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被迫加入截教的我如何苟住? » 第四十四章 帝乙得子

第四十四章 帝乙得子

    天界自然就是天庭和众圣、众仙家所居之地。

    而地仙界则一分为四。

    这四部分,分别是东胜神州、南赡部洲、西牛贺州、北俱芦洲。

    其中北俱芦洲,是妖族残支所盘踞之地,其环境异常恶劣。

    瘴气密布,密林丛生,各种有毒的蛇虫鼠蚁,数不胜数,实乃凡人闻名而止步之地。

    这西牛贺州,原本是魔祖罗睺所控制的,但后来罗睺与道祖鸿钧争夺圣人之位,失败。

    被道祖鸿钧所击杀,那场争斗也被世人称之为,道魔之劫。

    罗睺战死之后,这西牛贺州才就此易主西方教,但大战的影响,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也正是因为这场大战,伤到了西方的地脉,这使得西牛贺州,一举成为四州中最贫瘠的土地。

    西方地脉受损,西方教二圣的机缘才就此到来。

    这二人凭借修补西方大地之功德,外加许下了足足四十八道大宏愿,最终一举成圣。

    虽说西牛贺州,总体上都在西方教控制之下,但其中也零星分布着,些许个体妖族、魔族余孽、人族凡人等等。

    这些妖魔之辈,不知是西方教有意放纵,还是真的不受管束,经常袭扰吞吃这些人族凡人。

    或用于修行,或满足口腹之欲,是邪魔外道横行之所。

    其三就是南赡部洲,南赡部州是人族繁衍生息之地。

    因人族大部分都没有修行天赋,繁育能力又十分强大,这里也就成了,凡俗生灵最多的地方。

    凡俗生灵繁盛,因此形成了繁荣的凡俗文化,这是南赡部州最显著的特点。

    第四个就是东胜神州,东胜神州是修行文明最发达之地,因为玄门的基本盘在这。

    三清门下的分支传承基本都在这里,甚至人族的修行宗门、修行神朝也大部分都安置在了东胜神州。

    现在东胜神州的人族神朝,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商朝,也正是封神量劫起始之朝代。

    ......

    东胜神州,商朝都城朝歌。

    商朝自商汤开始建立,迄今为止,它已经在洪荒大地上屹立了接近五百年。

    朝歌作为殷商的都城,却不曾有如此厚重的历史,那是因为,不久之前,现任帝王帝乙才迁都于此不久。

    这是一个新生的城市,拥有着不符合殷商时代背景的朝气。

    而如今这座新生的城市中,今天异常的热闹。

    家家户户都出现在了街头,都向着王宫的方向叩拜,似乎在道贺。

    就连往常最庄严的王宫中,都是一片喜气洋洋,朝臣勋贵不再议事,而是大摆宴席。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王——帝乙,他的儿子出生了。

    帝乙,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辛殷寿之父。

    这位现在正值壮年的君王,恐怕不会想到,他的儿子,会将祖辈的江山葬送一空。

    从帝乙他个人来看,他称的上是一位有道明君。

    帝乙在位期间,他听从劝谏、广施德政,征讨盂方、开疆扩土。

    在殷商子民心中,他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大王。

    正是因为他的作为被子民们打心底里认可,子民们才会衷心的祝贺他们的王,喜得贵子。

    “我殷商的子民们,来与你们的大王我同饮此杯!”

    殷寿站在王宫的城墙上,对着城墙下的子民抬手敬酒。

    他手里攥着一枚青铜制成的觥,里边是内侍为他斟好的酒,他的脸上满是笑容。

    身边的朝臣见此纷纷点头,见到大王心情很好,他们也乐在其中。

    “吾王万岁,王子万岁!“

    殷商子民欢欣鼓舞,他们最最憧憬的王,刚刚对他们敬酒。

    这是殷商子民最高的荣耀,他们内心激动,唯有最衷心的祝贺才能将其表达一二。

    随着君民同饮,早已列阵一旁的乐队,纷纷击响身旁的铜磬,来为这大喜之日增光添彩。

    仪式结束。

    帝乙回到王宫,抱着手中刚刚出生的婴儿,脸上没有丝毫帝王的威严,唯有身为人父的慈祥。

    他看着手中的稚童,内心思绪纷飞。

    他已为殷商拓土许多,如今有了这个孩子,他的斗志不禁更加昂扬。

    他要亲手把这个更加强大的殷商,交到自己的孩子手中。

    三年时间过去。

    当初帝乙手中的婴儿,如今已经长成了三岁孩童。

    他如今思维、身体都逐渐成长许多,不再浑浑噩噩,他看着这个多彩的世界,无比想要了解它。

    他开始知道自己的种族是什么,自己的父亲是谁,他幼小的意识正随着他的经历而建成。

    又是三年过去,当初的稚童又成长了,他长成了六七岁的样子。

    在这三年中,为了让这个孩子,能够从自己的手中接过重任,为人族撑起一小片天地。

    帝乙开始在处理朝政之余,亲自来教导他。

    现在的孩童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殷寿,这是他父亲给他起的,想让他长命百岁,殷寿很喜欢。

    殷寿经过父亲的教导,他对他未来的责任——殷商,有了些微的认知,这是他将来所要继承的。

    但比起这些,一个深深的疑惑,却是深深的扎进了他的心里。

    还记得那天,他的父王帝乙,对着他指着一群人说那是你的子民,将来你要善待他们。

    但细的殷寿却发现了另外一群人。

    那群人破衣烂衫,面黄肌瘦,在城墙下似乎在劳作,其中有几个年纪大的,甚至都快要走不动路了。

    疑惑的殷寿对着帝乙问道:

    “父王,他们也是我未来的子民吗?”

    而答案出乎殷寿的预料,帝乙回答不是,那是最低贱的努力。

    殷寿不解,再问:

    “父王,那他们是犯了什么错吗?

    为什么不能成为子民?”

    帝乙再答:“没有犯错,但生来如此。”

    殷寿听的似懂非懂,这些事情对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还很难理解。

    他将这疑惑,深深埋藏在心底,等待时间来给他答案。

    又过去十年。

    十年的岁月对凡人很长。

    长到年幼的殷寿已经正式长大成人,长到曾经英姿勃发的帝乙,如今已双鬓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