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爷爷是太祖 » 第三十八章 勾心,君臣对饮

第三十八章 勾心,君臣对饮

    朱雄英的异象最终还是没定下来…

    因为朱标说他找不到更华丽的语言了,还是等以后让朱雄英自己想吧…

    其实老朱知道这是自家大儿子的推脱之言,不过也无妨了,该来的跑不了…

    当然,最最主要的是韩国公李善长来了!

    “臣李善长见过陛下,圣躬安…”

    “见过太子殿下…”

    “行了,咱们都是多年的老兄弟了,甭来这套!听了这么些年了,耳朵都他娘的快起茧子了。”

    朱元璋大马金刀的坐在榻上,抬眼看着面前这身形有些佝偻的老人,好像那身大红官服也不能让他显得年轻了。

    “朴国昌,去搬把凳子来,上面铺个软垫。”

    “老臣谢陛下!”

    谨身殿的凳子没几把,除了太子朱标坐的凳子宽大还舒服点儿,其他的都是清一色的圆凳。

    身子好些的坐着倒没什么,这年纪大的坐久了肯定会有些不适。

    等李善长坐下后,朱元璋对远处侍立的小太监招了招手:

    “去给光禄寺递个话,让徐兴祖那老王八给咱整两个小菜,再拿两壶好酒过来。”

    吩咐完这些,他这才乐呵呵的说道:

    “善长啊,咱今儿找你来,也没别的事儿,就是这嘴啊,馋了!”

    “正好咱们两兄弟也好久没一起喝酒了,今天听朴国昌那老东西说是好日子,就让太子将你传了过来,没耽误你当值吧?”

    李善长听了,忙站起身拱手满脸羞愧:

    “臣有罪,下了朝后臣见御史台没什么事儿,所以…所以臣翘班了…还请陛下责罚。”

    “行了!翘班就翘班儿,这算什么屁大点儿的是儿!?”

    “你是咱大明国公,又是咱过命的老兄弟,谁他娘的敢告你的状!?”

    “再说了,这不是咱让你进宫陪咱喝酒了?”

    “咱是皇帝,你把咱陪好了,就是干到位了!”

    朱元璋说完也不等李善长回答,自己先哈哈大笑起来。

    朱标则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来了个不闻不问,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那老臣定当陪好陛下!”

    李善长有些俏皮的回了一句,大殿内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

    ……

    …………

    两人旁若无人天南地北的闲聊,从至正的乱世说到现在的太平,又从军队一直说到秦淮河的姑娘们。跨越之大,尺度之大,让不远处正批阅奏折的朱标听的津津有味,就连看折子的速度都慢了。

    光禄寺的动作很快,正在两人谈天说地的时候,那个离去的御前小太监便领着两个拎着食盒的太监走了进来。

    在得到朱元璋的允许后,一张小而精致的地桌便放在大厅的中央,四个精美的小菜坐落其上,还有两个酒壶,就如门神一般,分别站在桌子的两头。

    “走,喝酒去!”朱元璋从软榻上站起来,走到李善长的身旁,伸出大手将他拉起来,笑呵呵的朝地桌走去。

    “瞧瞧,这徐兴祖就和咱肚里的虫子似的,他娘的就知道咱爱吃啥!看看,花生米和羊肚儿!哈哈,”

    李善长则看着桌上四个小菜,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

    “陛下日理万机,徐兴祖自然是知道的,这也是心疼您不是?想让您啊,吃的顺心一点儿。”

    “还是你会说话,咱听着都高兴!快坐,快坐!你站着咱坐着这还怎么喝酒!”

    随意招呼了一下朱元璋便坐在小板凳上,喜滋滋的拿起酒壶倒了一杯,一饮而尽,然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咱他娘的喝了一辈子的酒,还是觉得这凤阳老家的对味儿!如果不是老四前年回来给咱带了些,这要再喝到怎么也要等到腊月进贡了。”

    “这都是陛下体察民情,不忍下面进贡太多。咱臣说啊,这历朝历代的君主也鲜有能比得上陛下的。”李善长拿起桌上的酒壶倒了一杯给朱元璋,又给自己倒了杯,酒水清洌,香味扑鼻,确实是好酒。

    “嘿,还是你这老家伙会说话!不像别人,总他娘的说不到点儿上去!”朱元璋端起杯子“这大明可少不得你,当年如果不是你和咱说,只有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大明才能最快恢复安稳,咱怎么可能如此舒心?还有时间喝喝酒吹吹牛?来陪咱走一个!”

    朱元璋说的这事儿是当年刚刚开国,大封功臣之前。

    李善长便携手刘基、汪广洋等众多大臣集体上奏,恢复汉家祖制,设立丞相,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地方奏章统一由中书省筛选处理,如果觉得陛下有不合理的旨意…

    当然,那时候李善长的初衷是好的。

    毕竟那时候虽然结束了战乱,但,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百姓惶惶不安,这等做法肯定可以最快的让大明趋于稳定。

    不过,有好自然就有坏。

    国家确实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下来了,但坏处也慢慢显露出来了。

    李善长他们严重的低估了朱元璋的责任心…

    也更没想到后来上任的胡惟庸是多么有作为…

    可以说,以胡惟庸为首的文臣集团,成功限制了朱元璋的皇权!甚至,一半多的权柄是由丞相和中书省共同享有。

    而胡惟庸作为大明左丞相,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再加上中书省里也基本都是他的人在掌权,那时候的大明朝,除了军权还牢牢的握在朱元璋手里之外,其他的权力已经被架空的差不多了。

    李善长听陛下提起这事儿,不由心里一紧,忙想站起来请罪!

    要知道,胡惟庸可是他的学生!

    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啊!

    胡惟庸被定的什么罪!?他娘的造反啊!

    虽然当时并没有追究他,还让他任了御史中丞,可现在皇帝又提起来,这是什么意思?

    “好好坐着!你他娘的就爱多想!”

    “那时候太乱了,咱大明不那么做,早被那帮狗日的蛮夷咬下一块儿肉了!”

    “为这儿,咱可得好好谢谢你!”

    “来,陪咱喝一杯!”

    听懂了意思的李善长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忙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

    “哈!痛快!真他娘的够劲儿!”朱元璋放下杯子,夹起一根羊肚儿放在嘴里美滋滋的吃着。

    “咱还记得当年刚见你的时候,咱就是个杂牌将军,手下也就万把儿人。乱世之中枭雄无数,比咱强的多的很。你咋就看中咱了?跟咱说说。”

    “当年臣看到陛下,就觉得陛下能成就一番伟业,哪有别的考虑。”李善长打了个哈哈,又倒好酒,端起来“臣敬陛下!”

    就这样,两人是推杯换盏好不自在。

    两壶酒,每壶都有两三斤,却是快要空了。

    聊到开心的时候,两人还要歌舞颂诗一番。

    这喝酒能喝的如此清新脱俗,荤黄典雅,也是没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