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朱由榔:我不做亡国之君 » 第97章:清廷踪迹

第97章:清廷踪迹

    耿精忠在敖东城等了两天之后,李定国才慢慢赶到。

    这两天,耿精忠也没有闲着。

    他派出去的探子像鬼魅一样,不断传回情报。

    耿精忠根据这些情报逐一分析,得出一个让他很不愿意相信的结论。

    康熙这一伙人出了抚顺之后,根本没有继续向东逃窜。

    他们抛出一队人马作为诱饵,引诱耿精忠上当。

    很明显,耿精忠上当了,李定国在后面跟着耿精忠,自然也中了康熙的计谋。

    康熙则抓住耿精忠急功近利的心态,搞了一个出其不意,消失了。

    耿精忠把他根据情报总结出来的结论告诉李定国。

    李定国皱着眉,对耿精忠的这个结论抱有一丝怀疑。

    “你的意思是,这几万人马就在你眼皮子底下消失了?”

    耿精忠咬了咬牙,很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李定国脸色越来越难看。

    “合着咱们手里这二十万训练有素的军队被康熙这小鞑子狠狠摆了一道?”

    耿精忠也是越想越气,他急忙起身回道。

    “大都督莫急,我不相信这几万携带着辎重、财宝和老幼妇孺的清人,会凭空消失。以我的猜测,他们应该是向北去了,毕竟到目前为止鳌拜也没有消息,保不准他们就在北面。”

    提到鳌拜,李定国的内心“咯噔”了一下。

    这老小子眼看宣府守不住,带着他的人一路向北,跑进了蒙古的地盘。

    然后趁着明军不留神,一下子就消失了。

    导致李定国至今还没有他的消息。

    现在听耿精忠这么一说,李定国也觉得康熙一行人北逃的可能性会更大一点。

    毕竟北面的大兴安岭,可是号称大清国的龙脉之地。

    事不宜迟,两人迅速动身,朝着北面的大兴安岭追去。

    追着追着,两人就发现了不对劲。

    康熙这次跑的非常快,常常是明军探子刚得到消息传回来。

    等大军追过去的时候,康熙又不见了。

    这速度完全不亚于正规军。

    李定国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康熙之所以跑得这么快,应该是把那些辎重财宝都抛弃了,轻装上阵,要不然不可能会有这么快的速度。

    看来康熙爷不傻,还是逃命要紧。

    两人决定分开追击。

    终于在二十天后的某个清晨,李定国在大兴安岭附近发现了清人的踪迹。

    老将李定国欣喜若狂,追了这么久,终于追到你了。

    他派人去简单地查探了一番情况之后,立即对这支两万多人的清人发起进攻。

    这是一场碾压的对决。

    那些清人根本就不是李定国的对手。

    死亡,又一次降临到这些人身上。

    恐惧和对生的渴望让这些所谓的王宫贵胄崩溃了。

    他们跪在地上,乞求李定国留他们一命,他们愿意用鳌拜的消息换族人的生存。

    李定国面无表情,眼神毫无波动,他们的命在李定国眼里,跟路边的野草没什么区别。

    这些清人,李定国从来就没想过要放他们一条生路。

    鳌拜和康熙的消息,你们不说也没关系,哪怕掘地三尺,我也能够找得到。

    但你们想活命,那是不可能的。

    千百年来,人们在无数次的实践中得出一个道理: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更何况清廷和明朝,是不共戴天的世仇。

    百世难消。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只有这样,对大家都好!

    李定国没有回答他们的请求,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死法?”

    这群清人的首领听到李定国这淡淡的一句话,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很快,一座小山般的尸山就堆了起来。

    李定国扔进去一根火把,在熊熊大火中,翻身上马,头也不回地继续踏上寻找康熙的路。

    你们不死,我睡不着,我那远在南京的大明皇帝睡不着,我整个大明的百姓也睡不着。

    所以,你们所有人必须死,有多少人就要死多少人!

    耿精忠很着急,一方面是惦记着康熙的小脑袋,另一方面是要从康熙手里拿回万历皇帝那两顶皇冠。

    若是这两件事都干成了,那他耿精忠在明朝这里的长期饭票是绝对没问题了。

    那可是一等一的功劳啊!

    明朝的史书上会对他大书特书。

    同样的,清廷的史书上也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笔,足够他千秋万代,百世流芳。

    得知李定国在大兴安岭附近发现了一大堆清人,耿精忠立刻闻着腥味就来了。

    他放出上千人的探子,四处查探。

    只要哪里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他立即率大军就到。

    他已经快要走火入魔了。

    在他这种近乎癫狂的举动之下,还真让他查出了一些蛛丝马迹。

    据附近的老百姓回忆,前几天夜里,有人看见一堆人进了山,具体有多少不清楚。

    当时还以为是有人进山打猎呢,也就没在意。

    直到明军追到,那人才想起这件小事。

    得到这个消息的耿精忠欣喜若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立即精心挑出三万人,吩咐每人带好十天的干粮,进山搜捕。

    队伍集结号之后,耿精忠带着这三万人,一头扎进了这茫茫林海里。

    剩下的七万人,耿精忠也没让他们闲着。

    他让这些人就在外围转悠,只要遇到可疑分子就立即逮捕审问。

    要让一只苍蝇都逃不出去。

    一望无际的林海在阵阵轻风的吹动下松涛起伏,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

    在这样浩瀚的森林里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进山没多久,就下起了暴雨。

    这些参天大树遮天蔽日,晴天的时候还能勉强看得清脚下的路。

    可一旦遇到恶劣的天气,狂风怒号,乌云漫天,在森林里几乎什么也看不见。

    耿精忠虽然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可到了这深山密林,是空有一身本事却无法施展。

    几万人一下子就淋成了落汤鸡。

    耿精忠一怒之下,竟然打算让部下放火烧山。

    “将军,万万不可啊!这林海绵延数百里,一旦着火,可能几个月都灭不了!万一要是把建奴都烧死在里面了,那咱们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耿精忠冷静下来仔细想了一下,是这个理,也就放弃了这个简单粗暴的想法。

    这天下午,耿精忠在一棵大树下生闷气。

    因为找了五天了,几乎没有任何蛛丝马迹。

    这时候,部下扛着一只刚刚被他们射杀的野猪兴奋地叫着跑来报喜。

    “将军,有清廷的线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