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活就活出个人样 » 章节感言:把“小说”当成小说来写

章节感言:把“小说”当成小说来写

    (一)只不过利用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

    从没想过自己竟然有足够的勇气尝试着去写一部大部头的长篇小说作品,尽管很清楚也很清醒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现在看来,一旦下定了决心,剩下的就是努力、勤奋、坚持。尽管我还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底,最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站在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上,只要开局良好,无论结局输赢。

    对于小说,我喜欢。不仅喜欢品读,而且也喜欢尝试着努力去写。

    我是一个有信心但不一定信心十分坚定的人。也相信自己有着一定的文字基础和文学的天赋。毕竟,工作之余,写了不少的东西,也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大量的文学作品,大概也已有60多万字吧,这也算是一点底气。

    在我读过的小说书目中,尤其喜欢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大气、厚重,可谓是写尽了人间的冷暖。人间正道是沧桑。

    莫言的作品我也很喜欢。《酒国》、《生死疲劳》、《檀香刑》、《红高粱》、《蛙》、《丰乳肥臀》大都读过,有的还不止读过一遍,每一部作品都具有浓郁的写实主义的特点。

    我之所以尝试着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不是突然地心血来潮,而是长期以来积聚在内心深处的一个梦想。因为喜欢,所以喜爱。因为时间,所以拖延。因为梦想,所以决心。

    第一次在起点注册并进入一个长篇的写作状态,有些激动,有些亢奋,有些躁动,有些不安,也有些喜悦。

    之所以激动,是因为自己终于下定了决心,说服了自己,并砥砺自己:你能行。

    之所以亢奋,是因为在8小时以外的繁忙的工作之余,可以充分地利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可以完全地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可以舒缓心情进行自由地写作,不用再去担心别人说你“不务正业”。

    之所以躁动,是因为经历了二十几个夜晚,写出了将近十五万字的文字。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家伙”看上去也许具有一定的码字潜力。最起码,写作的态度是虔诚的、更是认真的、端正的。因为他甚至还懂得,在一个人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写作来排遣、纾解压力,尽管开启的是“地下写作模式”,尽管是以最佳的写作状态。

    之所以不安,是因为在写完第十万多字的时候,这才想起要不要在神往已久的全球最知名的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上传自己的这部长篇小说作品。我所担心的是,万一决定上传后,自己会不会中途打了退堂鼓,这都是一些不可确定的因素,所以,我仿徨、犹豫过。

    之所以喜悦,是因为作品连续上传了二十几章后,大概到了十万多字的时候,起点中文网给我发来了“站短”信息,发出了邀请我签订合同的消息。无疑,这对于初次涉猎长篇小说的我,也就是“锅里有不饿”同志而言,的确是一个莫大的精神鼓舞。

    随后的日子里,按照起点中文网的要求签订合同、邮寄合同、进行签约,紧接着根据责编的要求对作品进行“VIP”申请上架。所有这一切,既是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总之,还是比较顺利的。是起点中文网和编辑老师的鼓励,使我对自己更增加了几分了解,也更坚定了一些信心。

    活着不容易。

    生活不容易。

    写作不容易。

    虽然并没有把写作当成事业和职业,但也一定要虔诚、执着。至少,目前我是认真的。

    一条有想法的鱼,尽管有很多的时候难免会自投罗网,但如果没有想法,同样会窒息鱼的梦。

    (二)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活就活出个人样》这部长篇小说,写得是企业的故事。每一个章节都有着独立的故事,然而又环环相扣,紧靠主题思想和时代的脉搏。

    从小说作品的整体架构上来看,结构是严谨的,章节设定也是比较有特点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也是鲜明的。今天更新的第三十四章VIP章节《恍若地震》就很值得一读,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及故事走向给人以反思。

    文学是什么?说到底,文学是精神的,文学是写实的,文学是社会的,文学作品所描述的故事、塑造的人物,所反映的主题思想都带有一个时代的社会性的鲜明特征。归根结底一句话,文学作品是用大众化的、乡土化的语言勾勒出底层社会人的真实面谱、心酸故事、打拼经历以及同命运抗争的不屈的精神,起到鼓舞人心的目的。

    言归正传。

    作品中展示的“企业”虽然虚幻,人物虚幻,那是因为构思和表达的需要。

    任何一个企业家,都希望把企业搞上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凝聚起班子的力量,调动起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把企业发展的红红火火。

