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过去:我的文艺时代 » 第1章 迟到的惊喜

第1章 迟到的惊喜

    春节的余温尚存,燕京的街头巷尾仍回荡着节日的喜悦。

    王澍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收到了陈满福先前所提到过的“惊喜”,嗯,确实是又“惊”又“喜”。

    那个晚上,陈满福神秘兮兮地递给他一叠厚厚的文件和一串沉甸甸的钥匙,没有多余的解释,只留下一句:“自己看看吧。”

    王澍满怀好奇地接过,先将钥匙放在一旁的桌上,翻看起手上的文件,注意到这边动静的陈军和陈楠栖也围了过来,想要一同分享这份神秘的礼物。

    文件的第一页,是王澍的户口迁移记录,从陈家独立出来,落户于德胜门内大街。

    陈楠栖一时间有些坐立不安,满脸担忧地质问起自己的老父亲:“爸,你这是什么意思,要把小澍逐出家门吗?我可告诉你,妈跟我和大哥都不会同意的。”

    “瞎说什么呢。”陈满福笑了笑,“把东西看完再说,这可是好事。”

    随着文件一页页翻过,王澍的心情也如过山车般起伏。

    那熟悉的地址,那些关于房屋所有权的证明材料,让他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

    他的声音不禁有些哽咽,眼眶湿润,感激地看向陈满福。

    而陈满福只是轻描淡写地挥了挥手:“这本就是你家的,现在归还给你,是理所当然的。”

    王澍的父母虽然已经离世多年,但留给他的不仅仅是宝贵的人脉,还有两处房产。

    一处是父亲解放后分配的住所,就在这个大院;另一处则是母亲祖上传下来的宅子,王澍小时候去看过,庄重而气派,只是因为常年无人居住,略显破败。

    在那些动荡的年月里,王澍为了避免给陈家带来麻烦,主动上交了这些房产。

    陈满福和李海林虽然坚决反对,但最终还是尊重了王澍的决定,并承诺在合适的时机帮他要回来。

    如今,这个时机似乎真的来了。

    了解了始末的陈军和陈楠栖,没有丝毫的嫉妒,反而为弟弟有了自己的房子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他们打趣道:“小澍,你这有了新家,不会马上就搬过去不要我们了吧?”

    “怎么会,除非你们不要我,否则这里才是我的家。”

    “你个小滑头,我们怎么可能不要你。”

    “那不就得了,再说了,这房子刚收回来,肯定得收拾一下才能住人的。”说到这,王澍提议,“不如,我们明天一起去看看吧?”

    “好啊。”

    陈满福看着三个孩子讨论得不亦乐乎,心中暗自欣慰。

    不过他没告诉几人自己已经替王澍把屋子收拾过,而是留着他们自己去发现,生活嘛,就是得自己去探索,才有意思。

    次日,晨曦的阳光如同温柔的绸缎,在燕京的古老街道中,轻轻洒落。

    王澍与陈家兄妹,以及王澍,肩并肩一同踏上了前往王澍家祖宅的路上。

    是的,王澍把王溯也给叫上了,这种好消息,自然得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才是。

    之所以没叫史佚生,是他还没想好怎么跟他说这事,打算看完房子后再做决定。

    他们四人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心中满载着对未知的期待。

    王澍的心情最为复杂,对于那个他出生时便去世的母亲,没有太多记忆,那座院子,也只是搬到陈家后,某次听大人们提起后,跑过来看了一眼,而且只是在外面匆匆一瞥,并没有留下太多印象。

