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梦游我的祖宗十八代 » 025一章 马氏七世孙赵武灵王饿死在沙丘宮(二)

025一章 马氏七世孙赵武灵王饿死在沙丘宮(二)

    赵惠文王就任第四年,主父令惠文王坐朝亲政,召见群臣会见。主父坐在一旁,仔细观察小惠文王接见每个大臣时彼此礼仪的得失及表情灬。长子安阳君章也来朝见弟弟惠文王。当主父看到弟弟稳坐龙位,正面朝南;哥哥反而面北称臣,屈居弟弟之下。主父见长子神情沮丧,即时顿生怜悯之心!然而又扪心自问:这难道不是自己一手作成的胡塗事吗?因此,他一方面觉得很愧对和他长久并肩作战,一块东打西杀,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的长子章;另一方面自已又悔恨交加,自己无法饶恕一自已!再加,隨着时间日以继夜,年复一年的消磨而过,昔日对吴娃情谊也慢慢淡忘了许多,承诺她遗言自己就这么轻率的兑现了,而现在最想要办的事是怎么补偿长子章?思前想后,左难右难!有心令赵何让位嫡子章,赵何自己不同意怎么办?他这个退位主父如今有能力和惠文王抗衡吗?若赵何抬出他对母后临终前承诺又怎么办?他托咐辅佐幼王大臣肥义不同意又怎么办?如果我现在收回退位,自已仍当自已的赵武灵王,只于自己有一天去世了,眼晴一闭,是谁继承王位?自己什么也管不着了,自然按常规,嫡子顺位而即位呀!而问题是:按当前形势,安阳君与田不礼已迫不急待,伺机要夺惠文王的王位吗?小惠文王已长大了,而且被肥义调教的符合一代王者的风范了,他爸有必要在儿子手里夺王位吗,难道再次招惹各国君王耻笑吗?不就是弟是王,哥是君,无非是一个王字在作怪吗?如若我将两个儿子都封了王位,两个儿子都平起平坐了吗?哎呀!一山不容二虎,一国那有两个国王呀?岂不被其他六国笑掉大牙啦?哼,有什么事能难倒英雄汉呀?主父我就是当朝太上皇,经我‘胡服骑射’的改革,很快训练出三支别国没有的胡服骑射加刺杀的强军!先灭亡了中山国,后又接连打败了林胡、楼烦两国,把俘虏到的林胡和楼烦胡人的骑兵充足到赵国的军队里,先后又夺取丹丘、华阳、欧诸、石邑、封龙、东垣等地、我赵国领土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地域被原来扩大了不少呀!我太上皇和不把强大了的大赵国,一分为二成两个小国,北以赵国长城为界,以代国为中心,连接周围各地为一国,封长子赵章为国王;西至九原,连接云中以北各地为一国,赵何为国王!两兄弟这就平起平坐在他这太上皇的面前吗?

    赵武灵王把自己妙想天开的意图说与他码宠臣肥义,谁料遭到肥义的极力反对!他说这样不妥:认为代王人强马壮,早久有夺取惠文王权利的准备,这样,有德才兼备的能臣会拥挤到代王哪里,惠文王这里会人去楼空,势力衰弱,徒有虚名。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也不是主父你的初心,代王一定会灭了惠文王,让他一王独大。这一赵两个国王的局面,将是赵国永无宁日!而赵武灵王见肥义反对,他的设想只是给心腹肥义说了说,也就作罢,并没有实施。

    有一天,主父心烦义乱,就和惠文王游览沙丘宮,当天分两处寝宫歇息。公子章与田不礼率其党羽乘机作乱,诈称主父命令召见惠文王。肥义听见后,按他的常规,自个先去探虚实。再引君王见主父。谁知肥义一进寝室门,发现

    主父並不住这,就被公子章一刀杀害,惠文王卫士高信设身为王力战公子章。公子成,李兑闻讯从邯郸火速赶来,征召四邑兵马平叛。公子章兵败,夺路逃往主父寝宮,拍门喊父救命!主父开让其入内。公子成、李兑又赶往主父寝宫捉拿公子章,又不敢隨便闯入。就把主父寝宮包围起来。公子章为夺路逃跑,一人与围攻的兵士博斗战死。

    公子成与李兑商量说:“由于公子章的反叛,我们为了捉拿他才围攻主父寝宮,我们如撤后解围,我们谁也活不了。”因此,公子成,李兑继续包围着主父的寝宫。他俩下令喊道:“宮中所有的人等,立即出宮,后者出宮者,格杀不格族!”宮里的人全都出来了,主父就是不出来。

    公子成与李兑杀死了田不礼,公子在这里已战死,这两人因消灭了叛乱党羽,安定了王室。公子成封为相,李兑封为了司寇。此时惠文王何年少,辅佐他的忠诚相国已被哥哥杀掉。公子成,李兑又专擅国政,即就是想去救父亲,命令撤去包围主父寝宮的军,他也无能为力呀!

    主父起先在宮里还能搜罗到些许吃的,到后来一点吃的也没有了。他还能想:自已策划的从云中、九原直径南下,只有三百里便可突袭秦国的战略眼看要泡湯了!被困在沙丘宮这么久了,怎么没有一个忠于他的亲信前来搭救他呀?那些曾经前跟后拥的大臣们,难道没一个知道我被困在沙丘宮吗?怎么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吗?

    沙丘宮能吃的老鼠、麻雀、兔子、草根都吃光了,就爬呀爬到树上的鸟窝吃乳鸟和乌蛋。后来也无力气上树了,他无力地望了望四周,残垣断壁间露出一个井口,想井里或许有水,干裂的咀唇如冬天的树皮,真想喝一口水,但没有力气爬过去。他知道要死了,但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死去?我多么喜爱的小儿子也不能救我吗?唉!怕是被贼臣控制了吧?

    主父就这也围困了三个月,谁也不想背上杀害主父的坏名,但谁也不敢去搭救主父。一世英明的我们马氏的七世孙就这样白白的死了呀!

    作为马氏末末孙末末孙,我要为马氏的七世孙讨个公道,历史要以《史记》记载为准,司马迁写这本巨著的时候,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考证后写人物传记的,已除去糟粕。我要声明:赵武灵王只是设想分两国设两王,并没暢明,也并没给长子章说。肥义并不是在灵车前被公子章的人用箭射死的。惠文王没有给公子成许诺事成封相国。他只所以不来救父亲,他是被奸臣挾制,他们围攻主父寝宮也是威胁惠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