    然而,经营企业、发展企业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更是一门艺术。这就如同对弈,需要思考、智慧、定力、耐心,甚至出奇制胜。

    一个善于博弈的人,必定是一个高超的棋手。对弈如此,经营、发展企业亦是同样的道理。

    善于对弈者,往往在陷入绝境时会突然杀出重围。如果在面临险境时一味地故步自封,甚至连赢得对手的机会都没有。

    善于经营者,往往对企业情势、情境的判定至关紧要。正确的判断、理性的决策,至少可以避免少走或不走弯路。

    任何一个企业的兴盛与衰退,既有客观的因素,更有主观的原因。

    客观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只是大的环境的影响,这个环境的影响,也许不是针对哪一个行业或者哪一个企业,它针对的几乎是全部。

    主观的因素在于,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如果决策不科学甚至决策有误,对企业的发展必将也是致命的。

    很多企业大都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国企时代的优势和一些优良的传统、作风尽管不能轻易地丢弃,但毕竟代表的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新兴的经济实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一大片。在这些实体企业中,企业主要领导者的素质、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其发展思路、理念也同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对于从国有企业过度过来的一些改制企业,“星光”面临的困境可以说是所有国企改制企业的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缩影。在星光身上,的确还残留着一个时代的烙印。那时的企业经营者,应该说思想还是传统守旧的,对于发展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对于事关企业前途命运的重大决策也仅仅依靠绝对权威的拍板决定,这是严重背离了经济发展规律的。

    小说作品中,星光公司就是这样一个由老牌的省管国资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的。改制后,由于谋求发展,在企业发展的定位上不够精准,致使企业走了不少的弯路,甚至弯道超车,投资和产出严重不成正比,以至于拉下了“饥荒”,束缚住了发展的手脚。

    小说作品还反映出国企时代落后的思想观念羁绊了星光的发展。胡子航这个重要的人物形象代表的是不少国企时代的领头人。这个人物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他是企业的一把手,任何的决策都出自于他。他首先并不是一个坏人,也并不存在企图把企业搞乱的主观故意。他也希望能够把星光发展好,但他却由于思想的守旧,希望变成了失望。

    分析这个人物形象,他的悲剧在于,虽然没有贪腐行为,决策渎职、管理松散,也着实给企业以致命的打击。换句话说,胡子航他只是一个缺乏创新精神、平庸守旧的企业领导者。在作品中也注定会成为一个悲剧人物。同样作为悲剧人物出场的还有那位财务总监、副总经理段澜涛。正是由于企业管理存在漏洞,才“成就”了他出现问题。

    信任不能替代监督,绝对的权力势必会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用教训换取来的经验。

    郑少卿作为星光总裁,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他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星光的干部职工都非常信任他、拥护他、支持他,这使他浑身充满了力量。

    虽然星光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注定要比过去更加艰难,但他有理由相信,星光不会就这样倒下去,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甚至会有更好的发展。

    发展企业靠什么?靠的就是信心、勇气和坚持。靠的就是科学的决策。靠的就是不断地进行创新创效。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紧紧地依靠依赖于党员干部职工的团进奋进。干部职工队伍稳定了,对企业发展有足够的信心了,那么,企业才真正会有发展下去的希望。这个希望就是星光的明天。

    小说作品刻意地把郑少卿写成创新、改革派的“旗手”,就是要着力渲染他不同于以往的工作理念,竭力把他和前任区别开来,把他稳健、担当、创新、睿智的一面逐步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每一个章节中,郑少卿的身影都是吸睛的焦点。

    因为长篇作品毕竟不同于短篇,不可能一下子把郑少卿这个人物以及他不同寻常的履职能力在某一个章节中完全展示给大家,只能在以后的一百七十多个章节中慢慢地去品味他、欣赏他。

    毕竟这部作品完本的话需要大抵70多万字,那可不是儿戏。我有信心去写好这部作品,有信心去写好每一个章节,写好每一个故事,或深情、或理性。因为,“郑少卿”是大家的,弘扬的是他励志的精神。尽管大家也许会喜欢他,也许不一定去喜欢他。但我相信,我是喜欢“他”的,他的精彩不在这一章中,也许会在下一章里,因为,我在着力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也是下了一番大的功夫的。甚至以电视剧脚本的模式而去精心准备它,给这部作品以丰富的画面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不是审美疲劳。

