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边疆轶事 » 第二十二章:冰封雪地里的劳作

第二十二章:冰封雪地里的劳作

    有时回想起往事,虽然很遥远,但仍然记忆犹新。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批沪上知青被分配到边疆的一个边远单位,那是一个新成立的农科所。初到单位时,知青们还是很好奇的,在他们休整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每日在总部的集体宿舍里一直无所事事,天天盼望着不知道给大家分到什么单位去?

    其实,当时除了有几位内地分配去的技术人员外,科研项目还未启动也没任何设备。没多久,从外区调来一位颇有经验的所长,那天早饭过后把大家召集到办公室。他向知青们介绍完几位技术员后,又挨个儿点知青们的名,大家都是初来乍到,也确实比较新奇,后来所长又介绍说,农场已分给所里几块小面积的耕地作为试验田,至于后续的工作都得靠单位自行解决。

    当时,技术人员加之知青们不到三十位,况且当时正值隆冬季节,也是农闲时。大家每天除了食堂供应的三餐伙食又出不了远门,大部分时间都窝在宿舍里,生着火炉取着暖,有的写着家书、爱好乐器的几位知青呢,一位拉起小提琴、另俩位吹笛子和口琴也算解解闷。

    而那几位技术员呢,隔三差五给知青们上农业知识课,但大家总觉得没意思,提不起兴趣来;出门嘛室外冰天雪地、寒风凛冽,有的知青提出我们是否要做一些义务劳动?那么先打扫室外路面的积雪吧!说干就干,不到半个时辰还没干完,只见所长来到知青住所下达任务了:今天大家要去农科所的田地里拾废弃的苞谷杆。

    他还说,那些苞谷杆可以拾回来在屋内烘干后引火取暖,用处可大了!知青们一听,哎呀刚扫室外地面的积雪,手脚冻得发麻了,还要去冰封雪地劳动?虽然不情愿,但这是命令也是一项劳动锻炼,要服从!大家虽然身穿过冬的厚衣服,但也抵御不住室外零下二、三十度严冬呀!可是不能推托必须要执行命令!!

    知青们马上带着简易的工具,由一位新来的老班长带领大家走向两里外的田地里。到那里一看,哪有废弃的苞谷杆呀?其实很难拾的,因为先要将积雪铲除后才能拾到稀稀拉拉的小段苞谷杆,怎么办?那位老班长鼓励知青们“大家不要着急,慢慢地把积雪铲除掉,一段一段找寻吧!”其实,大家都心中很清楚,那是“无用功”,不过是劳动锻炼吧!

    那天,大家站在田里,寒风吹来,都冻得嗦嗦发料,毕竟已过了大半个钟头了,没拾到多少废弃的苞谷杆,但身子抗不住寒冬呀!有俩位女知青哭起来了,其中一位说,“我不拾了,太冷了!”说完她便别转身子朝大路上跑,大家喊叫着她,但那女生头也不回使劲地朝宿舍地奔去,这时老班长见状说,“算了!其实今天也是让你们锻炼锻炼的”。

    这时,有俩位知青是共青团员,开始鼓励大家,带头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大家要坚持到底呀!“大家也就平静下来。后来,大家总算拾了一些废弃的苞谷杆,一位知青好奇地说:“这里还有些苞谷粒呢”!这大概是收苞谷棒时落下的,但已烂不能当种子。

    哎呀!真所谓老天不负年轻人。已近中午时分,太阳出来了,给大家带来一丝温暖,知青们不由得唱起以前在学校里学的一首民歌“太阳出来啰哎!喜洋洋来┄┄”

    好了!这第一次劳动也结束了,老班长对知青们竖起大拇指说”你们这些大城市来的孩子真不简单!”劳动结束后,知青们在回宿舍的路上,大家第一个念头是:今天不去大食堂买饭了!去总部的小吃店买一份三毛钱的鸡蛋汤面吃吃(那个年代这便是美餐了)。

    其实.那个冬日,太阳出来了积雪仍不会融化的,懂得了这个原理,知青们通过第一次劳动锻炼有了信念,便是人们常说的劳动创造财富!这第一次的劳动锻炼能在严冬中脱颖而生,真的是人生的一次历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