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25岁开始的流水账 » 二、金钱观

二、金钱观

    学校买零食

    我入学的第一天吗,就被老板坑了,老板一毛钱的东西卖给我一块钱。事后觉得很亏,也是从那个时候后开始知道原来钱这么有用,任何零食都能用钱换取。小时候我是没有零花钱的,只有每周固定买早餐的钱。但是我经常不吃早餐,用来买零食,尤其是辣条。

    小学的某一天,我和姐姐去广场玩,那是中午放学的时候,然后我就用吃早餐的钱玩了捞鱼,玩了充气的那种蹦床,中午只有我一个人玩,姐姐没玩,我玩的太开心了,把所有的钱都花完了,然后姐姐还借钱给我玩蹦床,她回家帮我撒谎,说我去同学家玩去了。

    那个时候开始,其实我不好的花钱习惯就再慢慢养成了。在自己没有多余的钱的情况下,牺牲自己的早餐,牺牲自己的健康,只为了玩乐。

    家里的碗都是我和姐姐一起洗,但是她从来都不和我计较,每次都是她洗第一遍,我只需要洗第二遍即可。但是我还是很懒,有时候就会花一毛钱或者两毛钱让她帮我洗。她说我小时候其实听讨厌的脾气也不好。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尤其是我当时三年级转学,四年级又分班,我一点也不适应新环境,所以和姐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她的朋友也比我多。总之,我很幼稚,而且完全没有金钱观,从小就是一个纯粹的享乐主义者。

    外婆偷偷给的零花钱

    我们转学之后也会偶尔去看望外婆,外婆总会给我们一些零花钱,每次都会多给我一些,我从来不会说分给其他人,就是很自私的自己全花掉了,基本上就是买点自己平时不怎么舍得买的零食。偶尔放纵一下。但是不会多给基本就是20元之内,不过对一个小孩来说还是挺多的了。

    小时候父母过生日的时候我们都会准备礼物,那个时候有两元店,我们最喜欢去两元店买东西了,有一年爸爸生日我们买了一个小小的佛像,现在还在家里。

    拿?我,同学,弟弟

    很小的时候,某一次,外婆带我去赶集,去榨油的,然后那家店还卖粮油副食之类的,我很喜欢吃火腿肠,于是就拿火腿肠塞到外婆的箩筐里面,我那会儿还没上学,也没有偷东西的概念,但是外婆并没有制止我,或者是没看到?我记得应该是看到了。总之,我那次是占了人家的小便宜,我的潜意识里面,就觉得,想要什么东西就是可以直接拿,不被被别人发现就可以了,被发现之后大人不买我就得不到了。

    于是在我上学之后,我便有一次在商店拿了东西就直接跑了,但是还是被老板发现了,那次她直接把我送到了校长办公室,老师们对我进行了批评教育,最终没有贴公告也没有叫家长。我很感激那个校长,之后我再也没有拿过别人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不该做了,而且她还在我犯错之后保护了我的自尊心,没有把这个事情闹大。我想,如果换成另一种处理方式,我可能在学校都会抬不起头。

    当时班里面的一个好朋友,去我家玩的时候拿了我的早餐钱,我也没有和任何人说。

    但是,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弟弟拿来一个手机说放我这,我询问他来源他没说,后来他被发现了,然后被叫了家长。我当时就很生他的气,放学后他骑单车去接我我都没理他。现在想想很后悔,为什么我不能好好沟通呢,为什么要选择最伤人的方式表达我对偷窃的厌恶呢?我犯错的时候是真挚的劝导和教育,但是我对别人的错误确实冷眼和嘲讽。我真的太讨厌了。

    如果重新回到那个时候,我可能会在他找到我让我帮忙藏手机的时候就告诉他,我之前偷拿零食被发现的事情,让他把手机偷偷放回去。告诉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拿。或者在已知他犯错之后,安慰他,没关系的,认识到错误,之后不要再犯就可以了,我知道你是一个很好的人。

