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神澜! » 第五章 修炼资质

第五章 修炼资质

    见到江北这副模样,陶先生竟出乎意料地微微一笑,看着这个倔强到不要命的小家伙,似乎就应该是这个答案,这性格倒是和自己颇为相似。

    陶先生微笑着眉毛一抬,“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本就是要拿拳头说话的,如你这般,在强硬的拳头下,躺下的只能是你,受到嘲笑的还是你,可没人在乎你是对是错!渐渐地,他人再谈起此事,只会说是你不自量力,而那时,别人就会说是你做错了。”

    听着陶先生的话,江北轻声说道:“先生,您说的这些,我不知道,但别人若是欺负我,我肯定会打回去,即使打不过,就算真的要死也要咬他一口。”

    陶先生看着近乎偏执的江北,却是脸上一板,轻声问道:“那我教你的那些仁者爱人,以德报怨的道理,你全都当成耳旁风了?”

    “先生,您教诲的道理我都懂,但那都是君子所为,我却算不得什么君子,打小做的鸡鸣狗盗之事也不算少,说起来只能算个小人,我既为小人者,不说睚眦必报,但也不可能心甘情愿地吃亏,您说呢,先生。”

    陶先生没好气地白了江北一眼,骂了一声强词夺理,接着问道:“那你可算过一笔账,若是你真的死了,这可就不值得了。”江北呵呵一笑:“我这不是没死嘛,没死就值得,以后他再想欺负我,就要掂量几分。”

    陶先生听着江北的话,却是不为所动,虽说君子可欺,欺之以反,但是这个世道可不会跟你讲道理,“这一次他们吃着没防备的亏,可下一次再有这样的情况,吃亏的便只能是你一个人了。”江北只能笑着有气无力的说了句,那就下次再说呗。

    看到江北,陶先生想起年轻时候的自己,着实打心眼里喜欢,“下次,就你这样的下次就被人打死了。”江北心知先生所言非虚,当下却也只能一笑了之。

    陶先生没好气地用手中的折扇轻点了一下江北的脑袋,骂了一声朽木不可雕也,江北也只得摸着脑袋傻呵呵笑着。

    陶先生突然似想起什么,直勾勾地盯着江北,表情极为严肃地问道:“那若是有一个修炼的机会,你可愿把握?”

    江北微微一愣,也不知道陶先生所说是何意思。但江北还是遵从自己内心,回答道:“如若有,我自然是想着去修炼,这样,就再也不会有人欺负我了。”

    陶先生笑着点了点头,意料之内的答案,陶先生缓缓起身,走到一旁的书架上不断翻找着,略带一丝兴奋的说道:“若非这次争斗,我还不知道你有着异于常人的经脉丹田,二者皆比寻常人宽阔不少,多半是个修炼的好苗子。”

    “而且,我发现你的气血运行极为通畅,体内十二正经畅通至极,如此一来,你对于武道的修行,会有着得天独厚的天赋。”

    江北一脸茫然地看着陶先生,完全不知道陶先生在说什么,陶先生也意识到了自己似乎说得有点远了,便尴尬地咳嗽了一声:“这简单地说啊,就是你有着武道修行的天赋,若是好好修炼,将来定能够超越那乔岳的。”

    听到陶先生这么一说,江北激动得便要坐起来,可是胸口的剧痛还是让江北猛烈地咳嗽起来,见状陶先生又朝着江北泼了一盆冷水,“但你也别高兴得太早,武道修行绝非易事,首先是全身气血的调动,其次便是外炼筋骨皮,内炼一口气,最后才是修炼五脏之炁。”

    武道修行分四境,四品为锻体境,三品武者境,二品武人境,至于一品便是宗师。武道四境的修炼分别在于锻体,易筋,洗髓,炼炁。

    四品之所以称之为锻体境,其注重的是锻体修炼,顾名思义便是锻炼自身体魄,即使寻常人通过锻体,也可益寿延年,更别提武道修行的武夫了,这便是武道修行最容易修炼的境界,而真正能调动气血的武夫修行,就要一次次突破自己的身体极限方可力拔山兮。

