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冀州开局,杀穿三国 » 083 最后的安排

083 最后的安排

    如今的形势,荀谌辛评已经铁了心的要动手了,要以武力压制着韩靖出让冀州。

    韩靖等人也早就已经打算好了,力劝韩馥不成,就强行反抗。

    所有的计划,都在指向韩馥生日宴会的那一天。那也是最后的机会,更是唯一的机会。

    就剩下一个韩馥,静静地坐等周昂三兄弟打垮袁术的消息传来,好让儿子心服口服。

    最后这一天,李历和闵纯耿武几人也聚在一起商议着。

    闵纯拍着桌子说道:“冀州带甲十万,钱粮可支数年之用,此乃霸业之资也!使君竟然要拱手让人,还不听劝,这可如何是好?”

    耿武一脸严肃地起身说道:“我们五个人都是使君之前最信任的人。咱们五个一起去劝谏,如果不成,那就以死明志!”

    闵纯叹着气说道:“你也说了,是以前最信任。现在有了荀谌辛评二人之后,他可曾再听过你一句忠言?以死明志,也要能够见到使君再说啊!”

    荀谌辛评已经控制了州府了,没有他们二人的首肯,防卫士卒是绝对不会放他们进去求见的。

    闵纯无奈地说道:“我们都是冀州高层,长史、治中、别驾、兵曹、贼曹。但是却只能在州府侧门里面的小院子办公,要面见使君还要请荀谌辛评通融。”

    “这算什么事儿啊?!”

    赵孚摇头说道:“荀谌辛评二人说冀州无精兵良将,无谋臣能吏,使君父子才能也远远比不上袁绍。可是咱们都知道,冀州有人才,就是使君不愿意使用。”

    “使君相信颍川老乡,咱们也是颍川老乡啊?为何只信荀谌辛评?”

    闵纯说道:“无非荀谌辛评是海内名士,我等出身卑微而已。但我等一片赤诚,将来如果真的事不可为,我拼着死也要做点儿事情,好让使君能够看穿袁绍的卑鄙用心!”

    李历这个时候说话了。

    “各位,使君被那荀谌辛评给蛊惑,已经难以醒悟了。但是袁绍吞并冀州之心,事到如今也是昭然若揭。”

    “我等不管是以死进谏,还是将来冒险跟袁绍对着干,也未必能够让使君回心转意。”

    “不如……”

    闵纯大声说道:“李季子,我反正是不会投靠别的主子的!”

    李历笑道:“不是让各位改换门庭,只是让各位好好想一想,既然要报效使君,那么把这一片赤诚报效在公子身上,是不是也算事?”

    耿武闻言皱起了眉头:“季子兄,据我所知,公子在河内郡连贼寇杨丑都无法解决,还整天外出游猎、不理政务。”

    “此等少年心性,我等若是去找公子谈论这事儿,公子是会相信我们,还是会相信使君?”

    “父子之情,在不谙世事的人眼里,可远比咱们要更加值得信任啊!”

    李历笑道:“各位,你们之前都跟随使君去了酸枣前线,回来之后公子就又马上去了河内郡上任。”

    “有许多事情,你们没有我这种亲身经历。其实就算是我,也是事后才慢慢想明白了的,只是知道今天我才敢说出来我自己的猜测!”

    “什么猜测?”闵纯、耿武、赵孚、程涣都凑了过来。

    李历说道:“公子并非爱好游猎、不谙世事的少年心性。反而……他应该一直都在为冀州而做着一些事情!”

    “比如陶升去黑山,比如破青州黄巾之后处理田楷和蒋奇的矛盾……”

    李历把自己发现的疑点给详细说了出来。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李历作为当时冀州留守的最高行政长官,自己又不是个笨人,也是能够及时发现一点儿蛛丝马迹的。

    李历最后说道:“各位,公子在城外时就已经对使君和袁绍私相授受冀州之事有反对了。”

    “我们虽然不能知晓使君和公子密谈的详情,但是我觉得公子绝不会同意出让冀州的。公子更不可能是那种整天游猎、不理事务的纨绔子弟!”

    “我之前不说这些,只是怕影响使君父子感情。凡是现在冀州危在旦夕,已经不能再继续隐瞒我这些猜测了!”

    闵纯沉思着说道:“你说的毕竟都是你的猜测。公子是否是英明之人,咱们可都没有凭据!”

    李历说道:“公子曾经对我说过的削弱察举制度,广开科举,让寒门士子和世家子弟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争,又如何呢?”

    “各位,冀州危在旦夕,公子有可能就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我宁愿相信公子是一个隐忍的明白人!”

    闵纯等人久久没有回复。

    他们也都是寒门出身,在出仕的早期也都被世家大族给打压的极为艰辛。韩靖的广开科举、抛弃察举制的设想,让他们都有一种天然的拥护态度。

    李历说道:“若使君真的一意孤行要献冀州,咱们就拥立公子为冀州之主!”

    “公子是使君唯一的血脉,报效公子,跟报效使君有何区别?!”

    “公子也姓韩!”

    闵纯等人都重重地点下了头。

    州府里面,荀谌和辛评也都坐在了一起,做着最后的布置。

    “让手下信得过的人拿着我们俩签署的公文,赶紧偷偷去修县,告诉韩将军,要他今晚生日宴结束之前,一定要开赴到邺城下。”

    “州府这些人多有当初张郃做司马时候的部下,让这些人跟城门守军换防。”

    “让吕威璜和眭元进二人拣选与韩靖手下没有乡谊的人,作为进攻的主力。”

    辛评一一记了下来,然后说道:“友若兄,韩靖手下的籍贯已经统计出来了。基本都是家在河内,也有青州来的。只有他身边赵云、朱灵几人和一些亲卫是冀州本地人。”

    “其中赵云据说是常山国人,朱灵是清河国人!那几个亲卫也都是这两地的人!”

    荀谌说道:“那在进攻的时候,就完全不用这两地的人了。这个姓赵的和姓朱的,能做韩靖小儿的亲随护卫,能力如何?”

    辛评说道:“我问过了,赵云他兄长在常山国倒是有一些吟诗作赋的小名气。赵云本人喜欢舞刀弄枪,却没听说有什么出色的战绩。”

    “朱灵据说是清河国的双璧之一,鄃县对抗青州黄巾的时候,倒是有点儿功劳。但是当时韩靖在鄃县可是一连打了十多天才击溃了管亥的人。”

    荀谌冷笑道:“我听蒋将军说过,张饶素称黄巾悍将,但是部下却不堪一击。朱灵他们打个饥寒交迫的黄巾贼都要十多天,足见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