    其实我们都是老实孩子,只是我们物质太过于匮乏,导致误入歧途。最终我们都没有再犯过。

    生活费,奖学金,不必要的消费

    高二那年,家里出了点事,我和弟弟两个人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500一个月,妈妈每个月再给1000生活费给我们。其实我还有1500/学期的奖学金,但是她们都不知道。

    1000是两个人一日三餐加日用品学杂费的钱,如果我们自己做饭应该是可以足够的,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多时间,而且也不会做饭。我尝试做过几次饭,但是都以失败告终,而且浪费了很多时间。奖学金,我都用来买衣服,买没用的各种辅导书了,还有各种零食。高中我涨到了104斤,刚上高中的时候我才87近。

    记得有一年暑假,爸爸和妈妈说悄悄话,说我又贪吃,又懒,又自私。其实真的一点没有说错。他其实已经完全把我看透了,我本质上是这么个人。不过其实我是希望有人能够鼓励我,引导我,耐心教育我的,因为我是一个很听劝,听懂道理之后真的会去做的人。但是很可我成长道路上,爸爸对我的教育,永远只有嘲讽,言语侮辱,人身攻击,打骂,打压,把我的自尊心踩在脚下践踏。这也是为什么姐姐说我从小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但是现在发现我的脾气超好。因为切身体会和暴躁的人相处的压抑和痛苦,不像成为这样的人。

    回到金钱观上面,因为他一直做不到公平,我最先喜欢乒乓球,带着姐姐和弟弟一起打球,但是他买了两个很好的红双喜的牌子,30多一个,那时候我梦想有一个好的牌子,他给了弟弟一个,姐姐一个,说我可以和他们一起玩。我和他生活在一起真的无比压抑。这种他对我赤裸裸的嫌弃和厌恶,还有不公的待遇。太多了。所以,我拿到奖学金的时候,并没有分给任何人,我就是被不公平对待太久了,所以得到一点点的优待,我就拼命攥在手里,好象这样我心里才能平衡一点。

    自私是因,也是果。

    现在我的心态无比平和了,我不再去计较父母给的爱是否公平。不重要的,其实他们真的很不容易,能够让健康长大,并且供我上大学,真的很不容易了,三个孩子其实很浪费时间精力和钱的。如果我当时不那么自私,其实妈妈可以轻松很多的。

    物欲膨胀

    真正物欲膨胀是大学之后。我突然发现身边的同学都比我有钱太多了,我的室友一个月2500。而我的钱刚好每个月食堂,甚至办法喝一杯奶茶。其实我完全可以去申请贫困补助的,然后通过努力学习赢得奖学金,但是我并没有那样做。

    我为我的行为感到羞耻,我和不喜欢的人谈恋爱,只因为对方可以给我的虚荣心买单。

    不过只有一次恋爱是这样的。

    因为经历过了和不喜欢的人恋爱,只拿对方当ATM,其实物欲满足之后,还是觉得心灵很空虚,我甚至很长时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贵的化妆品和衣服鞋子吗?其实也并没有。只是希望自己能和别人拥有同样多的东西,想要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想要上天给我公平的一切。

    那段时间心里是扭曲的,我恨为什么自己拥有的那么少。但是我完全没有想过,自己其实是可以通过努力去赢得这一切的,可以利用周末去兼职,可以好好学习,从其他方面满足自己,可以去多读书,丰满自己贫瘠的灵魂,我明明可以做那么多事情,但是我没有做,我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我的初心一开始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面地养活自己的,但是我却误以为发传单,刷盘子,餐厅兼职是不体面的,赚钱,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的,其实不管多脏多嘈杂的工作环境都是体面的。不只是办公楼里面才有体面的工作。