    要想达到三品武者境,除了继续打熬体魄之外,还需要打熬自身肌肉经脉,增强肌肉力度以及体内经脉的坚韧程度,以加快自身气血的运转,进一步的提升力量,甚至能够加快自身的修复速度。

    若是达到二品武人境,这时的修炼便是锻骨洗髓,开始不断剔除自身体内的杂质,使其温润如玉,浑然天成,成为适合温养五脏之炁的好器皿。

    而一品宗师的修行便到了身体的五脏之炁,在体内开金阙,建黄庭,以黄庭之术,修炼元炁。待黄庭圆满,元炁化阵,便可达宗师圆满境界,手段通天。

    见江北懵懂的模样,陶先生继续解释道:“前期的锻体,便是力求能调动全身气血,引导气血经自身经脉窍穴,缓步而行,进而一步步打通经脉,使其转化为自身的力量,这通经开窍之法实则就是在过生死关,若是坚持不下来,即使你武道天赋再强,那也是白谈,你这已经打通的十二正经,前期修行虽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后期打通奇经八脉时就会成为你的阻碍,毕竟全身的杂质随着修炼全都会堆积到奇经八脉之中,日积月累,你想要在武道一途有所突破便会难上加难,甚至停滞不前。”

    江北一知半解地点了点头,毕竟修行一事自己还全然不知,“不瞒先生,我本来打算明年入秋去县衙训练营试一试,毕竟整个江心洲上,能够修行的地方也只有县衙了。”

    听到江北如此一说,陶先生神色微微一怔,但转瞬之间便恢复如初,

    州上人都知道,陶先生和县衙之间的关系颇为微妙。主要原因还是陶先生的学生每一个到了十二岁,便会像李佐一样,报名去了县衙的训练营,让陶先生的精心栽培付诸东流,毕竟金殿考取功名一事,洲上村民都不会有太多奢望,毕竟读书要耗费不少银钱,寻常人家真是读不起。

    陶先生倒也不会去说什么。但每每看到自己教过的学生最终都进了县衙,陶先生那段时间的脾气总不会太好,渐渐地陶先生的授课,便更多地倾向于读书识字,讲故事之类。

    江北知道提县衙可能会让陶先生不舒服,但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又怎么能瞒得了活了大半辈子的陶先生,倒不如坦诚一些。

    对于如此直言不讳的小家伙,陶先生也是颇为无奈地扔了个白眼,但细想这小家伙说的也没错,叹了口气后陶先生悄然起身,默默地走到另一个书架前,继续翻找。

    不多会陶先生便翻出了一本尘封已久的书简,拍了拍上面的灰尘后递给了江北,江北茫然地接了过来,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先生您给我的这是?”

    “谁说就只有他乔岳那破地方能够修行了?这是《三阳诀》,是我陶家家传的武道修炼功法,虽说品阶不算高,但在江心洲上只怕是再也寻不到比它更好的,予你试着去修炼,莫让他人知晓了。”

    陶先生这么一说,是个人都知道这本功法的珍贵,于是江北赶忙将书简递还了回去,轻声道:“先生,这个太珍贵了,我可不能收。”

    陶先生却是摇了摇头,不顾江北的反对,轻声道:“给你,你收好就是,日后修行成功了,再还我就是,若是修行无果,那也得还我。”

    见到陶先生不容拒绝的口吻,江北只得点了点头,捧着手中的功法轻声说道:“多谢先生,您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

    陶先生笑着点点头:“若是修行中有什么问题,大可直接来问我,你好好养伤,我就先不打扰你了。”江北内心感激不已,忍着疼痛坐了起来,微微欠身向陶先生表达感谢之心。

    陶先生只说了句无妨,眼见陶先生要离开房间的时候,江北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问,“那先生,您也是修行者吗?”陶先生回过头微微一笑,轻声道:“我呀,只是个读书人。”

    “先生,您为何这般助我。”这一次陶先生却没有回头,盯着屋外某个方向,轻声道:“有些事,虽说我也看不惯,却也无能为力。一切还得看你自己,况且,我也不想我陶家武学就此没落于世。”

    “再者便是,我与你父亲是旧识”说罢,便抬脚离去

    屋内的江北闻言抱着那本功法,思绪杂然,不知不觉,泪水悄然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