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梦游我的祖宗十八代 » 034章 赵国轶事:完璧归赵(一)

034章 赵国轶事:完璧归赵(一)

    还是在赵惠文王的吋侯,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国昭王听到了这等事,心里怪不味儿。心想:这么好的稀有宝贝儿,怎么偏偏楚国有,我大秦国却没有呢?而且又流落到小小赵国那儿呢?归根结底,还是楚国这小犊子把我这大秦国没放在眼里:首先是有好宝贝不让我先睹为快!消息压的密不透风!再是你楚国玩腻了就给赵国,为何就不送给我大秦国?赵国就连个话儿意思意思都没有!哼!你牛气啥呀?我让你牛!

    秦昭王写了一封信,让使者送给赵王。信上表示秦国愿意用十五座城交换和氏璧这宝玉。赵王看了书信,就同大将军廉颇,左右大臣们商量:要是把宝玉送给秦国,按秦国作事霸道来说,十五个城也不会得到,很可能白白上当受骗;要是不给呢?就怕秦王反脸,马上发大军来攻打我国。倒底怎么解决?一时确定不下来。赵王想,先找一个能去秦国回复的使者,却当下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宦官令缪贤说:“我的一个门客蔺相如完全可以派去。”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去呢?”缪贤说:“臣下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往燕国去避难,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我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隨赵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过,愿意跟我交个朋友。因此我就了解他了。所以我就到他那里去。’相如又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你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才想要和你结交。现在你想逃出赵国,去燕国,而燕国怕赵国,在这种情况下燕王必定不会收留你,而且还会把你捆绑起来送回赵国。你倒不如脱掉上衣,露出你瘦弱的肩背,自己伏在斧刃之下,请求大王治罪,这样也许引起大王怜悯之心,被有幸赦免。’臣下听从了他的良言,大王也确实开恩赦免了为臣。臣下私下认为,这人有胆量,是个勇士,有智谋,派他出使秦国很合适。”于是,赵王立即召见蔺相如。赵王问:“秦王愿用十五座城邑,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你说能不能给他?”蔺相如立即说:“秦国强,赵国暂时还弱,弱肉强食,赵国不能不答应他。”赵王又问:“秦得了我的宝璧,却不给我十五座城邑,怎么办?”蔺相如答:“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若赵国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城,是秦国理亏。而两种对策衡量一下,宁可答应给他,把秦国的阴谋诡计暴露于天下人耻骂,让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吧!”赵王问:“谁可以派为使臣?”相如答:“大王确实无人可派,属下愿护奉宝璧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臣就把宝璧留给秦国;若城邑不能归赵国,臣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

    于是,赵王就派遣蔺相如护奉好和氏璧,奔赵秦国。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了蔺相如。相如将捧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大喜大笑!只顧把宝璧递给妻妾、大臣、侍从们传看。左右都高呼秦王万岁!

    蔺相如在旁边冷眼旁观,看出秦王没有用十五座城邑,抵偿给赵国的意思。他便走上前去说:“秦王阁下,这宝璧上有个红斑,是个暗设的开关,轻轻一按,宝壁会流光溢彩!大王给我,在下指给你看。”秦王急着把宝璧交给他示范。相如接璧退后站定,身体靠在朱红大柱上,怒吼道:“秦王你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们商议,我们都说秦国向来贪得无厌,倚仗他的强大,想用空话骗得宝璧,答应给我们的城邑怕是不能得到的。商量的结果都不想把宝璧给秦国。而当时我认为,平民百姓的交往都不相互欺骗,何况是赵国和大国交往呢,应该更加诚信的。况且为了一块玉璧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大高兴,是最不应该的。赵王听了我的话,于是就戒斋五天,沐浴祭祀宗庙后,才派我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了国书,宝璧,和使者。赵王为何要这样呢?那是赵国尊重秦国的威望,以表对你们大秦的敬意啊!如今我来见尊贵的秦王,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上接见我,礼仪非常的傲慢!得到宝璧后,只管传给妻妾们观看,如此来戏弄我。我观察大王根本就没诚意,不想给赵王十五座城邑!所以我收回宝璧。大王如果要逼我,我的头和宝璧,今天就一同在柱子上撞裂破碎!”

    蔺相如手执宝璧,怒发冲冠!两眼斜视大柱,就要向庭柱撞去。秦王怕他真的撞碎宝璧,便向相赔礼道歉。坚决请求相如不要如此,并当时召来主管大臣,查看地图,指指点点,说明从某地到某处,一共十五座城邑交割给赵国。相如一再察言观色,估计秦王还是用欺诈的手段,不是诚心给赵国城邑。他想到,实际上赵国也不想、也不可能得′到十五座城邑的。因而相如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璧,赵王只知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赵王送宝璧之前,戒斋五天,在宗庙隆重祭祀。大王如今也要戒斋五天,只在殿堂安排九宾大典就行。我方好才敢献上宝璧。”秦王也估量此事,不可强夺,也就答应戒斋五天。相如住在广城宾驿。他还是估计秦王必定背约不给城邑,他便派隨从穿上粗麻布衣,扮作秦人,怀中藏好宝壁,绕小路逃出秦地,把宝璧安全送回赵国。

    秦王戒斋五天已满,又在殿堂安排九宾大典,派人去请赵国使者。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几位君主,从来没有一个坚守盟约的。我实在怕你也是如此,我就让隨从早把宝璧送回赵国了。因为我怕被你欺骗,也就欺骗了大王,如今要杀就杀,要烹油锅就来吧,可是大王和各位大臣仔细考虑此事,掂量掂量!”秦王把武士挡住,放了相如。

    蔺相如回国后,赵王封他为上大夫。秦国果然未把十五座城是给赵国,赵国也把和氏璧给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