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小卒 » 第051章小卒

第051章小卒

    李自成确实当官了。但官不大,就和李珏说的那样,做了杨总兵的亲兵小旗。

    其实,这件事不难猜,杨总兵很欣赏李自成,早就说过让李自成去找他的话。

    再一个就是,李自成这种身量,还有做驿卒的经历,还识字,到了边军这里,妥妥的亲兵小旗。

    “李珏兄弟,杨总兵说了,也让你做亲兵。只是,暂时不能做小旗,怕其他人不服……”

    李珏火了,心说你做小旗就行,我做就有人不服是吧?

    倒不是李珏看上了小旗这个芝麻官,而是李珏觉得杨总兵不给义父面子。

    杨鹤给杨总兵的那封信,李珏看过,上面说让杨总兵妥善安置李珏带来的那些流民,千万不可放他们回陕西。

    还说李珏是他的义子,请杨总兵照顾一二……

    没有给李珏要官,只说是义子,让他照顾一下。

    不给李珏要官,是因为杨鹤还等着李珏回去。请杨总兵照顾一下,估计是杨鹤想让杨总兵给李珏行个方便。

    可不知道杨总兵是怎么理解这封信的,竟然要让李珏当他的亲兵。

    想了想之后,李珏突然看着李自成,说道:“李兄,杨总兵想让我做亲兵的事情,是不是你搞的事。”

    李自成嘿嘿一乐,道:“杨总兵得知你是杨总督的义子以后,本来是想等你到了以后,派人护送你回去。我想了又想,觉得离不开你,就请杨总兵留下你,说是做亲兵,实际是书办……”

    李珏听到这里,心说去你的书办吧,我要去肃宁。

    在李珏的印象中,肃宁城坚炮利,是个苟着的好地方。

    李传勋也告诉他,肃宁出了一个魏公公,就把肃宁修的比京城还要坚固不说,城头上还摆满了大炮。

    肃宁是魏公公的老家,李珏相信魏公公会把老家修的比京城还有坚固,摆在城墙上的大炮,肯定也比京城多。

    “城墙全部包砖……”

    听听吧,就这城墙全部包砖,这大明有哪座城池能比得上。

    李珏觉得这大明太乱了,陕西也已经是无法收拾了,觉得还是回肃宁苟着的好。

    至于义父杨鹤,一个空头总督而已,要钱没钱,要兵没兵,他会死在那里的。

    还是回肃宁好,至少那里没有贼寇,也没有流民,适合自己苟在那里。

    “哦,差点忘了,杨总兵给你的信……”

    李自成拿出一封信,交给了李珏。

    李珏打开后看了看,随后就把信揣在了怀里。

    完了,只能先暂时留在这里了。

    “自成兄,麻烦你回去告诉杨总兵,我愿意做他麾下一小卒……”

    “啊?”

    “啊?”

    “啊?”

    ……

    一听李珏这话,别说是李传勋等人了,就是李自成也惊了。

    做过驿卒的人都知道,做驿卒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消息灵通。

    他们可以从那些使用驿站的达官贵人那里,打听、或者是听到一些消息。

    不做驿卒以后,再想知道什么内部消息,那就很难很难了。

    李珏等人已经不是驿卒了,也就不知道这两个多月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然,这里说的事情,是朝廷大事。

    杨总兵在给李珏的这封信里说,朝廷有很人弹劾杨总督,说他花了很多钱,贼寇却没减少,还有日益增多的趋势。

    而且,还有人说,杨总督养寇自重……

    所以,杨总兵告诉李珏,让他先在他这里暂时避难。因为,有人把绥德发生的事情,告到京城皇帝那里去了。

    “此事密,不可对外人说。”

    这是杨总兵信中最后写的话。

    李珏很想骂人,可又不知道该骂谁。

    他看了看周围的人,好像没有一个找骂的。

    于是,他就看见了阿福。

    阿福正在朝他摇尾巴,嘴里里好像还含着什么东西。

    “阿福,吃的什么?莫非是人骨头吗?”

    阿福摇摇尾巴,把嘴里的东西吐了出来……

    李珏瞅着这个即像老鼠,又像兔子的东西愣了一下,随后就喊道:“獭兔!”

    再看那些流民,此时正在荒地上撅着腚刨土……

    李珏乐了,心说他们一定会活下来。

    杨总兵很给杨鹤这位三边总督面子。

    虽然,杨鹤惨遭弹劾,还有人告黑状,但他还是把李珏带来的这些流民,都分散到各处军田里了。

    边军有地,虽然已经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可不管在谁手里,都需要有人种地。

    对此,李珏十分满意。能救活一个就救活一个,这样,大明就少了一个贼寇,而多了一位赤子。

    李珏则去了杨总兵那里,真正的做了一名小卒。

    杨总兵对李珏很客气,毕竟是三边总督的义子,面子总是有的。

    但李珏拒绝了书办的差事,他的理由是不想让人觉察到他的存在。

    对此,杨总兵很是赞许。

    杨鹤的下场不妙,他的义子在杨总兵这里做书办,传出去对杨总兵不好。

    再说,绥德发生的事情,朝廷有抓捕李珏的说法。

    还是做小卒好啊,不显山不露水,跟藏起来差不多。

    就这样,李珏成了李自成手下的一名小卒。

    李自成是亲兵小旗,手下只管着十个人。

    李珏却带着李传勋、郝摇旗、刘国龙、刘佳良、哼哼和哈哈兄弟,还有李珏和郝摇旗的那些亲兵,都来到他手下,差点让他直接坐上总旗的位置。

    杨总兵知道此事后,根本就不想管,反而还挺高兴的。

    反正李珏带去的那些人,又不用他发俸禄米粮,反而还是他的亲兵,给他出力,他还能说什么呢?

    天下少有的好事啊!

    李珏却很懵逼,觉得自己这是自带米粮给别人卖命。

    所以,李珏就不愿意呆在军营里,而是整天带着他那些人去野地里训练。

    李自成表现的则很尽职,每天忙进忙出的,一刻也闲不住。

    因为,陕西贼寇已经到了甘肃地界。

    得知此事后,李珏便说道:“他们终于还是闹到这里来了。”

    陕西,贼寇已经是越闹越凶,朝廷那道不许贼寇外流到山西、甘肃境内的军令,现在已经挡不住贼寇的脚步了。

    所以,身在甘肃的李珏,觉得自己那位义父,已经快要死在陕西了。

    看着杨鹤送给他的那把佩剑,李珏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