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成为首富从捡破烂开始 » 12 跳梁小丑而已

12 跳梁小丑而已

    邵文乾说完后,满脸自信,十分确定以及肯定,自己说的是正确的,这瓷罐就是乾隆年间的。

    张元君看着邵文乾那自信样子,无奈的说道:

    “邵老板,你好好看一下这瓷罐,这可是釉里红,不是红瓷,这个胎瓷的釉面要比红瓷的厚实,而且光泽度也比红瓷的要好。”

    张元君看着邵老板,再次强调他,这不是红瓷。

    他刚才完全把这瓷罐当红瓷处理了,这可是釉里红的,釉里红的珍贵之处就在于,他是釉面里边包裹着颜料,烧制的次数,不下十遍,还要确保温度,温度高了,就破裂了,低了就不成釉了。

    古时候没有温度计测量计,都是靠人工的熟练程度,一只釉里红,背后是多少人的心血,而且这哪是民窑,这是宫廷烧制,印章都在内壁。

    邵文乾听到张元君说的,看着眼前的瓷瓶,瞬间有点蒙,不清楚张元君说的釉里红是什么意思,难道不就是红瓷吗?

    随后拿在手里看了看,看不出一二来,眼睛看向陈海,神情中都是求教。

    陈海此时已经把牡丹碗放起来了,他觉得牡丹碗是真的。

    听到张元君说釉里红的时候,也看着邵文乾,果不其然,这小子眼神看着自己,在向自己求助。

    这时,陈海看着眼前的钩花瓷瓶,红色描绘的云纹和颜色,看着确实像乾隆年间的。

    陈海都赖得看第二遍,还有就是对张元君的印象,一个毛头小子,能找来什么东西,他的那点子文玩东西,自己丢了的那点玩意,也够他学一辈字了。

    陈海这时看着张元君,眼睛轻微一瞥,一个刚入行的新人,毛都没有长齐全,竟然质疑邵文乾的水准。

    邵文乾算不上自己的得意徒弟,但也是在圈里可圈可点的人,竟然质疑邵文乾的鉴定。

    刚才邵文乾说的,跟自己所猜测的并无二般,就这小子的能耐,也敢质疑,还真是看不清自己是个什么玩意。

    陈海拿起桌上的瓷瓶,看完后,眼神鄙夷的看向张元君,随后说道:

    “这瓷瓶,邵文乾说的分毫不差,小伙子,做人要谦虚,技不如人,还是不要沾染文玩的好。”

    陈海以一个高位者的身份,来说张元君的不足。

    虽然不认识张元君,但是在行业内,自己就是元老级别,光是这重身份,说教个新人也是足够了。

    就眼前这新人,能被自己说教,也是他幸运。

    张元君看着眼前的陈海,真是好威风,不愧是聚鼎商会的元老,这话很明显的是教训自己,毕竟自己是一个入行新人,人微言轻既然元老要说,就让他说吧。

    但是,他说自己技如人,这一点,张元君是绝对不认的。

    既然陈海已经说了,那今天就只能献丑了,已经开锣了,张元君就好好跟他说一下,技不如人的究竟是谁。

    没有要针对陈海的意思,也没有针对邵文乾的意思,只是单纯的让他们知道,这瓷罐可不是什么乾隆年间的。

    张元君看着陈海,又看向邵文乾,不慌不忙的说道:

    “陈老先生,邵老板,您二位别急着下定论,这瓷瓶是红瓷的一种,但它是釉里红,釉里红的最初工艺,是将元青花的工艺跟彩瓷的工艺结合所制作的,最初有这工艺的,是元末,元顺帝时期。”

    张元君说的时候,陈海双手背后,根本不屑看那瓷瓶,他已经认定,邵文乾说的就是对的。

    邵文乾看着瓷罐,听着张元君说的。

    张元君把瓷罐放倒摆平,用灯光照着,陈海跟邵文乾凑到跟前,看着张元君手中的动作。

    张元君拿着瓷瓶说道:

    “元青花内嵌骨体工艺,在这个瓷瓶上都有,这是铜红料,红瓷的边缘整齐,像胎瓷里长出来似得。”

    “小兄弟,这都能对的上,但是你有什么证据,说这是元末的东西,虽然我没有见过釉里红,但是我看书上记载,明初也很兴盛釉里红。”

    邵文乾说出自己的疑问,看张元君的如何回答。

    陈海站在一旁,双手背后,听着俩人的见解,在听到邵文乾询问元末证据的时候,陈海还是很欣慰的,不愧是自己的徒弟,能立马意识到,真是不错。

    张元君看着瓷罐,把口子转向邵文乾,说道:

    “邵老板,你仔细看内壁的印章,印章的痕迹是相对的,上边写着‘元末上供顺帝’字样,刚才邵老板你说这是民窑烧制,不对,这不是民窑,是宫廷烧制,只给供给皇室专用的,这左右印章就是最好的证据。”

    “一般的印章只有一个,只有元末皇室的特供,才是俩个印章,元顺帝擅权谋,还多疑,他的御用物品,防止宫里人们倒卖或做手脚,所以工匠就想了一个办法,在内壁印章,这样看不到皇室专用印章,宫人们也不会拿出去倒卖。”

    “明代初时,没有许多的讲究,皇室的宗旨是与民同等,后来又回归成所有的印章都在底部,不论是宫廷的还是官窑民窑,全都一致,不需要在这些物件上,做那些功夫。”

    张元君说完,陈海的神情有点质疑,原本背着的双手,也拿到前边,看着瓷罐的内侧壁,是否真的有印章。

    在看到内壁的一对印章后,陈海脑海中仔细回想,是不是这样的,是这小子信口胡说,还是真有此事。

    陈海就是单纯的不信任他,一个行业新人,他不可能有这样的见解,这就好比一个单位最底层员工,给领导提出高效率的建议,听着是不错,但不会轻易使用,没别的意思,就是单纯的看不上,一个小小的底层员工,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才华。

    邵文乾感觉,自己大约好像是没有见过釉里红,更是没有听说过,只能求助陈老,让他给自己解答一二。

    陈海看着张元君,说道:

    “你该怎么证明你说的是真的!”

    这时的陈海,不像刚才那样看着张元君,而是正眼看着他,神情中,严肃而审视目光看着他,等他回答。

    既然给出好的方案了,那就要拿出成功的证据。

    陈海从刚才的瞧不上,到现在的好奇,想看这个新人到底是挑梁小丑,还是故意卖弄玄虚。

    陈海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审视的目光看着他,倒要看他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