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在古代搞科研 » 第二十章 开办讲武堂

第二十章 开办讲武堂

    在成立青山学社之后,柳柒七的第二个任务是组织成立一个叫讲武堂的将领培训机构。

    讲武堂的选址,是在阳城南面的军营旁边。

    因为没有现成的教师资源,所以讲武堂的老师都是以兼任的形式聘请。

    第一批教师自然是张守诚、朱灵、沈红瑛、陈昭、卓克这帮靠实战打出经验来的老将。

    他们分别教授马军战术、步兵战术、枪术、后勤补给、斥候之道等。

    而进入讲武堂的第一批学员,自然是军中的大小将领。

    在阳城一战后,韩诺让江秋寒对部队进行了改编。

    为了更好的适应当下的现状,韩诺让会计小杨和众将领研究了募兵制和府兵制两种制度共存的可行性。

    最后还真让会计小杨找到了一种两者兼用的办法,那便是在税务补贴上做文章。

    最终结论是,保留常备正规军八千人。其中马军五百,枪弩兵七千五百人。这些人作为职业军人,不需从事生产劳动,靠领取薪资过日子。

    而所有其他民众,则根据家庭人数,四丁抽一,在生产活动之外抽时间参与战斗训练。

    每月训练时长达到一定时间且考核合格的,对于家庭税收进行一定的减免优惠,若立下战功,则另行嘉奖。

    在做好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韩诺势力的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接下来,他便要考虑这个势力的合法性问题了。

    虽然他们一直是按陈东提出的方针,以寒云国的名义在进行着各种活动。

    但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们仍是一个叫腾蛇寨的武装力量壮大起来的一个军阀势力而已。

    如今,韩诺要立国。

    但是立国是需要十分强大的实力基础的,否则一旦立国就会遭遇意想不到的打击。

    毕竟他们打的旗号是寒云国,是七国的宗主国。

    若让寒云国死灰复燃,所有国家都必须承认寒云国的宗主国地位,这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是不现实的。

    所以在正式立国前,还需要一定的实力基础。

    于是这一次,韩诺又来找张守诚了。

    他是在讲武堂里堵到张守诚的,他刚结束了一堂马术课,正准备进澡堂子洗个澡。

    “韩王来找我,可是为了那长和郡?”张守诚一眼便看穿了韩诺的心思。

    “正是!”

    “长和郡不好打。其处在金帆山和大青山的夹口之处,无论是从鸠国方向还是陶国进攻,都十分吃力。”

    “可以先不打,只是和他们做贸易。”

    张守诚对韩诺的话感到有些意外。

    “贸易?长和郡根本没有物资产出,哪里来的贸易?”

    “战马、牛羊!”

    张守诚嘿嘿一笑。“韩王是想通过长和郡和鸠国做贸易吧?”

    韩诺点点头,“给你五千骑兵,能不能横扫整个陶国?”

    张守诚闻言,抬头看了看天,默默伸出两个指头。

    “两千,两千骑兵我可以横扫陶国全境。”

    韩诺闻言,倒是欣喜。“那咱们就先搞他两千匹战马!”

    “韩王说笑了,两千匹战马哪里那么容易来的?就咱们现在这四个郡,根本拿不出这许多钱来。”

    “钱的事我来操心,你就给我打通和鸠国的交易路线即可!”

    张守诚眯缝着眼看着韩诺,“你是真的打算买马?”

    “买!”

    “那我带你去个地方。”

    说罢,张守诚便唤来几名部将,又给韩诺找了匹马。

    一行人打马直奔张守诚原先的旧寨而去,用了小半日便到了。

    这处寨子在大青山一处很偏远的山沟之中,寨子夹山而筑,正好将穿越山沟的唯一道路拦腰截断。

    一行人到时,太阳已经偏西了。

    张守诚将马匹交给留守寨中的部下,带着韩诺一行人爬上了西边的一处小山峰。

    此时残阳似血,北边的草原之地逐渐生出青草,在夕阳的余晖下犯出一种青金色的光芒。

    张守诚指了指大青山与草原的交汇处。

    “那里,叫鬼哭岭。我祖父曾在此与鸠国人打过一仗。”

    “鸠国出动三千人,我祖父只有两百人,将鸠国人堵了十天,最后鸠国人离开的时候人马不满百。”

    “每年寒冬时节,西北风起,寒风穿过此岭发出如鬼哭一般的声音。”

    “故其名为鬼哭岭,是除了长和郡以外的第二处可穿过大青山到达鸠国的通道。”

    “我之所以在阳城陷落后第一时间前来此处,便是知道其重要非凡。”

    “张家子孙,绝不会让此要地落入敌国之手!”

    韩诺认真的听着张守诚的每一句话,并细细地看着下方的地形,不停点着头。

    “若我没猜错,将军将寨子改于此处,是为了北拒鸠国,南防黑将?”

    张守诚点了点头,“正是如此,若漆黑子知道此处,强行攻寨,再引鸠兵入关,则渠北之地,尽非国有了。”

    “哈哈哈哈哈,天以将军赐寒云,黎民之福,苍生之福!”

