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证道诸天从射雕开始 » 第四十七章 王不见王

第四十七章 王不见王

    桃花岛,竹林精舍

    此时的方浩,正在自己屋内收拾行李,准备重返中原,了结与裘千仞之间的因果。

    就在这时,黄蓉蹦蹦跳跳走了进来,看见这一幕,少女小嘴一撅,坐在方浩的床上道:“浩哥哥,你又要出岛了吗?”

    “出去办点事情。”方浩说道。

    “这一次又要走多久啊?”黄蓉接着问道。

    “短则三月,长则半年,一定回来。”方浩说着,摸了摸黄蓉的小脑袋道:“这次外出,我多给你带几件礼物回来。”

    黄蓉却把小脑袋一扭道:“你摸乱我头发了,浩哥哥,蓉儿已经不是小姑娘了!”

    方浩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黄蓉,豆蔻年华的少女,白玉般的脸上透出珊瑚之色,娇如春花,丽若朝霞,倾城之姿,已经显出端倪。

    “是啊,蓉儿已经是大姑娘了!”方浩忍不住道。

    一种莫名的情愫,在两人身边萦绕,方浩一时间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青梅绕竹马,两小无嫌猜。

    这便是他与黄蓉之间的真实写照,但可能也是两人之间太熟悉了,方浩从未想过男女之事。

    不曾想,一晃眼,黄蓉已经长成一个大姑娘了。

    黄蓉似乎也察觉到了两人之间的氛围有些微妙,小脸一红道:“浩哥哥,那老牛鼻子的事,我也听娘亲说了,当年娘亲是凭自己的本事,记下的《九阴真经》,他却让我桃花岛的人还回去,天下间哪有这样的道理!”

    雁荡山上发生的旧事,方浩也是亲历者,虽说黄药师夫妇的手段,上不得台面,但原本的《九阴真经》,的确是周伯通自己撕毁的。

    于是方浩问道:“那周伯通人呢?被师父打发走了么?”

    “没有,爹爹也不知怎么想的,把他困在了桃花岛的大阵里了。”黄蓉说道。

    方浩听罢,笑着道:“师父是怎么想的,我家蓉儿这么聪明,一定猜到了吧?”

    “你是说……”黄蓉眼前一亮道:“爹爹想要老牛鼻子上册的《九阴真经》?”

    方浩点点头道:“《九阴真经》,毕竟是天下武学总纲啊!”

    根据方浩对自家师父的了解,即便黄药师得了《九阴真经》的上册,恐怕也不会看,而是会将其与自己逆推出的九阴真经内功相对比,以相互印证。

    黄药师太自负,也太固执了。但方浩也相信,黄药师的天赋才情,绝不在当年的黄裳之下。

    当年黄裳能在《万寿道藏》中悟出《九阴真经》,黄药师有“易经锻骨章”和部分《九阴真经》的总纲作为参考,早晚也必有所成。

    天下五绝,都是一代宗师,即便对《九阴真经》这本天下武学总纲,也只是吸收借鉴,化为己用。

    如欧阳锋那般对《九阴真经》执念如此之深的,并非主流。

    方浩已经练成了威力堪比《九阴真经》的九阳神功,因此对《九阴真经》上册的内功,也没有原先那么渴求了。

    “浩哥哥,要是我能从老牛鼻子那里,要来《九阴真经》上册,爹爹是不是就不会总是闭关啦?”黄蓉突发奇想道。

    自得到《九阴真经》以后,黄药师隔三差五就会闭关参悟,最长的一次,更是闭关长达半年之久,大家也都习惯了。

    不过黄蓉显然是十分不爽的,她希望,爹爹能有更多的时间能陪伴她和娘亲。

    “也许吧!”方浩也不敢打包票。

    他对黄药师的脾气太了解了,这老头看似清高,骨子里却是狂傲。

    原著的时间线里因为冯蘅早死,才会变得心灰意冷。

    如今的时间线里,因为方浩的存在,妻子温婉,女儿可爱,徒弟敬重,黄老邪的日子过得不要太好。

    故而那孤傲自负的脾气,愈演愈烈。用方浩的话讲,就是变得越来越“邪”了,一旦下定决心要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看着黄蓉跃跃欲试的表情,方浩提醒道:“周伯通虽说是顽童心性,但赤子之心,其实最能辨识人心善恶,和他交流,别耍小聪明就行。”

    “知道啦!”黄蓉说道:“浩哥哥,我送你一程吧!”

    方浩也不是第一次离开桃花岛了,这次他只是跟冯蘅道了个别,就匆匆而去。

    自始至终,都没有看到刚出关不久的黄药师。

    直至方浩走后,黄药师才从房间里冒了出来。

    冯蘅有些哭笑不得道:“你们师徒两这是怎么了?这么些年,总是避着不见面,浩儿如此,你也是如此。”

    “阿蘅,你不懂的。”黄药师沉声说道。

    “我有什么不懂的。”冯蘅瞥了丈夫一眼道:“你不就是怕有朝一日,会被浩儿超过去么?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乃世间至理,何必为难自己呢?”

    “我黄药师一生,不弱于人!”黄药师几乎下意识的回应道。

    不得不说,这些年来,黄药师在有意无意之间,一直在和方浩在暗中较劲。

    虽说自从得到了《九阴真经》以后,黄药师的功力又有精进。

    但相比方浩,那点进步就有些不够看了。

    方浩在武道上的天赋,令人惊叹。一日练气,十岁即成一流高手。

    十六岁时行走江湖,回来后武功更进一步,直指一流巅峰。

    铁掌功在方浩手中,不下于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隐约间给了黄药师不少压力。

    诚如冯蘅所说,师父被弟子超越,既是自然规律,也是早晚的事,本该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但这件事放在黄药师身上,就是不行,黄老邪在潜意识里,是不服气的。

    但就在刚才,他亲眼目睹了方浩与周伯通之间的一番交手以后,彻底发现自己这个徒弟,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成长为五绝级数的高手了。

    一种欣慰中夹杂了不安的复杂心绪,油然而生。

    方浩也是早早就发现了一些苗头,很多事情两人都是通过冯蘅进行交流的。

    王不见王!

    这就是如今师徒两人的相处之道。

    “你呀!就是太自负!”冯蘅以手扶额道:“怪不得江湖上的人都叫你一声黄老邪,你的个性,就是太邪了!”

    黄药师不说话了,既然要不来周伯通手上的《九阴真经》上册,他准备继续闭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