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召唤徐州天下 » 第五十一章,截取高颎、韩擒虎、杨素

第五十一章,截取高颎、韩擒虎、杨素

    “系统,截取的第一个人选择高颎”

    萧然仅仅思考了一小会就已经下定了决心,目前自己武将统帅这方面不缺,真正缺的是高颎这种智力和政治高的人才

    “叮,恭喜宿主成功截取高颎

    高颎属性如下

    高颎武力63,智力99,统帅96,政治101,魅力95

    植入身份:河北高家,与谢安等人为挚交,因觉得袁绍不能成大事谢绝了谢安邀请他前去投靠袁绍,反而对宿主十分感兴趣,于是便来投靠了宿主”

    高颎(541年—607年),又名敏,字昭玄,其父为西魏上柱国高宾,渤海蓚县人,隋文帝时担任宰相,隋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战略家

    高颎17岁时为北周齐王宇文宪记室,后从周武帝宇文邕平定北齐有功,拜官开府。580年,杨坚执掌北周军政大权后,高颎成为杨坚的亲信;同年,在杨坚组织平定“三方之乱”的作战中,高颎协助统帅韦孝宽平定叛乱有功,进位柱国,升相府司马,581年,杨坚称帝后,高颎成为隋朝的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职务,官居宰相高位,588年,杨坚命高颎为元帅长史,南渡征伐陈朝,一举攻破建康城,统一了中国,高颎也因大功受封为齐国公。高颎又率兵抵御突厥进犯,并数次击退对方,巩固了新生的大一统王朝,后高颎因反对废太子杨勇并得罪独孤皇后,遭隋文帝猜忌,被免官为民,免去齐国公爵位,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起复高颎为太常寺卿,607年,炀帝借“诽谤朝政”的罪名将高颎诛杀,享年六十六岁,他的儿子也被尽数流放

    高颎文韬武略,卓识超群,处理政务勤恳认真,忠于职守,他不仅“以天下为己任”,竭尽全力地为治理朝政、发展经济出谋献策,还充分发扬“伯乐精神”,举荐大批贤臣良将为国效力,如文臣如尚书右仆射苏威,武将如杨素、韩擒虎等人,至于为高颎所荐而能建功立业者,诚如史载所说,“不可胜数”

    “很好,原本还担心他跑到我老爹哪里去呢,这下自己身边终于有一个像样的谋士了”萧然心中想到

    “那么接下来截取谁呢………”

    在截取高颎之后,真正值得萧然截取的就只有:韩擒虎、杨素、孟贲、贺若弼以及印度神话的那两个人了

    “系统,截取的第二个人选择韩擒虎

    “叮,恭喜宿主成功截取韩擒虎

    韩擒虎属性如下

    韩擒虎武力103,智力94,统帅96,政治82,魅力93

    植入身份:本为饥荒流民,偶然间被宿主施舍过钱财,现已前来报恩”

    韩擒虎(538年~592年12月26日),字子通,河南东垣人,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之子,隋朝名将

    韩擒虎少时以胆略见称,喜好读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意。初袭爵为新义郡公,又以军功升至上仪同,先后任永州、和州刺史。隋建立后,被命为庐州总管,镇守庐江,开皇八年(588年),率兵伐陈,大胜,声威震江南,旋率精锐直捣陈都建康,俘陈后主陈叔宝,大胜,不久以军功进上柱国,出任凉州总管,后被召还

    开皇十二年十一月己未日(592年12月26日),去世,年五十五

    而在魏征等编撰的《隋书》记述他病重临死前夕,他邻边的老妇人看见他的门下仪仗很盛大,同王宫一样,老妇人感到奇怪便问他们。他们中间有人回答说:“我来迎接大王。”忽然不见了。又有人病得很厉害,恍恍忽忽地走到韩擒虎家里说:“我想拜见大王。”左右的人问道:“什么王?”回答说:“阎罗王。”韩擒虎的手下侍从想打他,韩擒虎制止他们说:“我生前做到了上柱国,死后能做阎罗王,这已很满足了。”因此生病,几天就死了

    “二十四史”多讳鬼神,很少记有阴阳界故事,而韩擒虎死做阎罗王的传说,竟被记进本传,可见在初唐时,这条传说是颇见风行的。

    晚唐敦煌变文《韩擒虎话本》更是惟妙惟肖描述了韩擒虎灭陈后,五道将军持天符请他出任阴司之主,韩应允,请假三天,隋文帝杨坚为他举行了告别宴会。第三日,有一紫衣人、一绯衣人乘乌云前来迎接,自称“某二人缘是天曹地府,来请大王,更无别事”于是,他辞别朝廷君臣和家小,赴阴间当阎罗王去了

    “系统,截取的第三个人选择杨素”

    原本来说这第三个萧然是想在杨素和贺若弼中做选择的,毕竟从统帅等等角度来看杨素绝对是强于贺若弼的

    但杨素滥用民力、物力营建仁寿宫,大肆聚敛,滥杀士卒,又助杨广阴谋谋嫡夺位,成为后人眼中“欺主罔上,贼害良民”的“佞臣”“奸雄”这也是萧然对他的成见所在的主要原因

    但话又说回来,古代那些名将那个没有点黑料?那而且如果真让杨素去加入杨坚,那以杨坚的英明雄武加上杨素的统帅,恐怕到时候关中真的没有人能挡住杨坚了吧

    “叮,恭喜宿主成功截取杨素

    杨素属性如下

    杨素武力87,智力95,统帅101,政治97,魅力83

    植入身份:杨彪的二儿子,年幼与宿主相识,是宿主的挚友,在自己大哥和宿主中选择了宿主,现正在宿主门外听后调遣”

