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活就活出个人样 » 096章 防微杜渐

096章 防微杜渐

    星光公司建厂五十几年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一部社会的发展史。

    有人的地方,就形成了社会。人多的地方,就会积聚起社会问题或者形成一种社会现象。

    星光也不例外。

    过去的几十年中,尤其在企业的创业之初,老一辈企业家和广大的干部职工们曾经为了星光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毕生的心血。

    郑少卿办公桌的一角就一直放着一本厚厚的书籍,那是胡子航退位的前三个月刚组织人员编纂完成的《星光发展史志》,里面详细地记录着星光几十年来的发展变迁和大事小情。

    在这部厂志的第235页上,郑少卿将那页纸折叠成了一个三角形状,并用红色的笔迹在上方重重地打上了三个醒目的感叹号。眉批上还注上了一行字:星光的历史,以史为鉴!

    在题为“反面教材,痛定思痛”的粗黑的章节大标题下,讲述了星光几十年来发生的一些违法乱纪行为人及行为事件。

    编纂这部厂志,是胡子航对星光做出的最后一点贡献。如果说,时间的触角再延长半年,胡子航也一定会成为这部新编纂的厂志的“主角”,并且成为这一特定章节的主角。

    每次召开办公会议,每一次召开股东会议,郑少卿逢会必讲的一个问题就是干部的担当问题和清廉问题。

    在郑少卿看来,干部的廉洁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干部的思想如果出现滑坡,那将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实践已经证明,在星光厂志中已经列进去的这些反面教材,一个个都成为了企业的蛀虫,被牢牢地钉在了星光历史的耻辱柱上,这的确是十分发人深省的。

    出现问题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因为经济问题,有些人当年身居要职,却以自己手中的权力蚕食着企业的利益。

    有的人是因为经济问题和生活作风问题而受到了的党纪政纪的处分处理。

    数据显示,五十几年来,星光开除党籍的有7人;受到过党内警告处分的有14人;其中有四名厂级领导被依法查办。

    郑少卿担任星光董事长的第一年,就不得不硬起心肠动了“杀心”。

    对一些炙手可热的敏感的职能部门,从上任第一天起,他就立下了规矩: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郑少卿查办的第一个案子就是YJ部门的系列贪腐案。正是从查办那个案子起,郑少卿才真正在星光立住了脚,也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那个案子的最终结果就是YJ部门被郑少卿一锅端,从处长到科员十几人全部换掉,并且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该给予党纪处分的给予了党纪处分,该送交司法机关的送交了司法机关。

    当年的那个窝案,不亚于一场地震,那么一伙人竟然攫取了企业巨额利益,可谓触目惊心。

    胡子航退位前的晚节不保,也成为了这伙窝案的一个注脚,也更多了几许鲜明的讽刺的意味。

    星光开始走下坡路,胡子航时期可以说是最为严重的地步。

    那个时候,星光的但凡有点权力的部门,几乎全部存在吃拿卡要的恶习。星光的社会风气被搅得乌烟瘴气。

    本身就是受命于危难之际,面对这么一个局面,面对这么一个危机四伏的雷场,郑少卿不赴汤蹈火谁又能赴汤蹈火呢?

    依法依规处理了YJ**窝案之后,星光的政治气氛严肃了许多,经济发展氛围却浓郁了许多。更为重要的是,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都大为提振。

    星光的希望就是从郑少卿身上看到的。

    。。。。。

    就在上个月,郑少卿还严肃地处理了一名中层干部。这名中层干部办事效率不仅太低,而且公然提出不宴请就不办事。

    接到投诉后,郑少卿第一时间责成纪委进行督察、查办。事实调查清楚之后,这名中层干部因为不担当、不作为而被郑少卿撸了下来。

    郑少卿深知,越是在企业发展的紧要关头,对干部的管束、教育越要加紧。干部队伍出现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企业法人的问题,还是班子的问题。