    所以当时上交的时候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毕竟自己并没在那住过一天。

    而且即使燕京的房产往后会很珍贵,但这在期间,他相信自己总有办法弄到几套,完全有机会再把祖宅买回来。

    现在,陈满福率先替他将宅院收回,王澍的心中难免波澜起伏,感激与惊喜交织。

    先不说王澍心中的复杂情感,一行四人过喧嚣的市集,改过曲折的胡同,终于抵达了那座隐匿于深巷的四合院。

    院门紧闭着,门上的铜钉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重。

    王澍深吸一口气,手中的钥匙在锁孔里轻轻一转,随着“吱呀”一声,厚重的红漆大门缓缓打开,仿佛也在欢迎着他们的到来。

    眼前的景象让四人惊讶不已,由于陈满福事先没告诉几人这座院子已经修葺过,所以里面的景致与他们想象中荒芜景象大相径庭。

    院子里,新铺设的青石板路沿着曲折的小径延伸,引领着他们深入这个充满历史的空间。

    古树经过修剪,显得更加挺拔,它们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迎着久违的主人。

    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岁月的长阶上,他们的心情也随着脚下的路逐渐沉淀。

    那些曾经因岁月而破败的角落,如今已经焕发出新的生机,鲜花盛开,色彩斑斓,散发出阵阵芬芳,让人不禁驻足欣赏。

    四环的三进式结构依旧保持着其古朴的魅力,每进之间通过挑高的门楼相连,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这个家族的故事。

    第一进的迎客大厅左侧是供客人休憩的房间,虽然空间不大,但布置得温馨而舒适,家具一应俱全,现代化的卫生间巧妙地隐藏在古朴的装饰之中,完美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

    墙上挂着的字画虽然都是新近装裱的,但每一幅都透露出浓厚的年代感。

    尽管王澍几人对此都没有研究,但那份独特的韵味仍旧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

    他们继续前行,来到了第二进的院落。

    这里,陈满福特意设计了一个庭院,庭院的中央是一个小型的假山水池,水池中的水清澈见底,几尾金鱼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弋,偶尔跃出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最后一进的屋子被改造成了书房和储物室。

    书房里,原本存放在陈满福家中的书籍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搬到了这里,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

    其间还摆放着几个精美的瓷器,王澍都有印象,好像也是父母家里传下来的,每一个都蕴含着家族的记忆和历史。

    书房一角的古桌,毛笔、墨汁和宣纸摆放整齐,仿佛在等待着有人来挥洒墨香,续写家族的辉煌。

    按照传统四合院的布局,二进的院落一般是家庭成员日常起居之所,这个院子也差不多。

    北面中间的房子,高大而威严,似乎是叫中房,一般也就是家主居住的地方。

    几个人也不是很懂,王澍只知道,没一会就有好几间屋子被这些“强盗”们给瓜分了。

    陈军和陈楠栖这对兄妹,一上来就目标明确地选中了正房两侧的房间,仿佛那两处本该就是他们的一样。

    西边的屋子归陈楠栖,而东边的屋子则被陈军所占据。

    王溯没能抢过两人,却也满意地选了院子东侧一间宽敞的屋子。

    至于西侧的那间则被空了下来,对此,王澍心里也有打算。

    随着他们对四合院的探索逐渐深入,王澍和其他几个人开始注意到院子里更多的细节。

    每一扇窗户都装饰着精致的木雕花纹,阳光透过窗棂,阳光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如同时间的画笔,在院子里描绘出历史的印记。

    院子的每个角落都和谐地融入了周围的环境,仿佛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最终,他们集合在了正房的客厅,这里宽敞而舒适,屋子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张由老榆木支撑的大圆桌,周围围着一圈椅子,一人一张,逛累了,坐着休息。

    “这院子实在是忒大了些,小树枝儿,先说好,我们这可不是霸占你房子啊,完全是怕你一个人住在这里晚上睡不着觉。”

    “就是就是。”王溯的调侃瞬间引来了陈军和陈楠栖的附和。

    “拉倒吧你,我看只有你晚上会吓得睡不着觉。”王澍幺儿要偷,嘴角挂着温和的笑容,“其实你们来住我也高兴,人多热闹,这里相比大院,确实是宽敞不少,而且这里离大哥和二姐的学校更近吧?我之前看过地图,好像完全可以住在这里上下学,有自行车,也方便。”

    陈军摆了摆手:“算了,我们就凑个热闹,哪能真占你房子啊。再说了,上学肯定是得住校的,周末休息的话,那也是回家住,偶尔过来玩玩倒是可以,常住就算了,毕了业,我和你姐都是要回部队的。”

    陈楠栖点头附和:“就是,让你家小溯子陪你就行了。”

