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活就活出个人样 » 056章 审慎行事

056章 审慎行事

    自从上次郑少卿带队前往翔凤钢铁集团学习参观之后,星光也还是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的。

    星光的实际情况就摆在这里,说句实在话,无论从规模还是实力等各个方面比都还是无法与翔凤钢铁相提并论的。翔凤钢铁的发展经验、管理模式虽然并不能完全地复制、照搬,但至少还是学习到了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

    所谓“经验”,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句话,适合的才是珍贵的,也才是对自己更加有用的。

    那次参观学习,听取翔凤钢铁的经验介绍,郑少卿和他的班子、团队应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思想观念、发展理念发生了一些较大的变化。

    虽然不敢说从思想深处一下子就彻底地扭转了过去的相对落后的观念,但至少通过实地学习参观,面对面地进行“零距离”接触,通过言传身教、耳提面命,思想触动还是很大的。

    所有参观团的成员都认真地写出了一份心得体会。

    郑少卿在看了这些体会和感悟之后,相继召开了几次讨论分析会,进一步查找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查找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最后,班子成员的思想还是统一到了如何加快企业发展上来。

    为了星光的健康发展,也为了能给南方地产寻找一个好的“靠山”,郑少卿可谓绞尽了脑汁、费劲了心血。

    他之所以有意跟翔凤钢铁集团的总裁徐末深接触,主要是为了星光的出路。

    郑少卿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

    先把南方地产这个项目做好,无论以合资、合作等任何方式,只要南方地产能够正常地运转下去,在资金等方面有一个切实的保障,他才能卸下一个包袱,集中精力发展好现有的项目。

    关于南方地产的问题,先前他也曾经跟翔凤钢铁集团总裁徐末深进行过初步的探讨,但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没有坐下来深入触及过这个问题。

    郑少卿决定找个时间就这个话题好好地跟徐末深总裁沟通、交流、探讨一下。

    他的意思十分明确,看一看如果南方地产跟翔凤钢铁集团进行深度融合的话,翔凤钢铁集团会有什么条件。

    郑少卿在前不久去深圳跟皇家地产初步接触的时候,尽管也有意向将南方地产的项目跟深圳皇家地产洽谈,并且还提出过将星光跟深圳皇家地产整体合作的初步设想,引起了深圳皇家地产华总裁的兴趣。

    那次双方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并且也只是意向性的洽谈,也并没有达成什么实质性的协议,甚至彼此连任何的承诺性的东西都没有。然而,那次的接洽却是愉快的。郑少卿心里对深圳皇家地产的发展情况还是做到了了解情况的,同时,将星光的情况让对方也进行了了解。

    郑少卿之所以在南方地产问题上考虑的比较多一些,是因为南方地产虽然隶属于星光,但在商业关系上却是独立的法人实体。

    毕竟南方地产还是跟星光有着千丝万楼的联系的。这就如同自己的孩子,出现了问题,不能置若罔闻,该管还得管,并且要负责任地把这个“孩子”管好,让它健康地活下去,并且发展好,不能出现任何的问题。

    在跟班子成员开会沟通研究工作时,郑少卿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思路。那就是“两条腿”走路。

    一是先跟翔凤钢铁集团接触,深入谈一下南方地产融入翔凤钢铁的可能性。

    二是同时也跟深圳皇家地产接触。最后,根据洽谈的情况,决定最终跟哪一方合作。

    郑少卿的这一思路从理论上讲叫做“利益优先战略”。

    可见,在发展企业上,尤其是在事关一个企业的前途命运的问题上,他还是具有相当的智慧和担当的。这样做的一大好处就是,无论跟谁谈合资或者合作,南方地产都会比单一地跟一家去谈更多了一份筹码。

    现行的商业规则下,毕竟讲究的不是什么关系、情谊,尽管这种关系和情谊也是靠近成功的一种资源。

    然而,商场如同战场,从来都不夹杂同情抑或被同情的成分,从来也都是弱肉强食。还好的是,眼下,南方地产的整体形势还是比较不错的,这就为成功胜出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班子成员都十分认可郑少卿的这一思路和理念,他们甚至设想,给南方地产找到一个好的“婆家”之后,整合资源重振轮胎产业,在获得发展之后,日后向着集团化、产业集群的模式化进军。

    郑少卿决定在深圳皇家地产的华总裁和总裁特别助理华雯娜到来东莞到来星光之前,先行跟翔凤钢铁集团的徐末深总裁接触,并且越快越好。

    如果对方很有诚意,并且条件较好的话,起码心里有了一个底。即使到时候跟深圳皇家地产的谈判破裂了,只要星光认可翔凤钢铁的合作意向,那还是有回旋的余地的,至少可进可退。

    反之,如果这次跟翔凤钢铁集团徐末深总裁就南方地产问题谈的并不融洽,也还可以把希望寄托在深圳皇家地产上。

    郑少卿相信,这两家企业集团,无论哪一家,都是实力了得的,并且各有各的优势。

    郑少卿决定用两天的时间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他事先拟定了一个谈判的思路。

    根据他的意思,董事会秘书范小枣很快就起草出了一个意向性的方案。

    郑少卿十分满意。

    各种财务数据、报表也全都准备妥当。

    徐末深总裁接到郑少卿的电话后,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答应了郑少卿再次前来翔凤钢铁就南方地产的事情进行接洽。

