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剑桥张明史 » 003、光明顶之战

003、光明顶之战

    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事件的爆发本身透露着相当程度的诡秘,受到元朝朝廷的压力,六大门派和明教面对共同的敌人,本来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比如他们允许非武装化的蝴蝶谷存在,并且六大门派的门人也在其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

    但是在几年的时间内,接连爆发的惨案导致双方的关系突然恶化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

    首先发生的是蝴蝶谷惨案。非武装化的蝴蝶谷,接受明教与六大门派门人,并为他们提供医疗服务。但是在1350年的时候,突然涌入了大批六大门派的门人,他们宣称被明教人伤害,要求蝴蝶谷给予赔偿和医疗。但是诡异的是,六大门派的门人进入蝴蝶谷以后就再也没有出来,有人事后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场可怕的惨案。

    里面所有人都遭到了残杀,无论是六大门派还是明教门人,死者当中甚至有峨嵋派纪晓芙等身份显赫的人员。真相无人知晓,但是接下来六大门派与明教之间相互指责,口气越来越重,缓和的迹象荡然无存。

    当小规模的冲突爆发以后,愈演愈烈,再也无法维持和平。到了1355年的时候,双方的冲突白热化,作为六大门派的首领,少林派高调宣传要对明教进行圣战,其他各门派无不响应少林派的号召,开始组建讨伐明教的远征军。

    由于光明顶距离各大门派都极其遥远,所以各大门派的远征军是以精锐部队为主,他们约定时间在光明顶之下集合,共同发起战争。

    六大门派的远征引起了明教的恐慌,明教的势力不管愿不愿意,都被迫返回光明顶,保卫他们的圣火。作为一个宗教门派,一旦他们的象征被摧毁,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当年十二月,六大门派集结在光明顶下,与此同时,明教势力也完成了集结,决战即将爆发。

    即将爆发的决战,双方的势力组成部分如下

    六大门派方面:

    少林派:四大神僧之一兼掌门人空智率领少林寺精锐出征。

    武当派:首席弟子宋远桥带领四位师弟和武当派第三代出征。

    峨嵋派:掌门人灭绝师太率领二三代精锐出征。

    崆峒派:崆峒五老率领精锐出征。

    华山派:掌门人鲜于通率领门人出征

    昆仑派:掌门人何太冲率领精锐门人出征。

    明教方面:

    光明左使杨逍坐镇光明顶,率领地风雷四门抵抗。

    天鹰教教主、白眉鹰王殷天正率领天鹰教精锐增援。

    五行旗各旗在光明顶下抵抗。

    青翼蝠王韦一笑率领少数精锐增援。

    五散人率领少数精锐增援。

    和六大门派集中兵力作战的战术相比,明教的战术非常拙劣,各自为战,导致被六大门派各个击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明教四分五裂的缘故。

    1323年,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阳顶天与其妻子突然一起失踪,由于死前没有指定继承人,导致明教高层为了教主之位爆发纷争。

    一般情况下,在教主过世以后,主要由教主的副手光明左使担任新一任的教主。但是身为光明左使的杨逍虽然年轻有为,武功高超,但是他的品德并不受到所有人的信任,没有人赞同他担任教主之位。与此同时,另一外教主副手光明右使范遥也突然失踪,使得很多人怀疑,是杨逍为了排除竞争对手下了毒手。

    光明左右使之下,四大法王是最有资格争夺明教教主之位的人选。紫衫龙王和金毛狮王相继放弃了继承权,只剩下白眉鹰王和青翼蝠王有资格,特别是白眉鹰王,年纪最大,势力也最大,非常有希望。

    在四大法王之下,是五散人,他们虽然没有资格争夺教主的宝座,但是话语权很重,他们支持谁,谁就更有可能性。

    为了教主之位,明教高层纷争不休,最终结果是爆发了内战,内战以杨逍获胜为结果,占领了明教驻地光明顶。但是没人承认他能够担任教主,众人纷纷离去。白眉鹰王远赴东南建立明教的分支天鹰教。青翼蝠王离开光明顶,前往西域避难。五散人心灰意冷,前往中原,去完成他们推翻元朝朝廷的梦想。剩下的明教主要军事力量五行旗,也拒绝认可杨逍的教主地位,前往中原,或独立作战,或与五散人合作,展开军事冒险。