    疫情失业,降低物欲,金钱换取保障

    毕业之后,我找到了一份线上教育的工作,工资保底5000加上绩效,一个月近1w。第一次赚到钱,还清了助学贷款3.2W。还了大学时候ATM前男友给我花的5W。毕业之后到现在,自己最大头的开销就是租房子和吃饭,租房基本一个月1500之内,工作时候懒得做饭加上经常出去聚餐,也花了不少,其余的,衣服,化妆品都买的很少。过年会给家里6000,加上逢年过节给家里发红包基本也都是500-1000

    自己赚钱自己,对自己身上花钱的欲望反而降低了。我好像已经没有大学时候那种心态不平衡了,我没有觉得上天对我有什么不公平了,因为我开始真正地感受到赚钱的不容易,也开始真正地体会到自己赚钱自己花的快乐,钱对我来说,现在不再是满足我物欲的工具,我不会拿所有的钱享乐了,也不会和身边的人攀比穿在身上的衣服和鞋子谁的更好看,也不会计较恋爱的时候对方是否为我花钱了,只要看和对方在一起自己是否开心就行了,就这么简单。

    今年二月以来,离职拿了3w多的补贴,后面半年后我又取了1w6的公积金,这是个月,我都没有工作,一直在备考公务员。我对公务员没有执念,只是想有一份稳定,不会随时失业不会到了35大裁员就行,公务员刚好满足我的需求,钱多钱少都没关系,够生活,够买保险,且有少量储蓄能应急就行。

    也就是这一年的时间,我开始学着做饭,限制不必要的开支,清理自己之前买的闲置了物品。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买了那么多没用的东西,还有很多重复的物品,翻阅之前的微信和支付宝的账单才发现自己之前虽然没有刻意去满足自己的物欲或者享乐的欲望,但是还是花了很多不必要的钱。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钱=安全感,

    1、我需要保障的是自己的温饱,必要的吃穿用度。

    2、保障自己随时能面对失业,必要的应急钱。

    3、保障自己和家人面对意外时,能有保险兜底,重疾险和医疗险。

    4、保障自己55岁之后能顺利退休。储蓄+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

    5、保障突发事件时的物资储备。

    6、或许几年后,以上五点都满足的同时,手里的钱足够买个小房子,我会在省会郊区买个50平之内的小房子自己生活,或者在老家的乡下买个小房子。

    7、存足够多的钱,55之后不用上班也能有1235的保障

    马斯洛(1943年,1954年)的五阶段模型已经扩大为八阶,包括认知和审美需求(马斯洛,1970a)[4]和后来的超越需求(马斯洛,1970b)[3]。

    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need):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

    安全需要(safetyneed):人们需要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andloveneed):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例子:结交朋友、追求爱情。

    尊重的需要(esteemneed):马斯洛分为两类:(一)尊重自己(尊严、成就、掌握、独立)和(二)对他人的名誉或尊重(例如地位、威望)。

    认知需求(Cognitiveneeds)-知识和理解、好奇心、探索、意义和可预测性需求。(马斯洛,1970a)[4]

    审美需求(Aestheticneeds)-欣赏和寻找美,平衡,形式等。(马斯洛,1970a)[4]

    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need):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超越需要(Transcendenceneeds)-一个人的动机是超越个人自我的价值观

    我想经历了三年疫情,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虽然是最底端的需求,我也将会尽量考虑到突发事件和极端情况,优先满足这些需求,我上面的7条其实也就是对应到马斯洛的生理和安全需求,是能用金钱满足的。当我发现金钱不过是能换来最基本的需求的时候,我的心态也不再不平衡,虽然我也没有大富大贵的命,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好好活着还是可以的,物质也不是越多越好的,物质基本功能是用,如果买了但是用不上,只是单纯浪费自己的劳动罢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自己最优质的简单的生活即可。

    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求,审美需求,我都很容易满足,也不是花钱买买买能满足的,花再多的钱也只是满足物欲而已。

    自我实现的需要、超越需要,我将用一生去追求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