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戏影义 » 第三十章老妇人

第三十章老妇人

    江湖悠悠路长远,来到福州,杨忆君可就比梁荣熟多了。

    “对了,荣哥哥,你来福州干什么?”

    梁荣答道:“调查一些事情!”

    杨忆君又问道:“调查什么事情?”

    “关于爹娘生死的大事,君儿你从小就在福州吗?你知不知道梁家。”

    杨忆君说道:“知道啊,以前梁伯父还把我许配给他家公子了,不过我没答应,但是孙雅婷答应了。”

    梁荣脑中浮现出一些凌乱的记忆,杨忆君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梁荣说道:“那你知不知道梁家是怎么被灭的吗?”

    “好像是得罪了什么人,我爹肯定知道。”

    梁荣突然说道:“好,我们就去你家!”

    杨忆君都懵了,赶忙说道:“我现在不方便回去,要等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先去梁家老宅看看,荣哥哥你和梁家是什么关系?”

    “应该是亲子关系。”

    杨忆君一惊,小心翼翼的问道:“荣哥哥,你不会是小诗浩吧!”

    梁荣想了想:“小诗浩!”

    突然脑袋一阵头疼,一段记忆涌上心头。

    “荣儿要记住,你姓梁名荣,字诗浩。”

    记忆中,有两个与自己年龄相差不大的女孩,其中一个叫自己小诗浩,另外一个叫自己荣哥哥。

    虽然想起来了一些,但那时候年龄还是太小,根本就记不住太多东西,记忆都是模糊的。

    杨忆君看了看梁荣:“没想到啊,缘分啊,当年事发之后,我和爹爹还去找过你们了,只可惜伯父伯母都死了,我还以为你也死了。”

    梁荣看了看杨忆君,说道:“君儿,这就叫有缘的人,就算闭着眼睛都不会错过。”

    杨忆君心似如烈火,没想到这小子,小时候脏兮兮的,还有点傻,长大后,好像的确还是有点傻傻的,只能说长帅了不少。

    梁荣说道:“事不宜迟,我们去大宅看看。”

    “好的,荣哥哥。”

    此时的三江岸上,一间小屋内,铁漠罕望了望手中的笛子,不禁吹响了起来。

    唔唔唔…唔唔唔…

    声音十分激仰,铁漠罕也跟着哼唱了起来。

    风已去兮,义义相聚。

    大道争锋又何惧?故土数年不曾续。

    唱着唱着,一道声音接了上来:“王师北定中原日,把酒言欢唱盛世。”

    铁漠罕一脸诧异,看向唱歌之人,神色微变,但他却没停下笛声,两人你一言,我一句。

    一曲忧愁断,铁漠罕到了下去,那道身影慢慢走到铁漠罕身前,拿走了笛子。

    三江边上没了船夫,多了一尊墓碑,上面刻着南宋血盟社社长铁漠罕之墓。

    而梁荣也跟着杨忆君来到了古宅,杨忆君也只是有些记忆,好像就是这。

    梁荣抬头,牌匾上仍然刻着一个大大的梁字,依旧很气派,根本不像没人住的样子。

    梁荣和杨忆君壮着胆子,上去敲了敲门,过了许久都没有人来开门。

    杨忆君说道:“荣哥哥,这地方会不会没有人住?”

    梁荣还是那句话:“君儿,你看看外面干净吗?”

    “干净!”

    “对!干净就说明有人住。”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就有一个老妇人打开了门。

    老妇人满头白发,像是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但言行举止间,又带有一丝贵人之气。

    “两位找谁啊?”

    杨忆君见梁荣不说话,而是死死的盯着老妇人,老妇人也看向了梁荣,问道:“这位小兄弟,是不是在哪见过?”

    见梁荣不回答,杨忆君赶忙叫了叫他,梁荣急忙说道:“在下梁荣,字诗浩。”

    老妇人看了看梁荣,说道:“你姓什么?”

    “姓梁名荣,字诗浩。”

    “你是荣儿?”

    梁荣看了看老妇人,说道:“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

    “我是你娘啊!”

    梁荣不可置信的问道:“你说什么?”

    “你是我娘,可是她不是已经死了吗?”

    老妇人来不及细说:“先进屋!”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传来:“周伯母是谁呀?”

    “雅晴,你快过来,梁荣回来了。”

    没一会儿,一个女子走了出来,她穿着华丽,长得眉清木秀,身材苗条,看见梁荣的那一刻,孙雅晴发自内心的笑了笑。

    老妇人赶忙介绍:“荣儿,这是雅晴,你俩小时候玩得可好了,这些年多亏了雅晴,要不然你就见不到娘了。”

    孙雅晴开口就是荣哥哥,杨忆君在一旁听得有点吃醋的模样,这时老妇人也注意到了杨忆君:“这位是?”

    杨忆君笑道:“伯母,我是杨忆君啊!”

    老妇人念了念杨忆君,神色发生了些许变化:“原来是忆君啊,你娘亲还好吗?”

    梁荣赶忙岔开话题,说道:“娘,我们先进去吧!”

    老妇人拉着杨忆君和孙雅晴的手走进了屋里里面,梁荣紧跟其后,进到屋里。

    梁荣还没来得及喝口茶,就问道:“娘,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妇人回忆道:“福州海岸,船支最多者,先者是梁家,后者孙,再者便是杨家了。”

    元帝一统天下后,自然是想将战船控制在自己手中,你爹不甘如此,将我们三家聚集在一起,商讨一番对策。

    三家家主,最终决定不交船,可是自古民不跟官斗,更何况是跟皇帝斗。

    一天夜里,连江城内,灯火通明,直至过了宵禁的时间,只有你父亲梁兴易的书房中,传出微弱的烛光。

    “今年的生意,仿佛没有了往日的光辉,不知是因战乱,还是无心经商,大家也都不愿再为大宋卖命!”一个四十多的红袍男子叹息道,此人正是梁荣的父亲梁兴易。

    他快速的拆开一封信,妄图找出一封劝他不交船的信,但是没有一封信能阻上他的速度,突然梁兴易望着信封,愣了许久,才缓缓说道:

    论今之故势,莫非北元,夺我河山,杀我百姓,此仇不共戴天!

    然今时不同住日,大宋终究是灭亡了,元廷想收走船只,简直是痴心妄想,正如文相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得出照汗青。

    “文相啊!文相,如若我没猜错的话,你肯定和我一样迷茫吧,罢、罢、罢,还是早些歇息吧!”

    梁兴易出了书房,看见门口熟醒的侍卫,用手推了推,笑道:“今日天凉,早些休息吧。”

    谁知用手一推,侍卫竟径直的倒了下去,早已没了气息。

    梁兴易一惊,赶忙朝妻儿的房间奔去,见俩人无事,赶忙叫醒自己的妻子周玉案,让其抱起孩子跟自己走,并顺手取下墙上的配剑。

    周玉案本是福州总督周末黄的女儿,后于航海结识梁兴易,二人意结良缘,诞下一子取名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