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剑桥张明史 » 000、前言

000、前言

    1364年,张无忌在大都(今北京)称帝,定年号为洪武,宣告了明朝的建立。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门派建立的朝代,张无忌和他的子孙,维持了明朝547年的统治,贯穿整个中国的中古和近现代史。明朝的发展、扩张以及毁灭,不仅给中国,乃至给整个世界都刻上了深深的印迹。

    门派,是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特殊组织结构,其由门(Gate)和派(Sect)组成,含义是武术家组成的社团组织。

    但是,不能简单地把门派认为是黑手党或者阿萨辛,其有特定的中国文化含义在内。

    门(Gate),在中国的文化中,象征着传承。任何一个门派,都以维护自己存在,实现传承为最大目的。当门(Gate)和派(Sect)结合,门才是门派的根源,一个门派的参与者,通常会自称门人,意思是门派的传承者。

    在前言中,已经谈及门派的概念和历史。现在根据结社的根源不同,门派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宗教门派:

    信仰相同宗教的人员,以宗教为核心,组成门派,典型的有少林派。宗教门派核心稳固,往往拥有悠久的历史,比如少林派始建于公元495年,延续了近1600多年的历史。

    行会门派:

    大量依赖同一产业为生的人员,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也会形成门派。比如丐帮,是一个乞丐组成的门派。只要产业长盛不衰,行业门派就会一直存在。但行业一旦没落,行业门派就会消失。历史上著名的漕帮,就因为河运的没落而消亡。

    家族门派:

    部分家族以血缘为纽带,组成门派,典型的就是慕容世家。相比宗教门派和行业门派,家族门派的传承范围更小,因此受到限制较大,很容易就遭到毁灭性打击。以慕容世家为例,在最后一个继承人慕容复患上精神分裂症以后,就很快消亡。

    学者门派:

    武术家们纯粹为了研究武功而组成的门派,典型的是逍遥派。这种门派因为兴趣而组成,往往不能长久,一两代内就会消亡。

    领袖门派:

    因为武术家的个人魅力,吸引了若干其他武术家投靠组成的门派,比如袁承志曾经担任南北七省武术家联盟总首领,一旦他离开,这个门派就瓦解。

    地域门派:

    武术家出身同一地域,因而组成门派,比如江南七怪。这种地域门派稳固性很低,随时都会瓦解。江南七怪一旦六人身亡,就名存实亡。

    当然,实际上的门派并不是这么简单的构成,往往是多种类型的门派错综复杂地混合在一起。以少林派为例,本身是一个宗教门派,但是拥有大量非宗教徒的门人,此外以门人为核心,附属若干家族门派、行会门派等。

    门派一般通过师徒(Master-Student)这种制度传承,即使以血脉为核心的家族门派,也会少量地采用这种方式。

    师徒制,即一位优秀的武术家,严格挑选少数继承人,以类似宗教的仪式对外公开结成师长与学生的关系。

    这是一种关系非常紧密的制度,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师在“上帝”“盖亚”“皇帝”“亲人”“师长”这五种阶梯型服从关系中位列第五。学生会称呼自己的师长为师父(Master-father),意思是父亲一样的存在。而师长会称呼自己的学生为弟子(Brother-son),意思是弟弟或者儿子一样的存在。

    由于一位武术家往往不止收取一位学生,所以这些学生会按照年龄或者入学年份,分别称呼对方为师兄弟(Master-brothers)或者师姐妹(Master-sisters)。

    师父与弟子,将会形成一种紧密的共同体,他们会为了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荣誉而发起争斗,至死方休。他们之间假如有异性存在,会优先考虑内部婚配。如果师父没有任何正当理由遗弃弟子,或者弟子没有非常严重的道德理由与师父脱离师徒关系,都将被视为一种严重的背叛行为,受到全社会的严厉谴责。

    门派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学者在他的通史著作《史记》中记载了一个门派——墨家(Mohists)。

    这是一个以墨子(Mozi)为精神领袖的门派,追求理想与正义,在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他们不得不发展武力以进行自卫,于是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门派。

    某种意义上而言,墨家是一个带有哲学气息的学者门派,他们的传承主要依赖吸收志同道合的同行者,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墨家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到了汉朝,出现了类似阿萨辛派一样恐怖的暗杀组织,《史记》中记载,汉朝(西汉)地方上有一个叫郭解的人,他是一个游侠,凭着出色的个人魅力,集结了大量游侠,形成了一个无政府主义的门派。他们无视法律和正义,恣意杀人,甚至屠杀官员,导致了皇帝的恐惧,最终皇帝派遣军队消灭了这个恐怖组织。

    进入汉朝(东汉)的末年以后,中国终于出现了组织化的门派——太平道。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者张角,在吸收了道教的教义以后,结合当时实际,产生了一个名为太平道的宗教门派。太平道认为,现实政府腐败不堪,人民不堪存活,理应代替上天讨伐这个政府。于是他们掀起了推翻汉朝的战争,虽然最终失败,但是产生了后果导致了汉朝的覆灭。

    同时,太平道的出现,也脱离了早期门派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无政府主义色彩,使得门派披上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替天行道精神被之后的门派广泛继承。

    汉朝覆灭以后的晋朝,是一个非常灰暗的时代,政府横征暴敛,又进入了门派运动的时期。太平道的精神继承者五斗米道,不断地发起对政府的挑战。

    之后的几百年,是门派运动的高发时期,一直到隋朝末年,出现了瓦岗寨、少林寺等真正意义上的门派,他们参与了新王朝的建立,使得门派与王朝的历史纠缠在一起。

    唐朝毁灭前夕,由于频繁的战争,人们为了自卫,结成了大量的门派,使得宋朝建立以后,门派的势力依旧不容小觑。但是宋朝(北宋)末年与金人的战争,以及宋朝(北宋)末年与蒙古人的战争,门派出于民族主义立场,站在政府角度,参与了大量战争,导致门派的力量损失极大。

    但是中国有句古话,叫作物极必反,意思是事物到达了一定的极点,会迎向另外一面。宋朝灭亡以后,元朝建立,缓慢恢复力量的门派,最终在九十年以后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盛时代。他们不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还将门派的力量辐射到了全世界,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克莱登大学哲学博士柳生阳先生,出于对历史的爱好,从一个学者的角度,全面还原了明朝建立直到毁灭的这段史实,希望读者们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