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皇子死了,我替身上位很正常吧? » 第15章:副帅,我们准备归降桓阳城……那位所谓的替身,不,是陛下!

第15章:副帅,我们准备归降桓阳城……那位所谓的替身,不,是陛下!

    前线的士兵们纷纷掉头奔逃,试图摆脱这片危机四伏的战场。

    然而,后方的士兵们对具体情况一无所知,他们只能听见前方传来的“赶紧逃命”和“快,领军的死了”的惊慌叫喊。

    尽管未目睹刘及的悲剧,不明所以的士兵们认为,此时逃跑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因此,后方的军士们纷纷抛弃战具,拼尽全力逃离生天。

    正在接受惩罚的副帅赵锦也被这一幕惊呆了。

    在刘及被他的手下压制在地时,还未来得及作出反应,刘及便已倒毙在他的面前。

    目睹那血淋淋的一幕,似乎已无法将尸体恢复原貌。

    这一幕宛如戏剧中的情节,惊心动魄!

    赵锦在心中已将刘及及其远祖、太后乃至皇上都痛斥了一番。

    刘及这样的无能之辈,竟然能够担任一支军队的主帅?

    他迅速挣脱了惊慌失措的刘及手下,急忙跳上战马,向着将领帐篷的方向疾驰,意图重整士气,稳定军心。

    然而,姜悬绝不会放过让他有所作为的机会。

    姜悬与赵锦均为能够精准把握战机的杰出指挥官。

    顶级高手的对决,胜负往往悬于一线。

    最微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全盘覆没。

    更何况,赵锦不得不暴露出一个给姜悬可乘之机的巨大漏洞。

    弥补过失,已然迟了。

    姜悬的眼中已经闪烁着饥饿狼群的狂热之色。

    “明乐,领军冲锋,将敌方军队彻底击溃!”

    “遵命!”

    “士兵们,皇上正于桓阳城加冕,此乃天意。”姜明乐大声宣布:“敌军首领刘及已死于我军之手!为了为先皇复仇,为了减轻皇上之忧,同袍们,随我冲杀!”

    “向前冲击!”

    城门敞开,姜明乐率先冲锋,身后密密麻麻的桓阳城士兵犹如涌动的潮水,竞相从城内涌出。

    胜利就在前方。

    桓阳城的将兵如同泛滥的洪流与野兽,冲向四散逃逸的敌军,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桓阳城的士兵并非都城中那些享受优待的士兵。

    经年累月与漠北王朝的连番交锋,使得桓阳城的部队锻造成了一支久经沙场的精锐部队。

    这支经历无数战斗的部队,其丰富的经验是通过无数次的血战积累而成。

    当面对逆境之战,这些士兵能够坚守阵地,抵抗压力,不轻易崩溃。

    当战事对己方有利,他们能让敌军闻风丧胆,不敢轻易接战。

    在如此一边倒的战斗中,他们能战斗至武器磨损,直至刀刃变钝。

    “赶紧撤退!!”

    “停止推挤!”

    “让开,别挡道!”

    都城的士兵们原本就缺乏充分的准备,其阵型迅速变得杂乱无章。

    试图逃离的士兵们慌乱不堪,彼此之间相互踩踏,甚至为了争夺逃生之路相互残杀。

    这样缺乏组织的混乱局面,使得他们无法迅速撤退,不久便被迅速冲出的桓阳城士兵追赶上。

    一触即发,战场上金属碰撞声中,血花四溅。

    精确描述,桓阳城的勇士掌控战局,而都城的士兵则在此战中血流成河。

    这是完全不对等的屠戮。

    桓阳城的战士们挥刀如风,屠戮中积累功绩。

    都城的士兵则是绝望哀嚎,再难望见在都城的家人。

    即使是身经百战的赵锦副帅,在这样绝境之下,也只能无能为力。

    竭尽全力之后,不仅未能召集士兵,连己方的坐骑也险些落入逃兵之手。

    幸亏赵锦身负宗师之力,这才从逃兵的包围中逃出生天。

    赵锦回顾身后混乱的战场,不禁仰头长叹:“刘及这一人,竟让我陷入如此困境!”

    这时,张坛、常忍、耿桓、刘培之四位一直跟随的资深将领来到了赵锦的身边。

    “幸运的是,你们安然无恙,我们应当重新整顿,尽可能召集散落的士兵,我们绝不能让太后和陛下的期望落空!”

    然而,张坛、常忍、耿桓、刘培之四人神情冷漠,显然对赵锦的提议持保留态度。

    “你们几位怎么还在发呆?”

    张坛沉声说道:“副帅,我们几个经过一番讨论,决定不返回都城。”

    “你们不计划返回都城?”

    “确实,鉴于太后的为人,她一定会将刘及的失败归咎于我们,若是回到都城,无异于自寻死路。”

    赵锦目光中满是疑惑:“你们这是……有什么打算?”

    “副帅,我们准备归降桓阳城……那位所谓的替身,不,是陛下!”

    张坛望向都城的方向,眼中充满失望:“本来三皇子就理应继位,全是太后的阴谋。如今,我们决定明哲保身,副帅您怎么看?”

    赵锦审视着眼前的将领们,察觉他们似乎已有预谋,这让他心生忐忑。

    他转向张坛、常忍、耿桓、刘培之等人,试图劝解:“但我们的亲人,仍在都城中……”

    “副帅,想想申丰亨未归都城,他的家人已经遭难。”

    常忍反驳:“孔洋回城,他及其家族也同样未能幸免,面对太后那般毒辣之心,我们岂能指望有生路?刘及死后,我们的亲族已无疑于被定了罪。我若不为他们复仇,又何必回去送死?”

    “这……”

    赵锦心中迟疑,苦思如何向这四人表达自己的想法。

    原因是,他内心深处,希望能返回都城。

    赵锦认为自己深谙兵法,且具有宗师级别的修为,毕竟他是都城兵部中的重要将领。

    在陛下和太后急需人才之时,赵锦相信他们不会因为刘及的愚行而将责任推到他身上。

    最关键的,他背后有着坚实的靠山。

    他之所以能站稳脚跟,获得朝堂上的地位,不仅归功于个人实力,更重要的是他在政界的人脉网络。

    他与江正之的关系颇为紧密,尽管年岁足以当江正之的父亲,却总是在江正之面前唯唯诺诺,毕恭毕敬。

    日常中,他也频繁地向江正之输送金钱。

    他之所以能担任副帅,是因为江正之向太后谢玖观推荐的,以协助那位无能的刘及。

    原本认为,即便无法攻克桓阳城,也能获得一些功绩,为自己添上功勋。

    然而,谁又能预料到这样的结局呢?

    刘及的笨拙行为,远远超乎了他的预期。

    他竭尽全力,却依然未能阻止刘及的败笔。

    这又有何过错?

    因此,赵锦心中仍存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