    韩诺开怀大笑起来。

    张守诚看韩诺笑,也跟着笑了起来。

    待二人笑完,张守诚才缓缓说道:

    “韩王所说两千战马,起码需要二千户人家不食不喝一年才能供得起。”

    “加上陶国战荒连年,鸠国人一直在提高各种物资价格,可不是那么容易一蹴而就的。”

    韩诺拍了拍他的肩膀:“半买半抢即可,无须全款!”

    听韩诺如此说话,张守诚疑惑的转头看着他,心里升起一种不详的预感来。

    “走,我也带你去个地方!”

    韩诺说罢便往山岭下奔去,张守诚等人自然是跟着他走。

    一行人下到寨中,便立刻往腾蛇寨奔去,在路上张守诚给韩诺细细讲解了鸠国的势力分布。

    原来鸠国是以游牧建国的,共有十八支部落。

    其中以霸占北部草原的摩鸠部最盛,所以按寒云王朝的习俗,众部落以摩鸠部为尊,其余皆为诸侯。

    但这一局势在近二十年中逐渐发生了改变,改变的原因自然是陶国内乱。

    陶国延绵不绝的战乱使得一部分流民涌入鸠国南部,也带去了许多中原文化。

    这使得大青山以北的一个叫赤鸠部的部落逐渐强盛起来,加上与长和郡进行不平等贸易,赤鸠部的势力更是如日中天。

    尽管摩鸠部屡次派兵南巡,耀武扬威,但赤鸠部依然减少了许多贡赋,这让两部之间关系越来越紧张起来。

    听完张守诚的描述,韩诺心里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想法。

    一行人到达腾蛇寨时,已经是午夜时分了。

    韩诺带着几人径直去了此前发现的那个溶洞,如今溶洞口已经被装上了铁门。

    溶洞口的洞穴被改造成一处居所,随时有二十人的小队驻在此地,充当看守。

    所以当韩诺一行人来到时,自然受到了盘问,当看守之人认出韩诺来,才放了行。

    韩诺带着张守诚进入那溶洞中,发现里面放了许多东西。

    有从各处搜集来的古玩珍奇,还有一些金属的神佛雕像,而在一块大石头上,还整齐地码放了一堆木头箱子。

    “看看这是啥!”韩诺来到那堆木头箱子跟前,拍了拍其中一个。

    张守诚上前,用随身的短剑撬开了那个箱子,发现里面全是金银珠宝。

    张守诚长大了嘴巴,惊讶了半晌。

    “韩王是从何处得来这些财宝的?”

    韩诺嘿嘿一笑,“当初派人外出打粮,从一些富户的家中搜刮来的。说来那些人也可怜,人没了,钱留着。”

    “就这大青山一代,便有这许多钱财?”

    韩诺点了点头,“想不到吧?其实有一半是破星天岗后得到的。现在你相信那萧立山和林骏死的不冤了吧?”

    “这些吸食人血的畜牲!”

    “有这些,你估摸着能买回多少战马和牛羊?”

    此时张守诚面上浮出一丝放肆的笑意。

    “岂止是战马牛羊,我连人都能给你招来了!”

    “此话怎讲?”

    “大王有所不知,当初从鬼哭岭前往鸠国的人马,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加上从长和郡逃难去鸠国的中原人,恐怕有十万计。”

    韩诺马上明白了张守诚的意思。

    “若是能从这些人中招兵买马,咱们是不是能得不少生力军?”

    张守诚点了点头。“其实他们去鸠国之后,大多都沦为奴隶仆从,咱们花钱就能把他们买回来!”

    “那好,这些钱财我回头让人尽数搬到鬼哭岭的寨中,你安排人将它们花出去,我就想看它变成牛羊人马,你别给我剩一分一毫!”

    张守诚拍了拍木箱子,咬了咬牙。

    “杨姑娘可知此事?”

    韩诺笑嘻嘻地摇了摇头,“叫她知道了,咱们一分钱也别想花出去。”

    三日后,韩诺秘密唤来江秋寒和卓克,几人在鬼哭岭与张守诚碰了面。

    此时的鬼哭岭,已经过了好几波人马。这些人都是张守诚派人从附近的部落买回来的,有替酋长养马的军士,也有被抓住做了奴隶的平民。

    从回来的人口中,他们知道了赤鸠国更详细的势力分布,以及一些更加隐秘的秘闻。

    不过最重要的,是他们得知大青山一代已经恢复和平,而且可以确保生存后,都显得很满足,纷纷愿意帮助张守诚招揽更多的同胞。

    “老大,照这态势下去,咱们是不是很快就可以有一支无敌铁骑了?”

    江秋寒得知了实情后,兴奋地搓了搓手。

    韩诺摇了摇头,“在那之前,咱们会先树一个强敌。”

    江秋寒三人看着韩诺,知道这家伙又在打什么鬼主意了。

    “来,我给你们详细说说我的计划。”韩诺找来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出了一个简易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