,那应该还是在技术学校……

    “翻过那青山你说你看头顶斗笠的人们

    海风拂过椰树吹散一路的风尘

    这里就像与闹市隔绝的又一个世界

    让我们疲倦的身体在这里长久地停歇

    ……”

    进入到了副歌部分,整个旋律和节奏,让得现场的观众们更加入迷了。

    有不少人甚至还合着节奏,跟着拍手打着节拍。

    很多人忽然发现,这青年的吉他弹得也非常好,把民谣的那种旋律,以及歌曲里面的那种意境完全地展现了出来。

    咔咔咔咔!

    后面,一些被邀请来的当地电视台,报纸,新媒体号的记者,忙是拽着摄影师往前怼,赶紧拍照片出来。接下来小报的题目他们都想得差不多了,“癞子沟村民的唱民谣,咱汾水县的水育人才”、“高手在民间,农民唱歌这么好听”、“震惊,村里人的竟然在县大舞台上搞这个”……

    “我们的时光是无忧的时光

    精彩的年月不会被什么改写

    放纵的笑语时常回荡在我们耳旁

    那些路上的脚印永远不会被掩藏!”

    主歌部分结束,后面还有一部分尾声,是用带着一些空旷,辽阔的声线进行哼唱。仿佛是在对于时光,对于过去的一些怀念和祭奠。

    直到吉他声音渐渐消失,整个大舞台上,刚开始是一片寂静,紧接着,台下的观众们自发地开始鼓起掌来,还有人在后面叫好,淘气的男生还吹口哨。

    前排的领导往后面看了一眼,也都是笑眯眯地坐着跟着鼓掌。

    好曲,好歌,演唱人的身份也好。

    说明咱们得文化领域工作做得很好嘛!

    贾主席脸上自然是最有面子的!

    “林东娃是吧,稍等下,先别急着下场,我们简单地聊几句。”

    一身蓝色职业装,很是端庄得体的女主持人快步走上来,叫住完成任务,准备直接下台的林东娃。

    咋还要聊天?

    林东娃不禁皱眉,但还是走回来了。

    “刚才节目报幕的时候,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我们的林东娃啊,是来自癞子沟村的村民。你要不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女主持人把话筒放在他面前。

    “大家好,领导好,我叫林东娃,养猪的。”

    林东娃有些不习惯的。

    台下,听到他说“养猪的”,顿时传来不少的笑声。

    “完了?”

    女主持人笑着,“你还没有介绍你的年龄?”

    “24.”

    “24啊,正值青春壮年啊,我们的林东娃,你是一直在老家养猪还是……”

    “去年在外地打工,年前我爸妈么啦,我回来继承猪场。”

    “这样哇,那请节哀。那林东娃你之后是有什么打算吗?还是会一直在老家养猪?”

    “就养猪。”

    “那你有没有什么梦想?比如说,一些和艺术,和其他职业有关系的职业?你看啊,我们今天现场莅临的除了我们县政府,文联的领导,还有不少我们县的创新创业代表,企业负责人,你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说不定,他们可以帮你实现呢?”

    主持人诱惑着。

    林东娃想了想,说道:“还是育猪。”

    “哈哈!”

    不光是主持人,台下的观众们也是一乐。

    后台的其他演员,更是差点为林东娃着急了。这家伙是真憨,这么好的机会,不赶紧说一下,说不定那个企业的董事长看上你呢,再说,育猪有所出息!

    “哈哈,我们的林东娃是真的是,挺有趣的。”

    主持人也是笑着,“不过,我们不是也一直说吗,叫干一行爱一行,可能在我们林东娃的眼中,养猪就是他的梦想。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问题。当然,我在这里铺垫了这么多,其实是有原因的。今天林东娃唱的歌,是叫《我们的时光》是吧?我听说,这首歌是你原创的?”

    “算是吧。”

    林东娃有些不耐地说道。

    他实在是不想在这里聊这个天,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耽误育猪啊!

    不过,台下的观众和一些不知情的领导,却是对这个答案非常惊讶。

    台下一片吸气声。

    “这首歌真的是他写的?”

    “骗人哩吧,他一个养猪的,字都认不全,能写歌?”

    “搜了一下,网上确实是没有这首歌。”

    “我擦,养猪的写民谣,还这么好听!”

    后面的媒体记者们更是眼睛越发发亮。

    之前准备的题目可以改一改啦!

    “癞子沟育猪的创作民谣,咱汾水县的水育人才”、“高手在民间,育猪的写的歌还能这么好听”、“震惊,育猪的竟然在猪圈干这事”……

    “那我想,也正是因为这些年来,我们的郑书记,杨县长,还有文联的贾主席,对于我们县的文艺工作的重视,包括我们文联战线的同志们的努力,才让得我们的文化工作,能够做的这么到位,这么得深入。大家看,我们今天除了有乡镇的锣鼓队,有乡村的乐手,更是有能够创作出这么好听到民谣的我们的杨东娃!”

    主持人笑着,把话筒往下面一指,“大家说,刚才这首《我们的时光》,好不好听?”

    “好听!”

    “写得词好不好?”

    “好!”

    台下一片齐声。

    “是的,真的好听,歌词也很有力量!我还关注到,我们的杨东娃刚才是自己在弹吉他?”

    主持人看着他身上的吉他,“你是平时会自己练习吗?”

    林东娃摇摇头。

    “那你吉他弹得这么好?”

    “昨天刚学的。”

    林东娃诚实这一点,确实是遗传他爸妈。

    “昨天刚学的?”

    “唬人哩吧!”

    “吹牛哩吧!”

    其他人自然是不信。

    主持人也是圆着场子:“那应该也是有平时的积累,才能水到渠成!”

    “不是……”

    林东娃还想反驳,但是主持人不给他这个机会,“我看,我们的文联贾主席好像有话要说?”

    台下,文联主席贾小老头拿过话筒,笑着:“刚才主持人说的对,我们的文联工作做得好,主要还是咱们的郑书记,杨县长,还有咱们一线文艺工作者共同的努力。我这里多插一句,看刚才主持人都在采访林东娃,没有提到后面打架子鼓的陈家升,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文联的成员,也是咱们实验小学的音乐老师,陈家升,高材生。”

    “对,我差点忘了介绍咱么的陈老师。陈老师也是我们今天这一场可以说是声色俱全,上下同乐的文艺汇演节目的总指挥。陈老师,你要不要也上台来说一句?”

    后台的陈家升忙是摆手,他一个伴奏的,上去说啥。

    “那好,那就这样?”

    主持人看了眼旁边似乎忽然有些欲言又止的林东娃,“林东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嘛?”

    “我想问一哈,领导能不能帮忙早点落实一哈那个养猪补贴款?”

    林东娃急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