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钓鱼佬德鲁伊在异界 » 二二七 异形隔离

二二七 异形隔离

    历史是靠智者和蠢货推进的,中庸者只负责随波逐流。

    行者罗博亲眼见证了一名穿着笨重宇航服的人类凯恩,滑了一跤后,身体没事,但智商摔下线了,用手去触碰抱脸虫的卵。

    很久都没有吐槽的他,都忍不住腹诽:“但凡读过小学,就不至于这么蠢,你以为你的手是什么?超级探测器?”

    别说罗博这时没有能力拯救,就算有,也会选择尊重对方的命运。

    不过在这人被抱脸虫寄生而昏迷后,其同伴赶来搭救之前,罗博利用抱脸虫钻出的孔洞,释放了一只蚯蚓般细小的触手,并送上祝福:“亚楠人民祝福你成为一坨翔!”《血源诅咒最终结局之一,就是主角蜕变成外神,看起来就像一条恶心黏腻的肉质白萝卜

    这跟火柴棍般纤细的触手,名为生命观察者,同时也可成为专用坐标。

    罗博给它下达的指令,就是完成观察的同时,保证生存。

    就这样,{异形1}的故事正常展开,除了全程都有个只看不哔哔,更不会下场的观察者,没有任何不同。

    不过{异形2}就不会有了。因为该续作,同样发生在lv426小行星,只不过是2179年,距离现在过去了57年之久。

    行者罗博来到lv426,可以说是典型的老鼠掉进米缸,除了被穿越凯恩带走的那只异形之种,余下的异形卵全都成为了他的粮食。

    众所周知,章鱼是种很聪明的生物,它甚至会螺旋拧动瓶盖,从而吃掉瓶子里的小鱼。

    行者罗博就从尖头乌贼变化为这等‘海洋开罐器",他像是用金刚钻在瓷器上打洞般,在异形卵的底部开洞。

    具体就仿佛操控激光刀,超高温瓦解物质结构,改变其性质,连振动都无。

    然后就是吸掉蛋清般的物质。

    失去了类羊水胎盘的环境后,抱脸虫会苏醒,但在之前,它就已经中毒,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连同椰肉般的卵内层,被加热成熟食,最后被吃掉。

    煲仔饭,砂锅炖菜,随便怎么称呼,总之烹饪形式差不多,就是利用异形卵堪比铁石的外壳,来个石板烧。

    至于燃料,这颗直径大约1200公里的行星卫星,大气成分主要是氮气、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和乙烷。

    乙烷就是不错的燃料。

    而燃烧所需的氧,是可以提取和制备的。

    行者罗博以异形卵为食,对工程师一族的马蹄飞船展开解构,同时也更深入的勘测这颗星球的资源。

    技术解构,是在超凡环境下进行的。

    具体可以理解在微型神国的内部空间中,以超凡力,查阅信息。

    比如最先开始的是材料。

    不需要各种先进的仪器,或者说,所有起到仪器功能的部分,都是通过非物质的超凡模式替代的。

    就像是神奇的鉴定术,只要有对应被鉴定物的施法级别,那么就能获得详细资料。

    当然,这种资料是超凡侧的,未必能转化成科技侧的技术,而想要将之成功复制,也需要超凡手段。

    若只是这样,那么罗博将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

    毕竟在异形世界,他手头上的超凡力,是用一点少一点,基本得不到补充。

    用来打造一个封闭式的微神国,对材质进行超凡鉴定,这个消耗不大,可要是在现实中大搞基建以及制造,不好意思,九牛一毛差了九牛,只有一毛,项目根本没法落地。

    总算行者罗博有本魂可依靠,而本魂又有旺仔这个专业顾问可咨询。本魂在第一次通过钓饵传送人格升级补丁信息时,就有一部分种田技术。

    简单的说,就是《从零开始打造星际争霸

    为什么选择‘星际争霸"作为体系概念?

    首先星际争霸是科学+玄学,幽能的存在,乃至萨尔那加,神之长子婆托斯星灵,都或多或少的越过了科学的边界。

    这从某种角度看,未尝不是件好事。

    高情商说法:人家这是为适应多元宇宙在埋伏笔。

    低情商说法:科技的尽头是神棍,想象力不够,科幻就不硬核,就开始胡编乱造,不像《三体中的‘水滴"、质子锁那般有哔格……

    其次,《星际争霸的设定是26世纪。

    五百年后的科技,以地球现代科技发展陷入越来越缓慢的迟滞期的态势为依托,是勉强可以畅想一下的。

    就像二十一世纪初某东方大国的那个梗,阿美利加人负责幻想,我们负责实现。

    畅想的价值,在于逻辑,它不是空想,而是有一定现实依托的。

    比如核聚变、冷聚变、聚变微型化,这些技术都是有影的,只不过材料学,以及技术本身的难关,卡着相关研究尚未突破。

    而罗博,或者说神灵,可以尝试用法则扭曲现实,绕过技术难关。

    另外,像地嗪、凯琳达水晶这类物质,又是很具超凡特色的东东。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星际争霸的宇宙,科技和超凡是能和谐共存的。

    对罗博而言,现实中有没有{星际争霸}的宇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这个概念,且他愿意去信。

    将相关的概念厘清,越详细,越完善,越好。

    就像他构建的心宇宙。

    心宇宙中有什么?

    想象中有什么,心宇宙就可以有什么。

    现实宇宙中有什么,心宇宙中就能有什么。

    但现实中的一样物质,它的最底层信息到最高层信息,全部被收录,包括动态的、变化信息,那么,心宇宙与现实宇宙的差异,还剩多少了呢?

    不剩多少了,甚至可以说,不考虑未知未解、玄而又玄的部分,差的只剩海量的能量。

    能量和物质是可以转换的,而按照宇宙大爆炸学说,宇宙从诞生那一刻开始,就呈现熵增并最终走向热寂的整体趋势。

    说的再直白点,就像一颗超级礼弹,爆炸后,小的颗粒又不断的炸,炸到都完成化学反应,燃烧殆尽,就结束了。

    从这个角度分析,其实宇宙从始至终的流程,跟灵魂差不多,能量,信息,算法。

    算法是纲领,信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