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香江1970 » 第91章买一块‘好地’

第91章买一块‘好地’

    靓坤骨子里就是一个传统的人,他现在有钱到没地方花;他搞芯片,并不出于情怀,而是一个执念。

    “大丈夫自然不能郁郁久居人下!穿越在这一世,第一块商业芯片出现的时间里,自然要顶天立地,与那些人搏一搏,来个一鸣惊人。”

    搞芯片,自然需要钱,虽然不搞这些高科技,也需要钱,没钱,怎么玩?怎么享受人生?

    想要生活过得爽,有财还要人多势众;那就是百万漕工衣食之所系,万千民生之后寄!

    “我们要建造全港最大的工业基地,农业基地。”

    在一次的联合控股的会议上,靓坤向着所有人说出了自己豪言壮语。

    “这里,这里,这里,去与港府谈。”靓坤指着三个地方,开始说了起来,让会议室里的人眉头皱了起来。

    这三个地方,面积非常大,有多么大?

    第一块地方,在大屿山,那里的地方,种地倒是可以,现在农业也没有问题,需要平山,填海才可以,面积是可以的。

    第二块的地方在将军澳,不过那里也有人看上,虽然地方僻了一些,不过没有关系,开路建设就可以了。

    第三块,那就是天水围那里,那边是鱼塘,需要平地,但面积非常大,有488公顷的土地,488万平方米,5000万平方呎,非常的广大。

    他们想了想,发现天水围那里可以,而且,那里离葵涌码头非常近,那里成工业基地,完全没有问题。

    “老板,我们认为,天水围那里才是最好的选择,那里……”

    其他董事也说赞同这個地方,既然有人同意,也认可了这个地方,本来靓坤想都买下来,不过既然他们只看好这个地方,那他也只能选这个地方了。

    香江三百家企业,在和记黄埔的牵头上,向港府购买天水围这个地方,贝福侯爵各方游说,付出了不少,花了一亿港元,买下天水围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如果靓坤不买,那么,到了七十年代末,以长实和华润为首的“巍城有限公司”取得天水围的土地资产,并打算自行把天水围以新市镇的形式进行发展,当时他们获得的地价不超过3元一平呎。

    其后八零年代初,港府有意为发展新市镇以配合人口的增加,宣布以22.6亿元向华润及长实,回购所有天水围的农地,再以8亿元代价,批出其中38.8公顷土地。

    而这38.8公顷的土地,建成的项目就是嘉湖山庄,这个项目就是李大佬的四大屋邨项目之一,为他在九十年代之前,带来了五十亿港元的收入;除了现金的收入外,这里还有商铺、商场、酒店是他白得的,后面他又在这里套现了三百多亿港元。

    靓坤读过偶像的书籍,自然知道其发展经历的人。

    现在有机会,自然要先下手为强,就算不建,他也会以22.6亿港元的价格出售给港府,那也是纯赚。

    联合控股以极其便宜的价格,取得了488公顷的土地。

    “哈哈……没想到,花了一点小钱,居然真的拿下了这么一大块地,果然,向李大佬学习,是对的。”

    挺着肚子的赵芽子,看到他这么高兴,在在旁边为他高兴。

    “芽子,我要在那里,建一个大大的工业新市镇,把我们在本岛与九龙半岛的企业,全搬到那里去。”

    第二天,在金门建筑的会议上,靓坤把自己的想法说了,指着天水围的地图,他说道:“我要在这里,建一个以工业为主,商业娱乐为辅新市镇,在这里盖酒店,盖住宅区,在这里……”

    他在那里,开始将自己的想法吧啦吧啦一说,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这个项目,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好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进去。

    “我们将分成五期进行建设,宿舍与工厂同时建造,需要多少人,就招多少人,务必要在五年之内完成。”

    他不是说笑的,在港府反应过来之前,造成既定事实,将整个新市镇,建成他们回收不起的样子,嗯,至少不用评估,就值二千亿港元吧。

    “去多买一些设备,这样的速度就能快很多,用最少的人,办最多的事情。”

    金门建筑的会议开完,又在联合控股那里召开了会议,将制定好的计划书,一起送到了港府那里,让那边人审批。

    这个庞大的计划,震惊了港府,让他们感觉,这TM不是开玩笑?

    不过看到详细的设计图纸,一步一步推进的方案,让他们不得不相信,对方是玩真的。

    这项目批么?当然批啊。这可以提振香江经济的事情,自然是要通过。

    通过当天,双方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此次,为了香江的发展,联合控股……这个以工业为中心的新市镇将……我们……”

    听到近五百公顷的土地,用来建新市镇;还是以工业为中心的新市镇,他们也是非常……表情就很怪异,这下房地产不是要崩了吧?

    发布会结束,这个新闻就在香江引爆了;当天,香江房价下降了5%,而房地产股票连续三天,接连下跌了10%。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很多人感慨万分;这个计划之庞大,需要时间之长,是香江史上绝无仅有的。

    香江的就业也就在这个时候,马上从人太多,变成了人工荒。

    因为金门建筑开始大量招人,去工地干活,想想488公顷的土地,需要多少人吧。

    原本看笑话的人,这时才发现,这联合控股,怕是来真的吧?

    不久之后,大量的船,从海外回来,上面装的是一辆辆工程车,工程车慢慢从船上下来的照片,就登上了时事新闻的头条上,让人耳目一亮。

    这一系列的举动,让很多人意识到,是真的时候,香江恒生指数受到提振,连续三天,大涨12.1%。

    “没想到,老子搞了一项目,影响居然这么大,难怪有大佬爱搞大项目。”

    自己以后,就是那个百万漕工,衣食之所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