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爷爷是太祖 » 第四十三章 吴王,云南处境

第四十三章 吴王,云南处境

    “陛下!臣有事启奏!”

    就在这时,李善长站起身说道。

    老爷子大手一挥,面上带笑:

    “讲!”

    “陛下前些日子封皇长孙殿下为虞王,并赐谥号为怀,如今看来却是有些不妥…”

    谥号是人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前的事迹所作出的评价。

    当初朱雄英薨了后,朱元璋甚是痛心,这才赐了谥号为怀。

    现在朱雄英还好端端的活着,如果还加谥号可就有些诅咒的意味了,很是不吉。

    这时候的人是封建的,统治阶级更甚。

    “嗯…”朱元璋沉吟片刻,“爱卿觉得应该怎样做?”

    “臣认为,陛下应昭告天下,让我大明百姓知虞王殿下得天恩典,死而复生,以免被不怀好意之人利用。”

    “当然,如能对虞王另行册封,最好不过…”

    昨日朱元璋在谨身殿与李善长商量的其实是看看能不能一步到位,直接进行皇太孙的册封…

    毕竟现在不封,等朱雄英十岁也是要封的,还不如现在就做了,马皇后还能开心开心。

    但太孙与封王又是不一样。

    太孙为第三顺位继承人,与太子地位相等,亦为君,应进行册封大典,普天同庆。

    如果仓促进行,少了大典这一步,可就有些…

    所以最后商量之下,先改朱雄英的王号,等后面另着礼部筹备大典。

    如果朱雄英知道到手的太孙没了,大概一定会亲切的对李善长说:

    你人还怪好嘞…

    “嗯…”朱元璋背着手在高台上来回踱着步子:“爱卿所言有理,倒是和咱想到一块儿去了,咱也想着应该重新换个王号了。”

    话落,朝不远处的朴国昌抬抬手。

    只见朴国昌从一个雕龙的花梨木长匣中,拿出一个卷轴。

    卷轴呈七彩,应是锦绣制成,中间的连接处的轴柄则是美玉做成,就连不懂玉的见了都会知道,这玉晶莹剔透,必定是一个不多得的宝物。

    卷轴打开,大臣不敢起身,仍旧跪着聆听: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绪应鸿续,夙夜兢兢,朕之太子朱标之子,虞王朱雄英,为宗室皇嫡长孙,忠善灵慧,秀敏机谨,天意所属。今,恩宠换号,更虞为吴,封地苏州,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本支万世,与国休戚。

    洪武十五年七月初一

    钦此!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着朝臣的高呼,龙椅上的朱雄英只觉的脑子不够用了,这是啥情况?好端端的他咋忽然间成了吴王嘞?这不是后来朱允熥的王号吗?现在成自己的了?

    他这时候是不是应该跪下磕一个,谢谢恩典?

    虞和吴两个王号可以说都是尊贵至极,但吴字更有意义。

    因为朱元璋登基前就是吴王,如今把这个王号给了朱雄英,心中对他的喜爱和厚望可见一斑…

    殿中的大臣自然都不傻。

    朱雄英以后就蕃是不可能的,这吴王背后的含义不言而喻…

    如常茂、李文忠等人欣喜者有之。

    如李善长、徐达、汤和等人平静者有之。

    如高信、林文正等人恐惧者亦有之。

    众生百态,不一而足。

    但老爷子可不理他们所有人的心情。

    只等朴国昌读完圣旨后示意众人起身后,这才走到龙椅旁让朱雄行朝里挪了挪,一屁股坐下去。

    索性,龙椅够大,爷孙儿两个坐着那是绰绰有余,还空出了不少地方。

    “这第一件事咱说完了,那就该说第二件事了!”

    “太子!说一下吧!”

    朱标闻言,当即朝龙椅那施了一礼,这才面相下方群臣清了清嗓子:

    “洪武十四年朝廷派兵去云南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今年四月的的云南捷报大家想必也瞧了。”

    “如今我朝虽已占据整个云南,将大理段氏和前元消灭,但目前形势却不是甚好!”

    “虽然我们在云南设立了大理卫、临安卫、靖宁卫等军事卫所,但这逾十多万人的人吃马嚼的开支却不是个小数。虽说当地物产丰富,好东西不少,但山林众多,交通不便,根本无法有效的运出来。”

    “再加上当地少数民族众多,各自形成部落,互成一片,虽然穷苦,却额外团结,只服头领而不遵教化,治理起来颇为棘手。”

    说到这里,朱标顿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

    “云南再如何终归是我们自己的土地,但西南边陲与众多小国接壤。”

    “别看平日安南,缅甸等国对我天朝俯首称臣,但那只是流于表面!口服心不服!”

    “不然,他们在云南边境陈兵列阵是为何?”

    “一则是怕我天朝攻打,二则是想等我天朝示弱之时趁机攻占云南!”

    朱雄英听着这话,下意识点头同意。

    别的不说,就说安南也就梦里的越南,那可真是反复无常。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集七国力量发兵五十万,开始南征百越,从此越南北部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但秦朝灭亡后,南征百越的赵佗在岭南自立了南越国,原本赵佗是向西汉称臣,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南越当地土著不同意继续称臣,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进攻南越国,灭了南越国,重新在越南北部设立了交趾等三郡进行管理。

    但到了五代十国时,中原战乱,民不聊生,安南又趁机从中原脱离,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到了宋朝时,越南丁朝宫廷发生内讧,废太子杀了太子,然后又被宦官杀死。宋朝知邕州太常博士侯仁宝上奏宋太宗,趁着内乱赶紧去讨伐,宋太宗应允,并发兵南下。

    丁朝太后杨云娥得知宋朝将要南下,令大将黎桓整备兵马,结果没想到黎桓阵前自立为帝,建立了前黎朝。黎桓设计诈降,结果大败宋军。黎桓在宋军退兵之后,试图与宋朝重新修好外交关系,并遣使向宋朝朝贡,遣还俘虏,上表谢罪,同时要求宋朝承认其在越南的统治地位。

    从此后,安南算是彻底从中原脱离了,只是称臣而不可纳入版图。

    但越南的做法却是称臣而不服,只要中原弱势,必定反咬一口。

    梦中的中越反击战便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