    杨素(?-606年8月31日),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人,中国隋朝权臣、军事家、诗人,汾州刺史杨敷之子

    杨素自幼胸怀大志,博学多闻。初为北周权臣宇文护引为中外记室,后随周武帝宇文邕攻北齐有功。更投靠丞相杨坚,为其讨平反抗势力,累迁徐州总管、柱国,封清河郡公。隋朝建立后,加上柱国,参与修订律法,又调御史大夫。他数次献上攻取陈朝的计策,被任为信州总管,负责监造战船,作灭陈准备。开皇八年(588年),杨素参与伐陈,作为行军元帅,率水军下三峡,在长江中游屡败陈军,配合了下游隋军攻取建康的行动。战后累升纳言、内史令,封越国公。开皇十年(590年),以行军总管率军讨平江南豪族叛乱。两年后晋升为尚书右仆射,与高颎同掌朝政。开皇十八年(598年)及仁寿二年(602年),两次出击突厥,取得大胜。在此期间与晋王杨广交结,助其成为太子并夺取帝位。杨广即位后,主持讨平汉王杨谅叛乱,累拜尚书令、司徒,改封楚国公,但受杨广猜忌。大业二年(606年),杨素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获赠光禄大夫、太尉及弘农等十郡太守,谥号“景武”

    而破镜重圆这个典故和杨素也有过联系

    南朝著名诗人徐陵的孙子徐德言,曾任陈朝太子舍人,他的妻子是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才貌极为出色。徐德言当太子舍人这个时候,正赶上陈朝衰败、时局混乱之际,无法保证国家和个人的安全,徐德言对妻子说:“以你的才华和容貌,如果国家灭亡了,你一定会流落到有权有势的富豪人家,恐怕我们会永远分离。倘若我们的缘分没断,还能相见,应该有一个信物”徐德言便折断一面铜镜,夫妻两人各拿一半,他又同妻子约定说:“将来你一定要在正月十五那一天将镜片在街上出售,如果我见到了,就会在当天去找你”

    等到陈朝灭亡了,乐昌公主果然流落到杨素家中,杨素对她非常宠爱,徐德言流离失所,好不容易才来到京城。他于正月十五这天到市场上寻找,果然有一个仆人模样的老头出售一片一半的镜子,而且要价非常高,人们都嘲笑他。徐德言将老人带到自己的住处,给老头吃饭,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拿出自己那一半镜子和老头卖的那半镜子合在一起,并在镜子上题了一首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镜子和人都离我而去。如今镜子回来人却未归,镜子上已映不出嫦娥的倩影,只能反射出一片月光)。”

    乐昌公主看到题诗以后,哭哭啼啼地不肯吃饭,杨素了解情况后也非常伤感,派人将徐德言找来,决定将妻子还给他,并送给他们许多钱物。听说这件事的人没有不赞叹的。杨素设酒宴为徐德言和陈氏饯行,并叫陈氏也作了一首诗:“令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新丈夫面对旧丈夫,哭也不是笑也不是,这才知道作人的艰难)”然后陈氏和徐德言回到江南,一直到白头偕老

    “系统,我有个疑问,不是说我现在召唤出来的人不会一出场就是巅峰时期吗,可为什么截取的人上来就是巅峰呢?”

    “叮,宿主这个限制仅限于你召唤人物才会限制,如果是平衡给你的或者是截取就不会受到这个限制”

    “哦?不错不错”

    紧接着就是其他被平衡出来的那些人了,其中杨坚携带出来的那些人还是跟着杨坚,没有被分出去

    嬴荡的那些人也都没有被分出去,毕竟人本来就不多,也没有什么好分的了

    薛举携带的那些人除了宗罗睺被分到李密手下其他人全部都归了董卓

    西王母携带的龙吉公主现在还在道教,没有下山

    阐教十二金仙现在也都在道教

    谢安携带的谢玄自然而然也是去投靠了袁绍

    小海携带的那些人里除了洪景天被植入成为了洪秀全的族弟之外都没有被分出去

    而郭威携带的那些人也都没有分出去,而且顺道提一嘴,这个刘知远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刘知远,而是演义里的那个刘知远

    苻洪携带的那些个姓苻的一个也没出去,全都被植入成了萧然的族兄族弟

    石勒携带的那些人除了自己被植入成萧然的族弟之外,冉闵被植入成为了被宿主父亲外放的练武奇才,现准备回到家族之中,张宾则是被植入成为了萧启的幕僚,而剩下的几个人则是被打包送给了董卓

    梅山七怪的那几个人也自然而然的是袁绍的人

    彪携带的那三个人也是没有分出去,都成为了皇甫嵩的手下

    李密、努尔哈赤平衡出来的那些人也是一个都没有分出去

    曾弄除了史文恭被植入成被袁术发觉的人才以外其他也没有被分出去

    “叮,检测到宿主即将与黄巾军展开大战,故宿主可免费召唤五次,且不计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