    一个没有担当的企业领导人注定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人。

    一个不作为的班子也注定是一个涣散无力的领导班子,这样的班子是没有任何战斗力、凝聚力的。

    抓班子、带队伍就得要靠自身硬。

    郑少卿对班子的要求更严于对干部们的要求。干部们都在盯着领导班子成员。领导班子成员也都在看着他郑少卿。郑少卿的一举一动就是整个星光的风向标。

    不能腐,不想腐,不敢腐,这就是郑少卿在廉洁自律问题上对全体干部们提出的要求。

    新星光在工业园区的建设项目,其实也是一道人生大考的考题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项目建设之初,集团总部华总裁就有言在先,在项目建设问题上,不允许有任何的**现象,更不允许滋生任何的**行为,无论任何人触及企业的底线,触及法律的底线,都一律严惩不贷!必将一撸到底!

    在集团公司召开的中层以上干部大会上,十六个分公司的一把手和两百多名中层干部是宣了誓的。

    郑少卿至今清清楚楚的记得自己宣誓时的情景。

    一直以来,郑少卿都把慎用权力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做一个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人。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思想的催化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

    贪心从来都是来自于贪念和贪欲,特别是当一个人在手中有些权力的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往往会飘飘然的,也往往会犯下一些致命的错误,这大概算得上是一个规律性的东西。

    郑少卿想起在佛山、在厦门考察设备时自己所经历的事情。

    经济社会,如果都是以这样的形态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进行暗箱操作,膨胀自己的私欲,社会势必是要倒退的。

    即使没有纪律的约束,郑少卿也不会将厂家“赠与”的那张银行卡揣进自己的衣兜里,那样,良心的谴责也会使他一辈子都会坐卧不宁。

    郑少卿当时提出要退还银行卡的时候,他记得华雯娜是表示了赞赏的态度的。

    银行卡虽小,里面包含的问题却是大问题。

    所去的几家设备制造厂家,几乎都是有所表示的。郑少卿就感觉很有些不安,当然,他也已经断然拒绝。

    什么是**?

    大概这就是**。

    虽然我没有给你主动地去要和索取什么,但你却主动地向我输出了利益,为什么?

    郑少卿不止一次地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在郑少卿没有当董事长之前,是没有遇上过的。现在遇上了这样的问题,对他当然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星光发展了五十几年,这样的问题难道会是偶然的吗?郑少卿一时却找不到答案。

    当习惯成为了平常,当偶然成为了必然,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欲壑的大门就是从此敞开的,这就是历史的教训。

    郑少卿正因为经历了而且将来还要继续经历很多的事情,他在深深地为这个社会现象担忧之余,暗地里警告自己,即使面对天大的诱惑,也要对得起党,对得起企业,对得起股东们和广大职工的信任。最起码,做人处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绝对地和贪腐划清界限,做到不贪也不腐,清清白白做人。

    新星光建设动辄几十亿元的建设费用,如果自己想发财的话,只要稍动一下脑筋,不想发财恐怕都很难。

    很多的人都在暗地里垂涎项目建设这块巨大的蛋糕,也都想来分一杯羹。

    这么大的项目,这么大的项目建设工地,对任何人任何企业而言都是极有吸引力的。

    苗冉冉如果算是一个例外的话,也是郑少卿念及他曾经是自己的前表姐夫,眼下已经混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不是郑少卿想刻意地拉他一把,如果这个苗冉冉没有相关的过硬的资质的话,如果这个苗冉冉的公司没有相关的从业经历和施工经验的话,即使表姐木槿还活着,即使他们还是一家人,郑少卿也不会向华雯娜推荐苗冉冉和他的公司的。