    几十年后,面对六大门派的围攻,明教的各方势力被迫赶来支援,但是他们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宁可独立作战,也不想合作。六大门派敏锐地发现了明教的弱点,联手以后首先击败五行旗,再击败赶来的天鹰教,包围了光明顶。

    面对共同的威胁,明教不得不团结起来,然而已经迟了,六大门派稳扎稳打,步步深入,逐渐破解光明顶的堡垒优势,向胜利迈进。

    接下来,按照正常的逻辑,六大门派应该一往无前,攻入光明顶,消灭明教——除非发生翻天覆地的意外。

    然而,小说才需要逻辑,现实不需要逻辑,历史就是那么荒唐,在六大门派攻入光明顶以后,发生了堪比荒诞剧的离奇事件。

    六大门派非常轻松地击溃了驻守在光明顶的明教军队和远道而来的天鹰教援军,由于过程实在太过于顺利了,以至于令他们产生怀疑,认为是明教诱敌深入的诡计,因此他们留下了大部分的部队,仅派出少量精锐攻入光明顶。直到到达光明顶,他们才发现,并非是明教的诡计,而是明教本身就受到了重创,其高层几乎被一网打尽,全部身受重伤。

    六大门派欣喜若狂,并没有去仔细考虑为什么明教的高层会发生这种事情,他们认为明教四分五裂,高层见面就打,自相残杀,导致了这样的结局。就在六大门派即将开展屠杀,扑灭明教圣火的时候,一个青年突然出现,他就是已经失踪了八年的张无忌。

    张无忌并没有立即表明身份,而是充分利用诡辩的技巧,迫使六大门派受到道义上的制约,只能每派每次派遣少量人员参战。少林、华山、昆仑、崆峒与峨嵋相继被张无忌逐一击破,他的年龄和武功震撼了六大门派。

    当时,仅剩下武当派还没有参战,就在他们打算派出最强大的武术家俞岱岩的时候,张无忌公开了自己的身份。身为武当派七大弟子之一、并且是唯一身为的张翠山后裔,武当派立即表明不会继续参战。

    随后,张无忌宣称,这次六大门派与明教之间的战争,完全是一场阴谋,是有人恶意挑起,而罪魁祸首就是少林派的圆真!他通过密道潜入光明顶,击伤了明教诸多高层。

    此事震惊了六大门派,少林派当即表示了否定,并且宣称,圆真已经在与明教的战斗中身亡。

    然而,无论少林派如何辩白,当时的局势迫使其他六大门派不得不思索接下来的对策,每一个门派都不约而同地陷入了囚徒困境中。

    假如张无忌说的是真,那么少林派变得非常危险。既然那群光头能够挑起六大门派与明教的战争,那么也能够挑起少林派与自己门派的战争。

    假如张无忌说的是假,那么更加危险。张无忌是武当派的人,却为明教出头,早听说张三丰对明教怀柔,鬼知道他们之间有没有勾结,一旦明教与武当派里应外合,那可就糟糕了。

    对于六大门派而言,无论哪种状况,最佳的策略都是三十六计走为上。

    华山派掌门鲜于通喜欢写日记,他留下的记录清晰地描述了当时的情况:“……当时情况非常危险,武当派显然与魔教有勾结,而少林派亦是不可信,为了保存华山派的衣钵,我被迫做出了决定,马上撤离光明顶。”

    随着华山派首先撤离,其他门派相继撤离,少林派最后撤离,仅剩下了武当派。

    尽管只剩下武当派,但是凭借其实力,依旧可以消灭整个明教高层,使得他们也陷入了另外一种困境中。

    面对虎视眈眈的武当派,五散人马上站出来宣称,他们与张三丰有长期合作关系,张无忌甚至是他们带入光明顶的。在圆真击伤明教诸多高层以后,全赖张无忌出来主持局面,拯救了明教,所以他们愿意支持张无忌担任明教新任教主。

    随之,作为张无忌的外公,白眉鹰王也马上表示愿意支持自己的外甥。其他人也不得不表态,光明左使杨逍、青翼蝠王韦一笑等,最终都同意。张无忌犹如水到渠成地成为明教新任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