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科幻灵异 » 基 因 X 神 » 第12话 画牢

第12话 画牢

    在招聘广告发出去没多久后,一位名叫许科的年轻人前来应聘,唐白在财务主管办公室接见了他。

    在唐白的印象里,此人不仅头脑聪明手脚勤快,并且还是某名校资源管理专业的硕士生,面对有关回收站经营和管理的各项问题更是对答如流,就连阅人无数的唐白都觉得他来这里是屈尊了。

    在这场对新任资源主管的考核中,双方交谈得十分愉快,考核的最后,许科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请求唐白让自己住在回收站里,为此他愿意削减一千因特的薪资作为租房费用,房间可以由唐白决定,而且越快越好。

    唐白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许科说自己的租房离这太远,往来通勤费用不菲,况且租金本身也是一笔高昂的费用,自己实在负担不起,考虑到租期将尽,这一圈的租房又都各有各的贵法,住回收站可能是他目前所拥有的最好的选择了。

    唐白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反正利物空地多,不差许科这一个,古拳再怎么能耐也不能把所有地方都占了,他早就看这个吃白饭的不顺眼了,不行就把他赶去睡地铺,反正说什么都不能委屈了新来的。

    但无论怎么说,古拳好歹也是总管,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因此虽对其心怀不满,唐白还是带许科去跟古拳碰了面。果然不出他所料,古拳看都没看就让许科过了,反正只要不影响他喝酒,别说招主管的,招总管他也认。

    说真的,就冲智能城目前这治安状况,唐白觉得自己有时候真该放手搏一搏,不过考虑到古拳是政府钦定的利物总管,他还是打消了让其“背后中四枪自杀”的念头。

    见过总管后,唐白又带许科大致了解了下利物的环境以及运作方式,随后便将其送至六爪收拾好的房间中休息,在忙完这一切后,他又收到了古拳要求私下会面的消息。

    当他赶到总管办公室时,古拳酒已经醒了七八分,此人正坐在公办椅上,头一回以一种极其难得的、正经的语气对唐白说:

    “许科这人什么都好,唯独就是太年轻了,阅历不深,以后分工的话什么活都可以给他干,但是财务这块必须由你来管,这点我是绝对信任你的。”

    唐白有些不悦:“为什么这么说?许科能力不挺好的吗?”

    “许科能力确实出众,但这正是他奇怪的地方:既然学历这么高,能力又好,那他为什么不去别的大公司应聘反而要跑我们这个回收站来呢?

    “要知道,利物财务状况再好也只是个回收站,配不上什么高级人才,而且在垃圾站工作听着也不光彩,况且我们开的工资也不是特别高,跟他的段位完全不符合。

    “而且,在你刚才带他参观的时候,我上网查了一下他的工作经历,发现他曾经任职的几家公司都颇有名气,而且财务状况都很好,但是最后都破产了。”

    “公司破产那是管理层的事,跟他一个职员有什么关系?”

    “别急,上面这些并不重要,接下来我要说的才是重点。

    “许科先后一共应聘过五家公司,其中前四家公司在当时都颇具竞争力,很被投资者看好,第五家公司则完全没有名气,公司体量就丢丢大。唐白,说到这里,你发现什么没?”

    “感觉有点不对,许科简历上写着自己今年三十三岁,可他读完硕士后都已经二十六岁了,也就是说,在不到八年的时间里,他一共换了五家公司,跳了五回槽,平均每家公司工作不到两年,这工作时长未免也太短了点。”

    “对,这里真的很奇怪,他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条件就挺不错的,完全符合他的要求,公司也没有虐待或苛责员工的情况,并且他在这两年里还晋升了好几次,继续留在这里完全是没问题的,但他最后却辞职了。”

    “是不是因为老板对他不好?毕竟有些职场霸凌是隐形的。”

    “我刚开始调查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许科给第一家公司的辞职理由是:累了,不想干了。

    “我本以为他只是单纯地想休息一段时间,起码短时间内是不会再去找工作了,结果令我没想到的是,辞职申请刚被批准,他就马上向第二家公司投放了个人简历,其中间隔了一小时都不到。

    “我查了下他应聘的第二家公司,该公司虽然财务状况良好,名气也大,但对新员工却很不友好,经常出现职场霸凌问题,还曾因为用工歧视被告上法庭,是妥妥的新人坟墓。

    “虽然表面上没有明说,不过我想你应该也猜到了,许科绝对被同事欺负过。待在该公司的半年里,他一次都没有晋升过,但在上一家公司,他在短短两年内就已经晋升了四次,差距显而易见。”

    “那他为什么不辞职回到第一家公司去?”

    “在这其中,面子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第一家公司在他跳槽半年后就倒闭了,原因是背上了巨额债务,据说有好几千万因特,直接把该公司给干趴了。”

    “这笔巨债是从哪来的?”