    任何的小说作品,都可以作为电视剧的蓝本。至于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等东东,请任何一位领导、大神都不要自动对号入座,如有雷同,也是纯属虚构。如果你笑的出来,那么就哈哈一笑。但我希望,你在哈哈一笑之余,至少能感悟到一些什么。

    人生,人生是什么?不止一次,我也这样问自己。然而,却没有更加标准的答案。既然没有标准的答案,那么,我就随意地“曲解”一下:

    人生就是笑笑别人,顺便也让别人笑笑。

    写小说的人,就经常笑话别人,也经常被别人笑话,同样的道理。彼此都不要相互地取笑。

    但你千万都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易地“得罪”写小说的人。因为,很多的时候,他们还是“法官”,手中的笔也委实有些“厉害”,可以把好人写得更好,把不好的人写得更坏。这是因为,人物形象的“生杀大权”全部都紧攥在作者的手里。

    (三)我惦记你,并非是惦记你的钱包

    亲爱的读者诸君,我有信心去写,你有没有信心去跟着我的思路读下去呢?哪怕是一段短暂的陪伴,也好。尽管信任是滑稽的好感。

    如果你愿意,如果你喜欢,我愿意一直陪伴着你,至少,我还有一个梦,你还有一个念想。让我们彼此兼容。

    如果你不愿意甚至你不喜欢,尤其不喜欢“郑少卿”这个角色的话,那么就顺便喜欢一下我吧。我哄哄我自己,你也哄哄你自己。我们都彼此哄哄,只要你我都开心快乐。但我还是要大声地说出来,想哭的时候就哭吧,想笑的时候也不一定非要憋着。。。。。。

    虽然你的鼓励对我很重要,哪怕一句书评,即使没有书评,哪怕一个批评、一条建议也好。

    其实,你的一个微笑也就足够了。

    文学的道路从来都是崎岖不平,尽管目标都是那高耸入云的山峰。

    有心不怕千里路。人在陆上,更在路上,鱼在水中。

    作为初次写作长篇小说的业余作者,虽然摆弄这么一部长篇巨著很有些力不从心,但我却一直牵挂着读者诸君,甚至有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总担心自己的笔并不是生花的妙笔,写不出我想要表达的内容,写不进您的心里,讲不出大家所感兴趣的故事,但我的写作态度起码是严肃、认真的。

    就在我写这篇作品感言的时候,已经是2018年12月22日晚11点多了。

    尽管听编辑大大说,“作品感言”的文字无论你写了多少字,是不会跟VIP章节一起记入正文字数的。也就是说“白忙活”。我要说,那,俺也愿意。因为,写完了明天需要更新的最新章节,并且精心地修改了N遍,俺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章节感言虽然看上去是“题外话”,但作为“花絮”其实也是挺好的。如果你心疼你的钱包,那就不如看看“花絮”。

    夜里十二点了,洗洗也该睡觉了。

    哦,明天是礼拜天,忘了。

    记得还得早起,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希望大家能够和我一样,每天的心情也都是新的。

    写作很辛苦,我不是“辛夷坞”,尽管也想早日成为“南派三叔”。

    人生,要么灰暗,要么璀璨。面对工作,面对压力,面对生活,面对梦想,当我一旦不再够坚强的时候,我难道脆弱一下还不行吗?

    我不是因为虚荣,而是担心虚荣的人嘲笑。

    山之间的距离是云,树之间的距离是风。在书中,不仅有眼前,而且有诗和远方。人生也就那么几步,心累了的时候,就记得把自己哄得高兴一些,也把别人想得更美好一些。

    加油吧,锅里有!即使你不在加油,那么你必须就在加油的路上!

    我仿佛看到,天亮后,窗外,在向阳的山脊上,正翠绿着一片毛茸茸的小草,这个冬天过去,时节正好初春。

    我喜欢春天。春天不仅空气清新,而且在春天的大地上到处是碧绿的诗行。

    我想在春天播下种子,待到秋天来临时,收获沉甸甸的希望。

    亲爱的读者朋友,天太晚了,今晚,就要说再见了。再见,是为了明天能够继续相见。

    我惦记的是你,你的微笑,你的健康,你的快乐。我并没有惦记你的钱包。

    锅里有,俺不饿。

    如果饿了,俺会喝口凉水充充饥的,但绝不会对你们的钱包有任何的非分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