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冀州开局,杀穿三国 » 092 愿做向导

092 愿做向导

    崔铄的人需要跑的路最远,所以在收拾停当之后,就立即出发。

    先往北,再往西,最后再折向南边。

    如果邺城的事情能够顺利,那么也无非是跑点儿冤枉路。但是如果邺城之事失败,真要开战的话,崔铄绕这样子的一个大圈,就能够在韩猛严敬与敌人僵持不下的时候,成为破局的一个关键点。

    崔铄一边行军,一边在心里不断地默默祈祷:“老天有眼,只希望荀谌辛评他们受点儿阻碍,好让我这一次立下奇功,以后能在袁公面前独当一面、地位超越颜良文丑和逢纪郭图等人!”

    这是他美好的愿望,但是崔铄坚决不会公开说出来。

    因为这四个人如果知道了,捏死他就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崔铄一路行军,天色开始暗下来的时候,已经走到了河间国的中水县境内。

    部下前来请示:“将军,如今天色黯淡,是否先停下扎营休息?”

    崔铄抬头看了看天色,否定了这个提议。

    “看天色,明天一早就会有大雾,恐怕还是那种丈外就看不见东西的浓雾。”

    “今晚咱们抓紧时间赶路,明天一早反而可以休息。到时候就等到大雾消散再走!”

    手下有点儿为难:“将军,兄弟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天色黑下来之后,可是很容易迷路的。”

    崔铄问道:“就不能找几个向导吗?这附近有没有愿意支持袁公大业的人?袁公的名望如此宏大,肯定有人愿意投靠的!”

    虽然说为了邺城之事的顺利,荀谌辛评已经把冀州各地那些明确表示要死心塌地追随袁绍的家主、豪杰们都找借口调去了邺城,但是总不会连一个可用之人都不留下吧?

    崔铄催促手下:“去多派几个人手,把范围尽量扩大一点儿,南边的安平也可以掠着边界去看看。看能不能找到向导!”

    但是没多久,手下就哭丧着脸过来汇报:“将军,百姓们都不愿意当向导。说是天黑之后,容易迷路。”

    “也有人说若是冀州官军,自然认识道路。若不是冀州官军,他们也不敢带路!”

    崔铄抬头看看天,又四周打量。

    “先走着再说!总不能今晚停留一夜,明天再被大雾阻挡半天,那样延误了军机,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手下也很气愤:“不是说韩馥政令荒悖,百姓们都满腹怨言吗?怎么我们去找向导,百姓们都夸韩靖?”

    “这韩靖小儿到底给他们吃了什么迷药?!”

    崔铄刚想说话,就看到左边有人匆匆跑过来。

    “将军,来了一个年轻人,说愿意主动给我们做向导。”

    “有这好事儿?”崔铄反而有点儿感觉不可思议了。

    不是说附近百姓喜欢韩靖,不愿意出来做向导吗?

    “带过来我看看!”

    很快,几个士卒带过来了一个年轻人。二十岁左右,长得容貌轩昂、风姿隽爽。

    此时天色刚刚黑下来,崔铄凑着火把仔细看了看,突然说道:“我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咱们之前在哪儿见过吗?”

    年轻人拱手说道:“家父曾经在朝中先后担任司徒、太尉,中平四年十一月因病去职。家兄现任并州西河太守!酸枣会盟,在下代表家兄也参与了!”

    崔铄恍然大悟:“我说怎么看着面熟呢?原来是你啊!”

    当初讨伐董卓会盟,虽然到场的诸侯只有十几个,但是响应的、派代表列席的却是不少。

    比如刘表,比如这个所谓的西河太守。

    单拎出来一个西河太守,崔铄估计也想不起来,因为大汉的太守太多了,去响应讨董的太守也太多了。

    但是说道中平四年被免职的太尉,那可就只有一个,因为这人实在是太有名了。让崔铄一下子就想起来了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来历。

    中平二年,汉灵帝卖官鬻爵,一个三公职位标价一千万。有一个人托了个很硬的关系,愣是半价就做成了生意,五百万买了个司徒。

    后来,这人转任太尉,并在太尉的任上免职。接任太尉职务的,叫做曹嵩,为了太尉的官位花了一亿万。

    这人叫崔烈。

    崔家丢了官位,而曹家冤枉钱花的太多,所以两家的矛盾从这个时候就种下了种子。

    崔家长子坐着西河太守,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二儿子,叫做崔钧,字州平。

    当下崔州平说道:“我近日刚回冀州处理事务,在家乡闲住。刚刚听闻有人到处寻找向导,一问才知道竟然是将军你。”

    “既然是袁公麾下的爱将,某必定不遗余力帮这个大忙!”

    崔铄笑道:“正是如此。袁公和令尊威考公当年在洛阳,那都是交情深厚的朋友。令兄如今是西河太守,我看你一表人才、又出身名门,将来也少不得一个太守的职位。”

    崔州平说道:“那还要靠将军在袁公面前多多美言才行。将军也姓崔,与我安平崔氏正是本家。以后我安平崔氏就是将军的全力支持者!”

    崔铄兴高采烈。

    袁绍的名望最能吸引的就是冀州的名门望族。眼下崔州平出身有了,学识有了,还跟自己是本家。

    这以后如果能得到袁绍的赏识,跟自己一文一武相互搭配,何愁自己不能大权在握、脚踩要颜、文?

    崔州平当下在前面为向导,帮助崔铄赶夜路。

    崔铄不说自己的行军的目的,崔州平也不问,只说一心想要帮袁绍,请崔铄将来不要忘记自己的功劳。

    这么走走停停,快要到天色蒙蒙亮的时候,崔铄感觉到不对劲了。

    “我当初夜观天色,根据经验来说这浓雾最多也就丈余之外看不见人影。但是现在还没到天亮,为何几步之外就开始一片灰蒙蒙的了呢?”

    夜间在野外行军,基本都会提前准备火把。但是现在稍微远一点儿的地方,火光都看不见了。

    近点儿的倒是知道那是火光,但也只是一小团跳跃的光芒,很模糊。

    崔铄问道:“兄弟,这么大的雾气,除非附近多有大湖沼泽。我们是不是走错路了?”

    按照崔铄的预设,只可能有一些河流,而不会有什么大面积的水源。

    崔州平在浓雾中看不见的地方笑道:“没有走错,这里就是大湖沼泽!”

    “我冀州有一个千顷洼,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