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朱由榔:我不做亡国之君 » 第65章:太子监国交作业

第65章:太子监国交作业

    回到南京之后的洪兴皇帝心情很好。

    云南顺利平叛,木府的巨额财宝他留了一部分在云南,其余的都充入国库。

    国家初立,百废待兴,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这次回来,他还打算再适当地开一些工厂。

    有了这些钱做创业资金,干起事来就不那么捉襟见肘。

    出去一年,他的那一双儿女也一岁多了,长得粉粉嫩嫩,胖嘟嘟惹人爱。

    洪兴一只手一个,笨拙地搂在怀里爱不释手。

    又亲又抱,龙颜大悦。

    顾念之也在一旁看着他们父子三人,眼里满是柔情。

    小别胜新婚。

    夜里,两人几乎打到半夜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洪兴并没有醉在温柔乡,还是依旧早早地就起来了。

    毕竟要上班的嘛。

    首先,是听取太子这一年的工作汇报。

    朱慈煊在张煌言,李来亨和邓凯的辅佐之下,活干的很漂亮。

    洪兴皇帝很满意,在他离开南京的这一年间,把南京甚至是全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土地划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当初洪兴在辰州府发现土地划分有人动手脚后,就立即给在南京的朱慈煊写信。

    命他好好检查一下全国各地土地划分的具体情况。

    这一查不要紧,果然发现有人暗箱操作,欺上瞒下。

    太子对这些人深恶痛绝。

    在他的治理之下,那些阻拦土地划分政策的黑恶势力、官员、土匪,均被一网打尽。

    百姓一片欢呼声。

    有了土地,无天灾人祸侵扰,百姓收成很不错,赋税自然也差不到哪里。

    这一年,南京机械制造局又加了几条产线,生产力不断提升。

    短短一年的时间,火器产量突飞猛进。

    太子朱慈煊也很明白,在这个世界,实力永远是维护正义的基础。

    国防才是真正的后盾。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他把火器专家钟洵从广州调来南京,交给他一批人,让他带着这一批人好好研发火器。

    这些人可不是普通人,他们有一个很特殊的称谓,匠人。

    在明朝,老朱将人分为军、民、匠三等。

    匠籍实行世袭制度。

    换句话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

    这个匠籍从你一生下来就给你定死了。

    除非你家祖坟冒青烟或者喷火(皇帝特旨批准),要不然这辈子你爹打铁你打铁,你爹劁(qiāo)猪你劁猪(阉割牲畜)。

    子孙后代世袭下去。

    后来,匠籍制度,被满清顺治皇帝在顺治二年(1645年)废了。

    当然,朱慈煊并不是要重启匠籍制度,而是根据钟洵的需求,从天下匠人中选出那些各行业出类拔萃之人,交给钟洵。

    他们有的会打铁、有的会木活、有的会铜工等等。

    让钟洵把这些人打造成帝国栋梁之材。

    这一年,除了云南土司叛乱之外,境内几乎无战乱,粮食丰收,百姓安乐。

    整个大明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太子朱慈煊跟着倒霉老爹朱由榔从出生到现在,一路颠沛流离,是一个过过苦日子的人。

    他对战乱、饥饿和贫穷有着很绝望的体验。

    那年洪兴入缅甸之前,为了防止出现被人一锅端的情况,他把朱慈煊交给了窦名望。

    临行前,他吩咐窦名望好好训练这个大明惟一的继承人。

    窦名望不负老板所托,带着他在云南大山里艰难求生。

    教他骑射之术,教他如何行军打仗,带他体验百姓疾苦。

    这次监国,更让他明白创业之艰,守业之难。

    监国期间,他宵衣旰食,枕戈待旦,常备不懈。

    不敢有一刻放松。

    有这样一个居安思危的太子,众臣也干劲十足。

    他们给了太子朱慈煊很高的评价。

    勤政爱民、忠厚仁恕。

    太子这么能干,洪兴也就乐得清闲。

    不过,对于皇家,特别是皇帝老子还活着的时候,儿子太能干,似乎不是一件值得让人高兴的事。

    因为儿子很容易被人扣上一顶谋反的大帽子。

    在古代,无论是谁,一但他头上有了这顶谋反的帽子,那基本是有多少脑袋就要掉多少脑袋。

    很少有人能幸免。

    最是无情帝王家。

    洪兴皇帝的大明朝,这次很不巧,有人想让他睡不着。

    太子监国的活干的很漂亮。

    这时候,擅长搞阴谋论的某位大臣来给洪兴浇了一盆冷水。

    “皇上,这一年,百姓只知太子不知皇上,不是一件好事情啊!”

    洪兴皇帝一愣,你们这是要干嘛?

    国家都还没安定呢,就想着来离间我们父子关系。

    其心可诛。

    只知太子不知皇上?这是什么狗屁道理。

    在穿越而来的洪兴看来,只要太子做的比他好,他恨不得现在就让位。

    躺平不好吗?

    每天和后宫佳丽们做做运动,喝喝花酒,心情愉悦不好吗?

    什么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那都是痴话。

    洪兴曾经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曾说过一句话:

    成功只有一个方式,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过这一生。

    那个作家很有来头,他叫当年明月。

    洪兴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穿越来到这里,也许在他后世那个世界,他已经死了。

    命运阴差阳错地选择他来到这里,让他肩负起兴复大明的使命。

    可如果有人可以做得比他更好,而这个人还是他儿子,那何乐而不为呢?

    他很喜欢大明才子杨慎的那首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百年之后,所有人皆为尘埃,所有事皆为云烟。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生命诚可贵,能青史留名固然更好,可如若不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也未尝不可。

    洪兴皇帝他是这样想的,他也打算这样做。

    只是此时时机未到。

    对于有人挑拨离间这事,洪兴非常生气。

    这些自以为是的老学究,读了几本破书,不想着造福百姓,整天只想着帝王之术,驭人之术,什么狗屁。

    洪兴皇帝在大殿之上严厉斥责了这位不识好歹的大臣。

    念在他年老,并没有摘了他的脑袋。

    革了他的职,停了他的退休金,让他回老家颐养天年去。

    这一年,太子朱慈煊十六岁了。

    是该解决一下终身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