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朱由榔:我不做亡国之君 » 第90章:宣府之战

第90章:宣府之战

    三条线终于对上了。

    就在洪兴被刺杀的同一天,李定国率领二十万大军一路畅通无阻地到达了宣府(今河北张家口)。

    康熙小皇帝也做出一个影响大清未来国运的决定,出关回老家!

    鳌拜来不及和众臣争论孰是孰非。

    因为李定国已经来到宣府了。

    宣府距离北京仅三百多里,一但宣府失守,明军一顿饭的功夫就可以干到北京。

    他下了早朝之后,回家吩咐了一些搬家的事宜,又片刻不敢耽误,带着随从朝宣府拼命赶去。

    至于北京城的防卫,就暂时留了十万人交给遏必隆。

    反正这迟早是一座空城,防不防都无所谓。

    剩下的就听天由命吧!

    只要皇上能安全出关,自己家的宝贝能顺利运出去就行。

    到时候万一不敌李定国,他鳌拜带着随从往草原一跑。

    耶稣也拿他没办法!

    想好了一切退路的鳌拜心情大好。

    走起路来也快了不少。

    原本三日的路,鳌少保一路狂奔,两天就让他赶到了宣府。

    宣府的状况只能用惨烈来形容。

    得益于明军这两边多年的修缮加固,宣府的城楼又厚又高,傻大黑粗,坚固无比。

    清军因为提前得到情报,早就在宣府城楼之上置办好了十几门红夷大炮和各类小炮。

    李定国那么多人基本上近不了宣府城。

    以前很多的进攻方式,李定国都用不了。

    因为他这次是带领大部队长途奔袭,基本上没带什么大型的攻城器械。

    对于李定国来说,在宣府多耽搁一天,活捉康熙的难度就多增一分。

    万一这小子一咬牙一跺脚不干了,骑着马一溜烟往辽东跑回老家了。

    李定国一时半会儿还真拿他没办法。

    所以,宣府必须速战速决。

    李定国下达了好几次冲锋。

    士兵们抬着自制的云梯,一次又一次的搭在宣府城墙之上。

    却也被墙上的清军一次又一次地推下来。

    明军死伤惨重,李定国越是想破城,越是破不了。

    急得他在营帐内焦急地来回踱步,其他人都不顾敢说话。

    生怕一不下心说错了话触了老板的霉头。

    洪兴四年四月七日(1665年),洪兴皇帝遇刺的消息来到了李定国这里。

    随着这个消息一同而来的,还有几箱李定国朝思暮想的东西。

    ——万人敌。

    这玩意儿可是攻城杀敌的好东西。

    有了如此先进的武器,李定国顿时觉得自己又硬了。

    这次他抛开那些传统的攻城战法,决定来一点不一样的。

    李定国先是在夜里不停地骚扰宣府城上面的清军。

    佯装要扒城砖破城。

    实则趁着清军疲于应付之际在城门下放置万人敌。

    李定国打算用万人敌一举炸开宣府城的城门。

    这次运来的万人敌是钟洵最新升级版,估计已经到了“万人敌3.0”版本了。

    威力更大,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照这样下去,估计原子弹都能让钟洵这个变态手搓出来。

    十几箱威力巨大的万人敌在夜色中被明军堆到了城门口。

    钟洵出品,必属精品。

    眼看时机差不多,洪兴命人朝着城门之下的万人敌开火。

    刹那间,万箭齐发。

    带着火苗的箭尖在夜空中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直奔城门口。

    片刻之后,响声传来了!

    “嘭嘭嘭”的巨大声响估计远在北京的康熙都能听到。

    爆炸声持续了好几分钟才停下来。

    在这段时间里,李定国一直用望远镜死死地盯着城门。

    看着高大雄伟的城门被万人敌一点点撕开。

    木屑和砖块横飞,火光中,李定国似乎能看到城门里面鳌拜那绝望的眼神。

    爆炸声一停止,早就饥渴难耐的明军士兵一个个嗷嗷叫着朝城门扑了上去。

    但鳌拜也不是吃素的。

    他的火器营虽然在和李来亨的决战中损失了不少,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破船还有三千钉呢,那点损失对于家大业大的鳌少保来说,完全不放在心上。

    这次从北京赶来宣府阻击李定国,鳌拜可是做足了准备。

    所以当明军从城门冲进来的时候,面对着的是一排排的燧发枪。

    很快第一排的人就倒下了。

    前赴后继的扑倒并没有阻止明军的疯狂。

    特别是当他们得知鳌拜这老小子耍阴招,竟然派人去刺杀大明皇帝。

    还差点就成功了。

    本来就有血海深仇,现在鳌拜又添了一把火。

    新仇加上旧恨,这口气如何咽的下。

    李定国派人把那些战死的马匹收集起来,装在车上。

    然后众人推着这辆“马牌盾车”朝清军的火器营撞去。

    这还真有效果。

    清军的子弹基本上都打进了马肚子里。

    以他们目前的火力,根本不可能打穿马匹。

    冲进去的马牌盾车在城门口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隔离带,明军就躲在这条隔离带后面用火器和弓箭反击。

    战斗一直打到天黑,明军都未能攻入宣府城。

    清军知道宣府不能失,这是他们最后的一道关隘。

    也是清朝最后的尊严。

    宣府若失,大清亡矣。

    两百多年前,大明战神朱祁镇就是在这附近被瓦剌抓回去留学。(注:土木堡在今天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

    那时候,大明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于少保。

    这才为大明续了两百年的命。

    这时候的清廷他敢赌吗?

    两边都很着急。

    鳌拜也亲自上城墙指挥战斗。

    尽管已经打了一整天了,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他知道李定国用兵如神。

    一但稍有不慎,李定国趁虚而入就完蛋了。

    这么多年下来,两个人在战场上已经不知道较量过多少回了。

    颇有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觉。

    如果不是各为其主,没准他俩还能坐在一起称兄道弟,畅谈人生。

    因为当初他们都曾有一个共同目的——灭了明朝。

    李定国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因为他收到情报,北京城内的康熙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跑路了。

    他命人在城门外插了几根很有韧性的木杆,制造成一把把大弹弓。

    把万人敌点燃,朝着城墙上的清军轰去。

    鳌拜知道,李定国的总攻开始了。

    他不知道宣府城还能守多久,只希望远在北京的皇上已经动身。

    既然注定要失败,那体面不体面的已经不重要了。

    只有先活下来,才有资格谈其他。

    来吧,李定国,这或许是咱们俩之间最后一战。

    一场生死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