    “该公司老板有名画收藏的爱好,一次,他很想要的一幅国画的拍卖会即将开展,但他本人在该时间段要接见一个大客户,实在是抽不开身,于是就托财务总监许科去买,最后那幅国画被许科成功拍下并带回了公司。

    “本来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结果令人没想到的是,才刚到了没几天,画上便出现了好几条裂缝,可能你觉得这没什么,但是对拍卖会的买受人而言,其恐怖程度不亚于直面古神。

    “因为根据法律规定,从拍卖会上买下的东西不会在第一时间归买受人所有,而是要等‘视物期’过后才能归买主所有。

    “‘视物期’指的是买受人在买下拍卖品后将其放在家中静置观察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买受人只有拍卖品的保留权而非拥有权,视物期一般为十五天,碰到特殊情况则会适当延长或缩短。

    “因此,出于对该项规定的考虑,买受人在拍下拍卖品后不会马上付清费用,而是先支付一定费用的定金,等于是给各位拍卖会工作人员的劳务费用,真正用来买拍卖品的钱得等到视物期过了才会支付。

    “法律规定,若在视物期期间拍卖品因环境或者人为因素受到破坏,在没有查到破坏者的情况下,买受人必须归还拍卖品并赔偿损失费,情况严重的还要坐牢。

    “公司老板当即请了专业人士调查画作损坏的原因,同时还查看了放置画作的收藏室的监控以确保没有外人混进来。

    “经过一番折腾后,专家们终于得出结论——由于当地空气干燥且昼夜温差较大,再加上画作本身的年代感,致使画纸耐受度大打折扣,因此导致了裂痕的出现。

    “后面的事就不用我多说了,由于是自然因素而非人为因素,买受人负全责,他不仅要承担画作的修复费用,还要赔偿已故画家在世亲属、即拍卖会委托人的精神损失费。

    “本来这事赔就完事了,但由于公司老板觉得拍卖会委托人要的精神损失费太高,不符合画作价值,于是要求降价。委托人一听就不干了,非要按自己开的价格赔偿,两人谁都不服气谁,于是就打起了官司。

    “根据委托人自己的说法,这幅画是曾祖父最得意的杰作,曾祖父这辈子画了也卖了不少国画,但唯独这幅他至死都没有卖掉,而是想作为传家宝流传下去。如果没有让自己企业濒临破产的经济和变异体危机,他打死都不会把这幅画卖出去的。

    “不仅如此,委托人还表示,由于急着出手,他给这幅国画定的价格太低了,仅为470万因特,要知道,作为世界闻名的国画大师,曾祖父随便一幅画就能卖到上千万因特,要不是因为现在经济不景气以及该画的知名度实在不高,被告是见都别想见到这件宝贝。

    “拽哥这番言论成功激怒了公司老板,他马上回击道,如果这真的是一幅好画,那么画家无论如何都不应该用一张一碰就裂的画纸去画它,也许该画并非杰作而是一幅败笔,画家是怕丢人现眼才没有把这幅画卖出去。

    “委托人听了这话差点当庭暴走,为了遏制双方的怒火,法官当即决定找专家重新鉴定一下这幅国画,拿事实说话,然后事情就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开始狂奔。

    “经过多次鉴定后专家们一致得出结论——这幅画确实是大师所作,但并非完全由大师所作,其中一部分则是由其他人完成的。

    “专家们表示,这幅画只有画面和署名出自大师手笔,而画作的题诗则是由另一位已故书法家兼国画大师好友所作,而这位书法家最贵的一幅书法作品卖到了3200万因特。

    “还有就是印章,大师本人是有专属印章的,但这幅画的印章字体和图案很明显同他之前的那些完全不一样。据业内人士分析,这枚印章出自一位雕刻大师之手,印章本身由一块极其珍贵的和田玉雕刻而成,而当年同品质的顶级和田玉仅有八块。

    “最后就是画纸,诚然,画纸确实易裂,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该画纸真的太高寿了。经过多方考察验证,该画纸完全由古法制造而成,而制作它的大师早在20年代就去世了,也就是说这张画纸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而且由于造纸大师后继无人,所以他的古法造纸手艺也已经失传了,也就是说这张画纸全世界就一幅,属于绝版藏品。

    “最后就是颜料,考虑到画纸本身历史久远,因此大师特意托颜料供应商制作了几十种不同的矿物颜料以适应画纸材质。这些矿物颜料都是用上等宝石磨制而成,光是颜料这一项就花费了大师几十万因特。

    “除开对画作本身的调查,委托人还找到了曾祖父当年写的日记。大师在日记中坦言,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后人又不愿继承国画手艺,所以自己决定用余生打造一幅最为震撼和珍贵的作品来阐述国画在世界艺术领域的价值。

    “为此他广交人脉,分别同当时最有名气的书法家、印章家、造纸家以及颜料供应商成了好友,希望他们能祝自己一臂之力。

    “大师还在日记中表示,自己生前无论如何也不会卖掉这幅画作,而是将其作为传家宝一直流传下去。倘若哪天国画真的失传了,后人还可以通过观摩他这幅画找寻到国画当初的辉煌。

