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妄生:江柏传 » 第五十四章 回京

第五十四章 回京

    太极殿,萧琛注视群臣:“众位卿家,不久便是汛期,北方的对峙还在继续,漕运一事乃重中之重,巩固水利,也有助百姓耕种,可有卿家愿去一趟东南之地,探查一番当地的河道状况?”

    东南之地,本是楚国所属,楚国被灭后,为了缓和与百姓的矛盾,启用的官员多是本地的名士,这些名士,与楚国多少有些瓜葛,是此,朝廷对东南之地的控制,除了兵权与税收,其它方面都做了让步,巡查东南之地,看似有尚方宝剑,能做一言堂,实则诸事不好处理。

    中书凌德出列:“殿下,此事以往都由中丞大人处理,东南之地安定繁荣,殿下无需忧心!”

    “朕当然记得李爱卿的功劳,这不念他年年往东南之地,吃足了舟车劳顿之苦,不忍他再受此苦!”

    御史中丞李恪出列,稽首礼后:“殿下折煞老臣了,臣蒙圣恩,此乃应尽之责,殿下只需下令,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凌德又道:“殿下担忧中丞大人操劳过度,可再派一人与中丞大人同往!”

    萧琛朗声问道:“可有人愿与李卿家一道去东南?”

    李达抬眼,看了下身前的两派头头,这是明面上接触东南官员的好机会,他俩居然不安排人主动请缨?若担心被人冠上与楚贼私通的名头,皇子请命最佳,近日常来早朝的两位皇子却不表态,是在担心自己的安危问题?

    萧琛见无人表态,又道:“李卿家,今年又得辛苦你了,不过,今年朕给你寻了一个帮手,逍遥公与你同往,想必能让你轻松不少。”

    李恪回道:“谢殿下体恤!”

    去东南之地的圣命下来后,江柏先去拜见了太后,又是他的几位姐姐,与他相熟的王公贵胄也一一拜访,所为何事?江柏明言,帮他们送东西带东西,赚众人的人情。

    夜,饭桌上,江若珏又给江柏添了一筷子菜,大哥离家几年了,二哥又要走了,她心中不舍。

    江柏吃下江若珏添的菜:“好妹妹,别夹了,二哥要吃不下!”

    江若珏停住了筷子:“二哥此行要去多久?”

    江柏摇头:“我也不知道。”见江若珏面色巨变,江柏又补充道,“二哥回来时,给你带好多礼物,听闻越州城的缎子乃缎中极品!”

    江柏此行已定,江若珏只好说道:“二哥要早些回来!”

    江柏转头瞧了眼亲爹,小声对江若珏道:“二哥此行,先和圣人谈了条件,等我回来后,他会给我准备一艏大船,到时候,咱们一家子人,坐那艏大船去东南游玩!”

    江武听闻此话,气得想教训江柏,被李云娥拦了下来。

    彩燕趁机说道:“公子,你还是带彩燕一道去吧,彩燕可以一路上照顾公子起居!”

    “公子我有手有脚,不需要人照顾起居!”

    彩燕还想争取,被泉韵轻轻拉扯了一下,这才放弃,泉韵说道:“公子曾设计擒住了楚国遗留的几位贼人,公子此行,当注意自己的安全!”

    “你们放心,此行有文莲姐,她可是三四楼那么高的高手,我不会有事的!”江柏大大咧咧,“倒是你们,要帮娘亲打理好家中产业!”

    姐妹几人应允后,江柏又对欢喜姐弟道:“和尚大人这次回来后,要听你们给和尚大人讲话本!”

    出发时,一家人都到码头给江柏送行,直到江柏所乘的船消失在河道内,一家人才回去。

    ……

    此次东南行,除了李恪与江柏,同去的人,有文莲,秦衡,童宁,姜晃。

    御史中丞李恪,本是东南名士,因此,朝廷近年每次巡视东南的人都是他。

    两岸春风拂柳,农夫殷勤劳作。

    甲板上,童宁拉着二胡,吹着春风,河面漂浮的水雾,在二胡声里升腾,秦衡这次不煮茶,改煮酒,文莲一身白衣,清清冷冷,姜晃打理着炉子上翻滚的炖鱼,李恪与一众武官在一起,颇感不自在,他受江柏所邀,来甲板上吃鱼。

    江柏带人上了甲板,笑道:“终于备好了!咱们马上开吃!”

