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妄生:江柏传 » 第三十一章 一点点往事

第三十一章 一点点往事

    清晨,从驿站出发,筠儿那十分不错的心情,瞬间跌到了谷底。

    塞两颗江柏给做的爆米花,咽下去后,筠儿又骂道:“臭哥哥!坏哥哥!”

    骑在马上的江柏,一手握长刀,一手握木棍,学着昨日巫斌舞刀那般,想在这木棍上雕点东西出来,他停下手头的动作:“于这马背上刻物,本就十分困难,你还要我一心二用给你讲话本,这怎可能?”

    “那杨大儒在马背上写书是那般写意,你怎这么笨?”筠儿透过车舆,瞧着江柏。

    “你都说那是大儒了,岂是我这等小儿可比?”江柏又握住了刀,举起了木棍,“莫要再打扰我了!”

    “哥!”筠儿开始祈求。

    “等到了驿站,我给你做好吃的可好?”

    用话本与美食做了一番比较后,筠儿还是败给了自己的嘴:“好!”

    ……

    晨光里,一行人朝着赵国前进,这管道两旁,皆是良田,粟已经被农民们收获了,这是地里,他们正在种植冬小麦。

    如此景色,那苏唱端起长箫,晨光里多了音乐,立体了不少。

    多日的练习,江柏于马背上刻物已熟练了不少,一行人也行至了边境之地,途中见了不少由赵国进入梁国的百姓。

    因为马上刻物已是熟络,江柏又开始给筠儿讲话本。

    江柏身子随着马儿起伏,手中所握刀与木棍稳之又稳,嘴里说道:“扑的一拳,正打在那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是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那杨霜听闻这从未见过的话本,于马上提笔记录,听到此处,大喝一声:“妙啊!”

    “这一拳,打得是眼睖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滚降出来……”

    “好!”杨霜又是一声喝。

    就这般,江柏给筠儿及一众人讲着《水浒》,一道进了赵国境内,进了赵国境内,江柏发现,这的地在收了粟后,居然没农民种植冬小麦。

    江柏停了话本,翻身下马走向一南去的老叟:“老伯,这地怎都荒着,不见有人耕种?”

    老叟见江柏一身戎装,先是行礼,然后才道:“军爷哎,这官府不让种啊!”

    江柏想到了坚壁清野,于是掏出身上的银两,硬塞到老叟手中:“老伯,此行南去,到了上饶城,若无亲友,便去寻那官府,自有官员妥善安排各位,这些银两请收下,以便不时之需!”

    这位老叟带着一大家人,这用度着实捉急,便收下了银两,躬身道:“多谢军爷!”

    江柏面对这行礼的一家子人,又指向萧珉的车舆:“若你们在上饶城受了欺负,无人愿给你们伸张,记住这辆车,待它从上饶城经过时,上去拦住,有不平事尽管告知,车上之人,定会还诸位公道!”

    这老叟见江柏等人的装束,便知其身份不一般,听闻江柏所言后,又转向车舆方向,行礼道:“多谢大人!”

    与老叟别过后,江柏驾马到了萧珉的车舆旁:“王爷,这一仗,来年开春便要开打了吗?”

    “上车来讲!”萧珉撩开车帘对其讲道。

    江柏上了车,还未盘腿坐下,萧珉便问:“今日你怎关心起打仗这事了?”

    “虽说,这打不打仗,老百姓都过的苦日子,可打起仗来,百姓的日子便更苦了,当然是不打的好!”

    “听闻你讲那《水浒》,便知你这人心中有侠义精神,怜平民百姓,可这兵祸已有四百载,由我们来亲手终结此祸,不好吗?”

    江柏不语,这简简单单一句话,做起来就不知要花费多少心思和代价了,江柏前世为警,努力办案,却总爱犯点错误,目的便是留下些污点,让升迁变得困难,在办案时,他便见过许多合情但不合法的事情,若升迁了,所面对的选择便会更多,他不是个爱做选择的人。

    萧珉给江柏倒了杯茶:“你这一路上给众人讲话本解闷,喝点水,解解渴!”

    目视江柏饮茶,萧珉又道:“你可知为何皇室子嗣甚少?”

    经萧珉这么一讲,江柏才发现,这梁国皇室子嗣的确少得可怜,萧珉这一代,只有他与当今圣人,凤林长公主是先皇的义女,萧妤这一代,只有她们姐妹俩,大皇子及三皇子,同江柏在史书里所见的皇室,差距甚大。

    “你如此聪慧,难道瞧不出其中的奥妙?”萧珉审视着江柏。

    “圣人的家事,岂是我能妄语的?”

