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梦游我的祖宗十八代 » 028章 赵孝成王梦魇成真(一)

028章 赵孝成王梦魇成真(一)

    公元前261年,赵孝成王梦见他的左右两侧穿着两色不同的衣服,在脊背中分开一条缝,驾驭着一条金龙飞往天上,但未飞到天宮就睡落下來,看到堆积如山的金银压在他的身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想喊又喊不出……。第二天,孝成王召见有名的解梦筮史,命他占卜吉兇。筮史敢分析说:“梦中穿着脊梁背中有缝衣服,而两侧衣色各异,这意味着你依靠的栋梁之才,左右辅佐将要失去,替换他俩的人与前任才能不尽相同”;王驾驭飞龙上天,而不到天庭就垂落,寓意着你设想的好事将半路而废废,而的确是徒有虚名,更无实惠,或者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见到金银珠宝堆积如山的压在你身上,预示将一场重大的灾难降落到赵国,损失残重呀”

    第二天,孝成王未见到赵奢和蔺相如两个文武保国大臣来上朝,內史郎官禀道:赵奢,蔺相如重病危在旦夕。没几天就去世了,赵美奢享年六十二岁。

    过了三天,秦国又攻克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将地域狹长的韩国拦腰截为两段。上党与外与国都及外界斤道被割断。韩国朝野一片惊慌,急忙指使上党郡守派出使者,以献上上党郡(今山西长治一带)向秦国求和。而上党郡守却置朝廷指令于不顧。郡守冯亭召集上党百姓商量说:“通往都城新郑的道路已经断绝,而秦国的军队每日向前不断推进,而国家又无法越过敌占区接济我们,而上次赵国救援韩国时,很善待韩国百姓,不如以上党郡归顺赵国吧。如果赵国接受我们上党,秦国必定去攻击他们;而赵国遭受到秦国的进攻,赵国会更加与韩国亲善。这样,韩、赵将联为一体,就可以共同抵?抗秦国。”冯亭派使者来见孝成王说:“韩已守不住上党了,?将要献给秦国。但是上党吏民都习惯于赵国的风土人情礼仪,不愿受秦的暴政苛敛!多么仰望赵王的仁爱。我们愿将上党郡的十七座城邑归于赵,都诚心诚意地叩求大王接受我们动上党郡的臣民和土地吧,至于大王如何赐福于我全体臣民百姓,甘愿听大王裁定。”

    赵孝成王听了,不用三思,心中大喜可望!召见平阳君赵豹告知此事。赵豹低头再三思着,未见及时回复。孝成王急不可待!问:“冯亭献纳十七座城邑,接受他如何?”赵豹说:“圣人认为接受无缘无故的好处是灾禍,不是福运。”王说:“他们百姓都说仰慕我的恩德,怎么能说是无缘无故的受益呢?赵豹说:“秦国蚕食韩国的土地,阻断国都新郑通往上党的通道,本想可坐收渔利,专等韩上党归降。冯亭想让上党不归降于秦,而双手乞求赵国接受,是想嫁禍于赵国。试想,秦国付出了如此代价,而赵国坐享其利,秦国能放过赵国吗?再者,即使就算是赵国现今也强大,也不能这样从弱小手中夺取利益,何况我们的确也还弱小,我们怎能从强大的秦国手中夺取利益,这难道不是无缘无故的受益吗?何况秦国已经以牛田之水向韩的前方输送粮食,蚕食韩国,秦国以第一流的军事装备已占领韩国土地。秦国现今政令暢通,他们已矛头集中到我赵一国独大,成为他们统一六国的拦路虎、眼中钉,我们不能撞这风口浪尖,也不能接收上党的十七座城邑和臣民,冯亭这嫁祸于人,在坐山观虎斗,逼我联韩抗秦的战略,不是他能想出来的,他一定得到了高人贤才的辅佐,真可谓一箭三烏之计啊,我得将其人挖过来,为赵所用。”赵孝成王还是心有不甘地说:“如果动员百万大军攻城略地,成年累月,年复一年也不一定能攻取一城,如今十七座城邑就送礼品一样送给我国,这是一笔多么大的财富呀,怎么轻意放弃呢?”

    赵豹无须再爭辩了,心灰意冷出宮而去。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即告知此事。二人异口同声,凑巧与孝成王的话不谋而合。他俩说:”派往百万大军作战,长年累月,也打不下一座城池,今坐收十七座城邑,这是大利呀!不可失去天赐良机啊!”赵王高兴地说:“好啊!三人为众,这不是我一人这样认为呀!”于是王当时宣旨:令平原君接受十七座城邑和土地,并向冯亭宣告说:“敝国使者臣赵胜。代敝国君宣布如下命令:凡以三万户都邑封太守,以三千户都邑封县令,太守皆世世为侯。官吏一律加爵三级。吏民应相安无事者,每人赐金六鎰。”冯亭装作无赖之间,流涕满面,不肯见赵使,却说:“我不能处在三不义的境地:为国守地,却不能以死殉国,是一者不义;韩王令我献地于秦,我未服令,是二者不义;出卖国家土地而受食邑,是三者不义。”

    于是,赵国发兵占领韩国上党,接收上党十七座城邑和臣民百姓。廉颇率军进驻韩地长平。

    秦国当即派左庶长王龁进攻上党,攻克上党。上党百姓逃往廉颇驻长平营地,廉颇接应安置上党百姓。王龁率军围攻廉颇军队。赵军迎战,几次不能获胜,一名副将和四名都尉阵亡。赵王和楼昌、虞卿商议,楼昌请求派地位高的使者与秦国媾和。虞卿却说:“掌握着与赵和与不和的权利人是秦国。而秦国已大下决心大破赵军。即使去求和,秦国这会是一头激怒的雄狮一样,只战不会答应,我们不如派出使者,用贵重珍宝拉拢楚国、魏国。两国如果接受了,秦国就会疑心赵国已和各国联盟,组成了抗秦的阵线。那时我们派使者去谈媾和才会成功。”赵王却不听虞卿的合理建议,仍派郑朱去秦国求和。秦国按照常规接待了郑朱。赵王高兴地对虞卿说:“秦国照常规礼仪接纳郑朱了。”虞卿说:“大王肯定见不到和谈成功了,而赵军就被击败了!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你想,各国派去祝贺秦国胜利的使者也会和郑朱相聚在一起。秦王、应侯肯定会把郑朱代表赵王来求和的事向各国来使都宣揚,这样各国就会知道赵国派使者向秦讲和了。难道还会有那个国家再出兵救赵吗?秦国知道赵国已孤立无援,还和赵国谈媾和吗?”不久,秦国果然宣揚郑朱使秦,而不与赵和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