    为此,徐末深一方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这次翔凤之行,郑少卿带去了董事会秘书范小枣和办公室主任哈士奇。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就是财务部部长多米莉。

    南方地产的那位兼职副经理在一个月前由于出了一些说不太清楚的经济方面的问题,自己提出了辞职。

    关于这一职务的任命,目前,郑少卿也正在进一步考虑中,他初步的一个想法是让办公室主任哈士奇到南方地产任职。所以,这次到翔凤特意把哈士奇也叫上。只不过,这还是郑少卿的一个初步的想法,人事任命问题毕竟还没有经过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哈士奇是根本不知道郑少卿的这一想法的。

    翔凤钢铁集团会议室。

    徐末深总裁热情地接待了郑少卿一行四人。

    这次跟翔凤钢铁集团总裁徐末深的接触,气氛还是比较融洽的。

    郑少卿比较详细地谈了南方地产的一些情况,并通过投影仪跟对方进行了相关介绍。

    星光财务部长多米莉还就南方地产成立以来的财务数据进行了汇报。

    通过财务数据分析,徐末深进一步掌握了南方地产几年来的盈亏情况,认为总体发展还是比较不错的,也是很有潜力的,更是具备一定的合作基础的。

    接下来,洽谈的的焦点集中在了一些资产负债问题上。

    郑少卿不由得想起,在同深圳皇家地产华总裁谈及南方地产的问题时,对方也触及到了这个资产负债问题。

    看来,这个问题是一个始终都无法绕得过去的大问题。既然是一个问题,那就要直面现实,敢于正视问题,双方之所以有诚意进行接洽的目的就是面对面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双赢”。

    徐末深的意见已经十分清楚,一是对南方地产进行租赁式经营;二是由翔凤钢铁集团注入部分资金,扶持南方地产的发展,控股70%;三是由翔凤钢铁集团全资买断南方地产的资质及产权,实现兼并融入式发展。

    郑少卿对于这个意见其实心里是有些底的。

    他也早已猜测到了徐末深总裁一定会这么决策的。

    他清楚,徐末深总裁是十分看好南方地产的发展后劲的,因为他有着雄厚的财力作为后盾,他当然最希望选择的方式会是最后一种。

    其实,郑少卿并不希望真的那样。

    他真正的想法是倾向于第一种或第二种合作合资方案。即使翔凤钢铁控股再多一些,也是可以考虑的。他并不希望一家独大,他希望的是合作共赢,这是这次洽谈的底线和原则。这一底线和原则,也是他此番翔凤之行的班子共同研究确定下来的。

    虽然翔凤钢铁集团起初提出来了三条参考建议,但他们更倾向更乐衷于的却是第三种意见。

    徐末深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如果南方地产一旦交到了他们的手上,他们会在一年之内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张规模,并将房地产业务延伸到省内外。。。。。。

    郑少卿就当众表示相信他们的实力,更相信他们的诚意。

    就今天双方接洽的结果,他准备回去后提交董事会办公会议再行研究、讨论。届时,无论最终能否合作成功,都将在第一时间给徐总裁一个答复。即使在南方地产项目上没有合作的可能,那也很难料定今后不会有其它方面的合作。

    这次与翔凤钢铁徐总裁的实质性的对接与对垒,使郑少卿明白了很多道理。

    谈判是双方的,也是相互的,说到底,谈判的任何一方,在谈判桌上谈得并非感情,谈得都是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利益问题上,不能凭借着感情去说话、去做事,凭借的完全是智慧、胆略和战胜对方的信心。

    郑少卿瞅准了一点,徐末深总裁打心里是喜欢南方地产的,只是他没有明确地把他的这份喜欢显示在表面上,除了也的确表示过对南方地产业绩的认可态度之外,整个谈判过程,其实静下心来一想,他总是在强调一句话,那就是南房地产的资金链问题。这便是智者向对方侃价的一记“杀手锏”,这也正是他深谋远虑的地方。

    翔凤钢铁几十年的资本运营经验已经使徐末深成为业界闻名遐迩的“骨灰级”资本运行管理大师,如何更加对翔凤的兼并重组有利,徐末深比谁都更清楚。

    可是,徐末深毕竟还是遇上了一个敢于同他一起“博弈”的“高手”郑少卿。

    郑少卿见徐末深执意要求和坚持完全“吃下”南方地产,心中不仅有了数,更加有了底气。

    郑少卿采取了迂回战略。

    因为,他摸到了翔凤钢铁徐总裁的“底牌”。自己也没有急于说明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的话,起码还有回旋的余地。

    接下来,郑少卿分明还在等待一个契机,那就是深圳皇家地产的华总裁很快要到东莞来,到星光来。他还要准备深入地跟她们进行接洽,一切都要看最终接洽的结果。

    最后,郑少卿想优中选优,看谁对星光的未来的发展更加有利。

    翔凤钢铁的徐末深总裁难道不也是这样的想法吗?

    毫无疑问,郑少卿的这一想法是正确的。

    当下,郑少卿最需要的还是时间还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