    “那我来告诉你。”萧珉停顿了一会儿,在做回忆后,开口道,“太宗皇帝,也就是我的父皇,当年继承皇位时,因与其兄弟相争,杀的是人头滚滚,从中悟出一件事,庞大的皇室宗亲,为了争权,势必互相争斗,如此内耗,怎保国安民,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父皇即位后,一生未曾选秀,我们兄弟二人,也是父皇未即位时诞下。”

    江柏知晓,萧珉这短短几句话,过程会是无法想象的惨烈,就如史书里描写道“岁大饥,人相食”,那种场景面前,文字是苍白无力的。

    “皇兄即位后亦是如此,避免了无休止的内耗,国力才会如此强盛,两代人的努力,我们今日才有机会结束这四百载的战祸,你的祖辈经历了四百年的战祸,若他们在此,他们会做何选择?”

    江柏觉得,当初在领导面前认错,那是多么美好的事,现在要他做选择,他双目看着车舆外,那不时经过,往南躲避战祸的百姓。

    萧珉看穿了江柏的心思:“你想帮他们一把?”

    江柏毫不犹疑得点头。

    “心里已经有所计较?”萧珉又问。

    江柏再点头。

    “去吧!”

    江柏离了萧珉的车舆,便往筠儿的车舆去了。

    筠儿见了江柏,立马道:“哥,刚才讲到出征方腊!”

    “话本不急,迟早会讲的!”江柏驭马跟着筠儿的车舆,“筠儿,你吃过海鱼吗?”

    葫芦瓢里的爆米花不香了,筠儿期待得看着江柏:“有海鱼吃?”

    “帮哥一个忙,以后带你去海边吃海鱼!”

    “你说!”筠儿喜笑颜开。

    “能帮哥催生一些粟米不?”

    筠儿可不管江柏的用意,点头应道:“好!”

    那杨霜一路听江柏讲《水浒》,便猜到了江柏的用意,询问道:“江小兄弟,这是打算催生些粟米,施给这沿道南下的百姓?”

    江柏回答道:“虽说秋收刚结束,但所获粮食尽数被收集作了军粮,加之赵国坚壁清野,来年没了小麦收成,这粮价势必已开始上涨,途中百姓能带多少粮食呢?这天下之人,所做所为,只是为了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我行此举,亦是此理。”

    杨霜仔细瞧了瞧江柏几眼,惋惜道:“可惜小兄弟之心不在朝堂,以小兄弟的玲珑心,进了朝堂,定大有作为!可惜啊!可惜!”

    江柏没接茬,说道:“还请杨大儒,寻块木板,把施米之事,写在上面!”

    萧珉知道江柏的计较后,留了人手给他,自己领着队伍继续前行。

    为了多获取一些粟米,筠儿被累得精神萎靡,江柏把她背回车上后,她很快便睡着了。

    江柏下车,准备寻些南下的百姓去收获催生的粟米,行嗔和尚拦住了他:“大兄弟,这事交给苏老弟便好,那日你我在蒙阳途中失散,我和苏老弟去了蒙阳,战火突起,蒙阳城里多了许多躲避战火的灾民,和尚便从我师侄那里拿了许多银两,可我根本不知如何救济灾民,全靠了苏老弟!”

    江柏把此事托付给了苏唱,苏唱欣然接受,然后有条不紊得组织人手,召集南下的百姓,前去地里收获粟米。

    杨霜也在木板上写好了江柏所托之事,见上书:“战,非吾所愿也;离,非吾所愿也!今,两国对峙,百姓流离,吾心悲乎,然,自吾登大宝,心中所愿,四海无战事,百姓有余粮……”

    这段文字,是萧珉给天下的布告上所写,江柏等人布施,肯定要打着皇帝老儿的名号来,为他收买民心,若是为自己收买民心,岂不是有反意?然后,后面所书,便是江柏等人受圣人感召,见百姓流离,遂行此举,加上接收难民之城的政策等等。

    这次布施,花了江柏等人两日的时间,待到他们追上萧珉时,已快到赵京了。

    萧珉掀开车帘,问与江柏一道布施的姜晃:“姜晃,那两日可快乎哉?”

    武力担当的姜晃直道:“快乎!”

    萧珉又问:“何等快乎?”

    姜晃想到百姓接过粟米时对他的感谢,心中甜得啊!加上他这人没弯弯绕,便心直口快道:“比去教坊司快乎!”

    此话一出,杨霜,苏唱这些修炼世间规则的人还好,其他人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姜晃以为他们笑话自己言辞粗鄙,反问道:“那两日过得不比你们去教坊司快活?”

    萧珉收起笑容,对众人道:“望诸位多行此快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