    “大师还遗憾地表示,其实自己本想把画作无偿捐给国家博物馆,但由于近年来社会动荡不安,博物馆频频失窃,为此他只好将画作藏于家中并对此只口不提。

    “在他看来,凭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是等不到画作重见天日了,所以他希望后人能好好保存这幅画作,保住国画最后的辉煌。

    “当然,考虑到自己将卖画所得都捐与了慈善机构,并且近几年国家经济状况也不容乐观,因此自己的后代若真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可以考虑将此画卖出,自己在黄泉之下绝不追究。

    “但是买下该画作的人必须是一位真正热爱国画的人,起码要保证画作完好无损,除此之外自己就别无他求了。

    “事情调查到这也就差不多了,最终,在经过多方评估后,大家都认为这幅画作最起码值两亿因特。而且由于这件事闹得太大,许多国画爱好者都在网上为大师名不平,这进一步恶化了公司老板的处境。

    “本来公司老板还不服气,还想继续上诉,但他不服气他的律师却服气了,律师苦苦哀求老板及时止损、不要再把事情捅大。毕竟业内权威人士的鉴定报告都出来了,国画粉丝也在给老板施压,他们已经不占理了。

    “但是老板不听,继续上诉,然后就又出事了。

    “经过调查,拍卖会人员发现,老板在是否安置保温箱这件事上撒了谎。委托人的要求是买受人必须拥有一台全新且调控好了的保温箱,但事实是老板当时买了保温箱可保温箱还没送到,因此在是否安置保温箱这件事上老板应该填否,但他却填了是,属于欺骗行为。

    “最后结果就没啥好说的了,由于是绝版画作,多少钱已经没法估量了,委托人就让老板赔了3000万意思一下,而且由于对拍卖会说谎,老板被拉入了买受人黑名单,五年内没法拍卖任何东西了。

    “就这样,因为一幅国画,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重新站起来了,而另一个被视为种子选手的企业却濒临倒闭了。”

    古拳说到这停了下来,喝了口白酒润润嗓子。

    趁他过酒瘾的功夫,唐白忙问道:“那后来呢?就这样吗?那跟许科有什么关系?”

    “别急,听我接着跟你讲。

    “从第一家公司跳槽到第二家公司后,由于受不了职场霸凌,许科只干了半年就跑到了第三家公司。

    “这家公司的老板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大少爷,他本人的父亲也是一位公司老板,而他开公司的创业基金就是他爸给的,可以说是比较拼爹的一位。

    “这位大少爷本人片烟不沾,但却有收集古董烟斗的爱好。在许科到他这里干了四个月后,这位少爷偶然从别人那里得知七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象牙烟斗即将被拍卖,具体时间还没有确定下来。

    “少爷当即就来了性质,他从熟人那里搞到了烟斗的图片,据说极其精美,属于那种禁烟人士看了都叹为观止的地步。少爷非常喜欢这七只烟斗,他每天一边处理公司事务一边等候拍卖会的开始日期。

    “等了不知道几个月,拍卖会终于决定要给这七只烟斗找主人了,偏偏不巧,拍卖会开始的那一天正是少爷要去看望病母的那一天。

    “在这之前,少爷已经向母亲许诺过自己一定会来探望她,如果自己因为这个借口而没有去探望母亲的话,那自己不会因此失去母亲,但母亲却极有可能会因此失去自己这个儿子。

    “思来想去,少爷决定派自己最信任的员工去参加拍卖会,而这个人正是许科。

    “凭借着少爷的钞能力,许科成功拍下了那七只烟斗,而少爷也早已准备好了保温箱等一系列保存措施在家里等着自己的宝贝。

    “本来一切都挺好的,然后就又出意外了。

    “意外的来源是,考虑到少爷对烟斗的喜爱,拍卖方怕这小子熬不过十五天视物期,于是就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赝品提前给少爷过手瘾。然后……嗯,我想你懂的。”

    “那小子把真品错当成赝品了?”

    “嗯,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本来那被错当成赝品的真品只是拿在手里玩玩而已,但偏偏当时他老爹来看他儿子了,而且虽然儿子不抽烟,但老爹本身却是个烟鬼。

    “他老爹就觉得这烟斗蛮好玩的,而且反正是赝品,拿来抽着玩也没事,少爷也同意了,然后就赔了,而且是赔得底掉的那种。据说这名少爷从那天起就一直在他爹公司打工,且再也没有起过创业的念头。

    “唐白,讲到这里,你发现什么没?”

    “除开第二个老板外,其余两个都有收藏珍品的爱好,而且在拍卖会开始的那天他们都没空,都只能委托许科去,而且这两家公司在当年的潜力企业榜上都榜上有名,很多竞争对手都眼馋他们。”

    听了唐白的回答,古拳放下手中的酒瓶,欣慰地笑了:

    “对,差不多就是这么个规律,既然你都已经知道了,那我们就不妨再讲讲第四个倒霉蛋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