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东渡寻仙 » 0013.至少要十年

0013.至少要十年

    朝堂上,秦始皇与徐福,李斯等重臣商讨再次东渡的话题。

    徐福提要求,李斯作为仙秦帝国的大管家,根据帝国人力财力和物资储备来回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龙舟楼船,”徐福说话,“至少要五艘,还有一定数量的配套飞舟。”

    “嗯,”李斯思考了一下百工院的实力,“造船工期至少要五年。”

    “随船人员,至少要有一千人数的童男童女,一千人数的农夫工匠纺织铸造百工,一千人数的守护战甲。”

    “这件事情好办,布告全国招聘选拔,有半年时期也就差不多了。”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东渡老海,未知归期,随从三千人员至少要储备三年的粮食,果蔬和肉食。”

    “这件事情比较难办,老秦国的谷粮米仓已经到了十仓九空的地步了。”李斯挠头了,

    “如今仙秦帝国初建,平定六国战乱刚停,民不聊生,百废待兴,且又南征北战军粮供应紧张,不可能一次征收齐东渡三年所需的粮草。

    给我五到八年,或许能够免强省出足够数量的粮食。”

    “我要的是足够充足的粮草,而不是免强够吃啊。”徐福摇头,“在茫茫大海上,可不好找食吃。其他需要准备的材料都是小事,可以很快就能解决。”

    最后,秦始皇问李斯,“按照徐福的要求,所有的这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再次东渡需要准备多长时间?”

    “十年,至少要十年。”

    “时间太长了。让我再考虑考虑,皇宫支出能省则省,先准备着点吧。”

    朝堂之上,秦始皇与众臣商讨东渡海国通商事宜,很快传向各郡县。

    帝国世家有支持的东渡寻仙的,都在积极打探消息并参与准备出海物资,想要分一杯海鲜羹。

    也有反对的世家,四处传遥想打破东渡寻仙的计划。

    舆论主场集中在在帝都咸阳城,大家伙儿都在等待秦始皇回宫再看热闹。

    “正哥,我有事要出趟远门。”徐福向秦始皇请了假,打算去救命恩人家里拜访酬谢一番,再去一趟江南送范书生的遗物回老家。

    “你先等等,我带你去看样东西。”秦始皇悄悄的带徐福去了御医馆,“这才是最要紧的事。”

    “什么事搞的这么神秘啊?”徐福笑着问,“感情这十万火急的事情还没有说啊。”

    “嘿嘿,先保密。”

    两个人来到了御医馆的后院偏房,门口有内卫守护着。小房间里有一个御医正在里面专注捣鼓药材,秦始皇进来了他也没有动静。

    “他叫韩终,是御医馆的药膳师。”秦始皇介绍他给徐福认识,“他最近也学炼丹了,你帮忙鉴定一下。”

    当徐福亲自打开锦盒,看到的是三粒丹药丸,闻到了是熟悉的味道,这是残次品级别的“血脉觉醒丹”,也就是之前秦始皇命名的“龙血霸道丹”。

    “怎么样?”秦始皇问徐福,“跟你之前炼的仙丹有什么不同?”

    “不怎么样。你哪来的丹方?”徐福转头询问韩终,他怀疑遇到了仙界来客。

    不过,徐福明显感觉韩终不是修仙者,因为他没有修仙者的气息。

    “药渣,”韩终很诚实,如实告知徐福,“我是从你炼丹的药渣里寻找到了灵感,耗费了我一番心血浪费了三十三炉药材才炼出三颗同品质的仙丹。”

    “牛,”徐福点了点头,诚心诚意的点赞韩终,“仙丹有点模样,说明你已经摸到丹道大门了。好好努力,我看好你。”

    “谢谢!”

    徐福没有纠结韩终偷师学艺,韩终只是一个单纯的、专注于钻研医药的御医。

    既然韩终没有心机,徐福乐的助人为乐,于是拿了一卷丹方药册给他,“这是我的一份炼丹师心得,你仔细阅读体会,或许对你有所帮助。且记,不可外传。”

    “需要拜师吗?”

    “拜师就算了吧,你这么老,给我磕头也不合适,就当是医药同行切磋技艺吧。”

    “多谢多谢。”韩终捧着竹册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不再理会秦始皇与徐福,独自蹲墙角去品读了。

    走出了小院子,秦始皇询问徐福,“怎么样?”

    “韩终年龄大了,或许炼丹开窍了也能入丹道修仙。怎么,龙血霸道丹试吃了。”

    “还没有呢,至少要等你回来了看着我,再吃也不迟。”

    “万事如意,讲究机缘。”

    “你先去忙吧,等你这次出门回来以后再说吧。”秦始皇还是有点不放心徐福炼的仙丹,他要等徐福度过了三个月的服丹见效期,等到仙丹见到霸道效果了再吃也不迟。

    “还有,你觉的韩终所炼的仿品仙丹药效怎么样?”

    “可以试吃,药不死人的。”

    就算是在仙界里,炼丹师所炼的每一种新品丹药,也都有试吃的过程。

    “好吧。”

    “我走啦。”

    徐福回到家里,看到空荡荡的方士之家,石生已经转了好几遍了。

    “三哥,你家院子真大呀。”

    “正院房间也多,你随便挑一个吧。”

    因为徐福一直在奔波,除了赵高帮忙招了几个看家护院的家丁,一切准备都在筹划中。

    休息一天,既然方士之家暂时还没有什么值的留恋的,徐福决定带着石生继续走陆路南下江南。

    路过东海郡沿海地带,徐福还要去感谢救命恩人呢。救命恩人家住在东海郡靠海边的一个小渔村里。徐福不认识路,提前找了一名向导带路。

    临出门先梳装打扮一下,着装也要穿的正式一点,给人一种尊重的态度。

    骑着高头大马,

    身穿仙秦战甲。

    前面石生牵马,

    后面家丁搬家。

    最搞笑的是徐福,他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肩膀上扛着一条长板凳,身后跟随着六名家丁分别扛着米粮和鸡鸭鱼肉。

    来到了小渔村的路口,遇到了赶海回来的渔民。

    向导跟渔民打听老渔夫家。

    “渔歌子,渔歌子,是去你家的嘞。”

    “是啊是啊,你看看这架势,挑着礼盒呢,渔歌子,是去你家提亲的吧?”

    “谁啊?”走在几个说话的渔民前面的女子转头一看,不认识啊,“不许瞎说。”

    渔歌子不认识徐福,但是她认识徐福肩膀上扛的长凳子。这是自家渔船上的物件,知道是谁了,她又多看了一眼徐福。

    此时的徐福身穿锦衣战甲骑着高头大马,更显的威武帅气。徐福听了渔民们的议论,知道前面的女子是救命恩人的家人。

    马上马下的两个人就在这一刹那之间对视了一下,目光呆滞走神了,瞬间又都移动走了。

    渔歌子的小脸刷的一下红了。

    “一见钟情啊!”天上的月佬正观察的仔细,“没错,要的就是这个感觉。就你了!”

    月佬赶紧给渔歌子系上红线,打了死扣,拍拍巴掌,“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