    苗冉冉跟自己毕竟还有着一层亲戚关系,为了能够参与新星光的施工招标,甚至还跟郑少卿进行行贿,换作别人的话,更是不敢想象下去的。

    那次,郑少卿严厉地批评了苗冉冉,并通过杨程万退回了苗冉冉送给他的那五万元钱。通过那件事情,郑少卿得出了一个结论性的东西,**简直是无孔不入。

    华雯娜不仅担任着集团公司的总裁特别助理,而且还是集团公司的纪委副书记。

    华雯娜担任新星光项目建设指挥部第一副总指挥,全权负责筹建工业园区的新星光建设项目,可谓重权在握。

    从另一个角度讲,她也肩负着华总裁交代的另一重要使命。

    至于具体的内容,也只有华总裁跟华雯娜内心最为清楚。至少,眼下还是一个高度的机密。

    作为新项目建设的第二副总指挥,郑少卿其实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目前,虽然有些事情他还一直被蒙在了鼓里,命运之神却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再次光顾了他,这当然还是后话。

    项目建设是重大的工作,华雯娜每天在项目建设工地进行调度、指挥、协调。正是由于有了郑少卿的鼎力配合,项目建设愈加推进了速度,保证了建设施工质量。

    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华雯娜都是十分倚重郑少卿的,这令郑少卿很是感动,也平添了更多的动力和拼劲。

    郑少卿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创新能力、工作效能也是完全符合集团公司对干部的使用要求的。

    每天工地上的项目建设情况,华雯娜总会以实时传输的方式及时地向深圳集团总部的姑妈华总裁进行汇报。

    华总裁对于郑少卿的工作表现还是相当满意的。

    华雯娜特别提出了考察设备时,面对金钱的诱惑,郑少卿的态度问题。

    华雯娜其实在得知了当时档案袋中有银行卡的问题时,也是有意看看郑少卿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郑少卿鲜明而坚决的态度,既出乎华雯娜的意料之外,也在华雯娜的意料之中。

    华总裁交代给华雯娜的另一项任务就是在项目建设中全面、认真地考察、近距离地观察郑少卿这个人。

    在华总裁看来,郑少卿的确是可塑之才,更是可用之材,将来完全可以担当大任。

    项目建设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华总裁甚至有一个想法,新星光建设完毕投入运营之后,将完全交给郑少卿负责独立运营和管理。

    集团公司方面虽然人才济济,但像郑少卿这样德才兼备堪称帅才的人才毕竟也是凤毛麟角。

    必要的时候,华总裁打算将郑少卿推至集团公司重要的领导岗位上来,这也是为了集团公司的日后的整体发展。

    华总裁有理由相信,人品是第一位的,郑少卿的人品人格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集团公司的未来发展毕竟还是要靠年轻有位的栋梁之才来掌控管理。

    郑少卿已经被华总裁作为了未来的集团公司的接班人加以重点培植。

    深圳皇家地产集团是华总裁从小作坊式的家庭企业一手做大培强的,企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是相当的不容易的。

    华总裁的豁达和宽阔的眼界,并没有把自己亲手缔造的企业完全地当作自己一个人的财富。

    她把集团公司看成了是大家共同的事业,发展企业的核心目的说到底是为了奉献社会,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这,就是一个企业家的博大的胸怀。

    华总裁年近66岁了。

    在她刚进入花甲之年的时候,就在考虑她的继任者问题,六年过去了,她没有找到一个令她放心、满意的人选,为此,她也曾多次有些黯然神伤。

    星光融入深圳皇家地产集团这个更大的发展平台之后,数次的接触,使她蓦然眼前一亮,感觉到深圳皇家地产集团将来的发展必定会长盛不衰。

    这是因为,从郑少卿的身上,她看到了一种超然的品质和潜质,这正是多年来她苦苦寻觅的。

    华总裁不是没有自己的子女,两个子女都在海外,也都有着自己的事业。

    对于金钱,华总裁已经看得很淡很淡。

    她已经不需要很多很多的钱。钱对于她而言,只是一碗粥,一盘菜,裹腹而已。对于奢华的享受,华总裁是不屑于顾的。

    企业发展到今天,一路向好。华总裁对社会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到了晚年,华总裁之所以热衷于发展轮胎事业,就是她看到我们的民族轮胎工业同西方国家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她就决心在这一领域进行大胆的尝试。

    她努力的目标是成功,她需求的却是叩开成功之门的人才。

    历史将会做出明证,她选择了郑少卿不会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