    烙锅置于桌子中央,因为时节,菜蔬不多,肉食为主,特别是鲜鱼肉,江柏率先落座:“大家都坐,吹着河风吃烙锅,另有一番滋味!别客气!”

    几人先后落座,江柏往烙锅内下食材:“李大人,可知圣人为何派我同去?”

    李恪接过秦衡递来的热酒,对其表示感谢后,对江柏道:“公爷,殿下与往年一样,只给我安排了差事,未做特别嘱咐,殿下另有旨意给公爷?”

    江柏摇了摇头:“圣人安排我去东南,当然有其目的,但怹没明说。”

    李恪不作追问,转而问道:“公爷,有啥需要下官出力的?”

    “李大人往年是怎么巡视的,今年依旧,不用管其他的。”江柏脑袋一偏,“姜哥,鱼炖得怎样了?”

    出发没几日,天空飘起了春雨,两人一城接一城得驻足,官员一场接一场得为二人接风,李恪理公务,江柏管吃喝,吃到美味,还让随行的厨子去学。

    一行人过了农田,见了青山,看了渔舟上的鱼鹰……船到江州时,已是春末时分,可北方还未传来开战的消息,不知萧琛做的是何打算,大军聚集在北方,每日里消耗着大量的钱粮。

    天空飘落的雨不再淅淅沥沥,江柏这几日没法在甲板上撒欢,呆在船舱内,透过窗户,看两岸的农民,身着蓑衣,于雨中插秧,过着丰也看天,欠也看天的日子。

    李恪给江柏倒上热酒:“公爷,过了江州,再往前,便是越州城了!”

    李恪与江柏行了一路,对江柏有了了解,江柏虽好吃喝玩乐,却不是狂傲之人,一路行来,各种应酬,他并未由着自己的性子,十分配合自己的工作。

    至于越州城,本是楚国的都城,楚国灭亡后,成了大梁国东南的第一重城,该区域的文化经济中心。

    萧琛曾与江柏特意提到越州,要他办的事,自然是在越州,抛去思绪,江柏说道:“越州刺史与李大人是旧识,李大人与我说说你这位老友?”

    李恪夹了一口菜,说道:“越州刺史杨瞻,他本人是当年的恩科状元。”

    “恩科?”江柏疑问。

    “那是十八年前的事,公爷那时年幼,下官与公爷说说这事。”李恪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当年圣人初登大宝,因战争与瘟疫的双重袭击,朝廷内部及各地的官员出现了人手短缺,殿下便在国丧结束后,开了恩科,选拔人才,杨大人是这次恩科的头筹,在京为官八载后,被圣人外派了越州做刺史,此后十年,官位未动。”

    杨瞻入仕八年,干到市长的位置,此后十年,位置未挪半分,不合理!

    江柏问道:“李大人,这位杨大人,他本是越州人士?”

    李恪点头后,说道:“杨大人乃博学之人,这些年,我每年来东南,越州城便变化一分,杨大人把越州城治理得井井有条。”

    杨瞻十年官位未动,越州城在他的治理下,还欣欣向荣,奇也怪也!越州城是楚国都城,若江柏为楚国贼子,不会坐视越州城安定繁荣,如此下去,大梁国人心所向,还谈什么复国?

    江柏问道:“越州城近年可曾发生过骚乱?”

    李恪回忆一番后,摇了摇头。

    江柏饮了一口酒:“听李大人这么一讲,小子越觉得杨大人是位能人,等到了越州城,得瞻仰一下杨大人的风采。”

    船队行至江州城外的码头,已有官员在此等候二人,流程依旧。

    ……

    江州城内某酒肆二楼,靠窗的位置,项沅头戴帷帽,与项诩对坐。

    项诩目视窗外:“小妹,在贼都,便是那人算计了我们!”

    项沅透过帷帽,见江柏骑马招摇过街,目光锁定了此人,那日行刺燕王世子慕容迈,江柏一火铳,打了北辽国萨满福达的半只耳朵,她对火铳印象深刻。

    “要杀了他吗?”项沅淡淡道。

    项诩摇头:“还不是时候。”

    现下,齐国已被梁国吞并,燕赵两国与梁国陈兵边境,北方的战事越吃紧,他复国的希望越大,现下没必要暴露。

    项沅一口饮下热酒,祛除春雨的湿寒,她起身说道:“我回去练剑了!”

    项沅离开了,江柏早已没了踪影,项诩依旧坐在酒肆二楼,心中盘算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