    “什么小溯子?叫谁小溯子呢,整得跟那啥一样。”王溯一听这称呼就炸了毛,“我才不稀得和他住呢,我也住校。”

    王澍连忙安抚:“是是是,那算我求你行不行,周末休息的时候咱们过来住。另外,我想把史佚生一家邀请过来,平时家里史叔和小岚,也多点人气,不然这么大个宅子,就这么荒着,怪可惜的。”

    “说的也是,这房子啊,还是得有人住、常打理才行。”王溯沉思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随即,他的目光在院子里巡视了一圈,仿佛在想象未来的热闹场景,“正好老史家也该搬了,那房子,以前说也说是四合院,现在整个一大杂院,老史他们家的房子还那么小,小时候还好,现在过去,有时候挤在屋内,我都感觉转不开身。”

    “那你和他说去?”

    “凭什么啊,要说也得你去说,这是你房子,又不是我的。”

    王澍拍了拍王溯的肩膀:“什么你的我的,分这么仔细干嘛,咱俩不是亲兄弟来着,这个时候你不上谁上,溯哥哥?”

    “滚滚滚,要我出场的时候,知道叫我哥哥了,不需要我的时候就是‘大酥饼’是吧?”王溯假装生气,但眼里的笑意却藏也藏不住。

    “这都被你发现了。”王澍故作惊讶,两人相视而笑。

    “嘿,找打!”王溯挥了挥拳头,气氛轻松而温馨。

    随着参观的结束,午餐时分悄然而至。

    在大门口,伙伴们分成两队,陈军和陈楠栖踏上归途,而王澍与王溯则向史佚生家的方向迈进,心中暗自筹划着如何说服史家搬来同住。

    由于事前没打招呼,王澍他们过来的时候,史家已经开始准备吃午饭了。

    好在春节刚过没几天,各家都备了些年货,不用麻烦史父额外做什么来招待。

    再说了,王澍他们也不是什么挑剔的人,各自拿副碗筷,便坐下一起吃了。

    茶余饭后,几人坐着聊天,王澍也乘机说了自己二人今天的来意。

    “老史,我家的祖宅重新收回来了,屋子宽敞得很,你们要不搬过去住吧?你们现在的屋子,实在是有些局促,冬天取暖也不太方便。我那边设施齐全,一家人住着肯定舒服多了。”王澍的话语中满是诚意。

    “这……”听着王澍的提议,史佚生和史父脸上流露出明显的犹豫,而史岚的眼睛却是亮了起来,如同看见了新生活的曙光。

    春节期间,史父曾提及王澍之前垫付医药费的事情,史佚生一直在寻找机会表达感激之情。

    虽然他知道,王澍在意的不是他口头的一两句感谢,但就这么受着,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

    结果前一桩事情还没个结果,王澍又带了这么个消息,父子二人都有些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幸好王溯及时开口,打破了屋内的僵局:“其实王澍的房子平时也是空着的,我们都得回家住,现阶段不可能常驻那儿。”

    王澍接着补充:“是啊,长时间没人住的房子,确实容易出毛病。而且,那么大的房子,一直空着肯定不是回事。你们搬过去,既有人照看,又能让它充满生活气息,我们也能更安心。”

    “这怎么好意思呢……”史佚生的声音低了下来,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你们已经帮了我们很多,这样再……”

    他摇了摇头,似乎在寻找拒绝的话语。

    王澍却是一脸轻松地打断了他:“哎,这次不是帮你,而是你们帮我,把它当成是帮我看家吧。照这么算的话,貌似我还得给你们工钱呢。不过我可拿不出来,看来只能让你们给我打打白工了。”他的语气中带着一股温情与玩笑。

    史父在史岚期待的目光和史佚生犹豫的神情中,最终作为家庭的支柱,接受了这份厚意。

    他的心中虽有诸多顾虑,但儿子的健康和女儿的成长都需要更好的环境。

    而且,住在一起,王澍他们就不用每次跑这么远来看他们,孩子们也有更多的交流机会。

    史父心想,这或许是报答王澍的最佳方式——好好看护这座宅院,让小岚帮忙打理,尽管每次他们能做的不多,大多还是依赖王澍他们的慷慨。

    但这份心意,是他们全家能给予的最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