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朱由榔:我不做亡国之君 » 第115章:蒙古来降

第115章:蒙古来降

    罗刹国的使者亲眼看到察珲多尔济从箱子里拿出来的纸条上面,确实写着“大明”二字,这让他面子上有点挂不住,但他又不好当场发飙。

    只得悻悻离去。

    回到住处的的罗刹使者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他感觉被老察套路了。

    是啊,罗刹国派他来蒙古的目的,就是让他劝蒙古归降罗刹。

    如果蒙古不归降,直接回罗刹国汇报一下,发兵强取就行。

    但没想到这酒太上头,喝着喝着就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明朝的选项。

    现在不但任务没完成,反而还在他的亲自见证下,把蒙古拱手让人。

    这回去恐怕不好交差。

    这罗刹使者仔细琢磨了一下,决定再去找老察好好谈谈,看看这事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

    老察又一次热情地接待了他。

    使者这次拒绝了老察要去98号包房谈话的美意。

    前几天的温柔乡后坐力太大,导致自己误了大事,这次这使者不敢再让老察安排项目了。

    一进门就单刀直入。

    “不知大汗为何会选择明朝,我记得大汗祖上创立的元朝就是被明太祖朱元璋推翻了。这几百年来,你们一直在大漠吃沙子吹狂风,都是拜他所赐。选择自己曾经的敌人作为主人,恐怕不是明智之举。”

    这使者还是有点东西的,不喝酒的时候说起话来可一点都没客气。

    寥寥几句就直戳老察的心窝。

    这个问题老察也想过,但想着想着就哭了。

    他们游牧民族这辈子真的太惨了。

    这些中原王朝的汉人,不管哪朝哪代,他们有事没事就喜欢来打自己。

    有些还打进了他们的史书,名垂千古。

    秦朝的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汉朝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每个将领都把打匈奴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

    特别是那个叫霍去病年轻人,饮马瀚海,封狼居胥,西归大河,列郡祁连。

    直接打出古代武将最巅峰的战绩,成为后世所有武将一生追求的梦想。

    唐朝的李靖,北灭东突厥,安定漠北,甚至最后位列仙班。

    好不容易熬到了自己翻身做主人了,可小日子才过了九十年,平地一声雷,出了一个朱重八。

    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朱元璋,意思是“诛元璋”。

    “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

    翻译过来就是:诛灭元朝的一把利器。

    老察明白,这些汉人这辈子不管有事没事都要打他们。

    哪怕投了罗刹国,日子估计过得也不安生。

    现在,老察想通了,与其年年挨揍,不如主动回归。

    我打不过你我就加入你。

    这就是老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因此他才会在抓阄现场动手脚,让上天选择大明。

    面对罗刹使者的逼问,老察不慌不忙开口。

    “使者所言极是,但这一切你都看在眼里,不是我选的,是上天选的。我们总不能违背上天的旨意吧。”

    嘿嘿嘿,怎么样,我就要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

    回过神来的罗刹国使者这次也不再藏着掖着。

    “我最后再问你一遍,你想好了没有?若是你真投了明朝,下次咱们见面的时候就只能在战场上了!”

    察珲多尔济两手一摊,还是那副老天最大的意思。

    “祝你们好运!”

    扔下一句话之后,这使者带着他的人,连早饭都没吃就回去了。

    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不要怪我不讲情面了。

    眼见罗刹国使者甩着脸出去,刚刚还一脸镇定的老察立即招来亲信急切地问道。

    “大明那边有信了没有?”

    亲信看过那张写着“明朝”的纸,知道这一切都是老板自己搞的鬼,连忙回答。

    “大汗,暂时还没有消息,不过估计快了。”

    老察咬了咬牙。

    “传令下去,所有人赶快收拾东西,三日之后还没有明朝的消息就准备迁移。”

    亲信退下去之后,老察坐在帐篷里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喃喃自语。

    “大明啊大明,快点派人来吧,要不然我就扛不住了。”

    原来,在罗刹使者表明来意的当天,老察把使者送去98号包间享受生活之后,就悄悄派人去追赶刚刚走的明朝使者。

    他早有归明之意,但为了拖延时间,也为了迷惑罗刹使者,他才假装让罗刹使者多给几天时间。

    此后又演了一出抓阄的戏。

    借助这空出来的几天时间,他暗中派人去追明朝使者。

    明朝使者因为赶着上百头老察送的牛羊,走的自然不快。

    五天后,老察的亲信终于追上了明朝使者。

    这时候的明朝使者基本上已经进入了大明的疆域。

    得知老察欲率众来投大明的消息后,这位明朝使者欣喜若狂。

    这是千里送功劳啊!

    二话没说,让部下赶着牛羊在后面慢慢来,他则带着蒙古的使者策马狂奔,朝北京日夜不停地赶路。

    三日后,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北京。

    来不及洗漱,大明使者就带着蒙古使者找洪兴汇报这天大的喜讯。

    洪兴得知后嘴角笑得比AK都难压。

    笑完后的洪兴也没有耽搁。

    毕竟罗刹国那边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必须马上出兵赶去蒙古。

    若是去慢了只怕老察只剩一堆骨灰了。

    兵贵神速,洪兴立即挑选了两万骑兵,让耿精忠即刻带兵前往,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叫丁濂的副将。

    临行前,洪兴对耿精忠千叮咛万嘱咐。

    “我们从未与罗刹国交过手,此次过去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贸然动手,还有,切莫轻敌!”

    洪兴可太了解耿精忠的性格了,这小子打架特别容易上头,不提醒他容易出事。

    而且这次派他出去主要是负责蒙古国归降一事,换句话说就是“维和部队”。

    要是真打起来只怕会引发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这是洪兴目前最不愿意看到的。

    耿精忠这两万骑兵出了北京之后立即向北疾驰而去。

    他们正在跟时间赛跑。

    十五天后,耿精忠的两万人在草原上发现了一大群慢慢向大明迁移的蒙古人。

    没错,就是察珲多尔济。

    他在使者出发后的第三日还没有等到消息,也不敢再继续等待,依照计划,带着他的子民立即向大明迁移。

    此时看到尘烟滚滚的大明铁骑,老察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这一路他一直担惊受怕的,生怕某个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罗刹国冲进来摘了脑袋。

    和耿精忠短暂的会面之后,一行人决定继续朝大明赶路。

    正在这个时候,有探子来报,发现一股神秘的军队正从北面疾驰而来。

    耿精忠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