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盛世大唐 » 第一百三十一章 杨玄感的决心

第一百三十一章 杨玄感的决心

    杨玄感看着突兀而来的王仲伯,疑惑的问道:

    “本公并非你的上官,如何为你做主?”

    杨玄感督运粮草,职责是催促各地郡县,运粮到黎阳仓交割。他根据前线的需要,安排按时按量,运送到指定地点。

    王仲伯负责镇守黎阳仓,保证粮仓的安全。

    两人各司其职,并无交集,无需杨玄感给他做主。

    王仲伯长拜不起,哭诉道:

    “我年轻的时候是楚国公的部下,不慎犯了军纪罪该问斩,被义安侯他老人家救下。这些年承蒙义安侯的照顾,才得以升任武贲郎将,麾下也多是弘农人士。义安侯曾说过,如果事态危急,可以请您做主。”

    杨素兄弟众多,但有能力的只有两个。

    杨约幼时爬树堕地,被树杈伤到胯下,成为太监。被杨坚杨广父子信重,封为修武县公,但已经死去多年。

    杨慎能力稍弱,但更看重家族。杨广征讨吐谷浑大胜回来,就有意削弱关陇集团。杨玄感当时感觉到危险,准备效仿杨坚的故事,杀掉杨广立毫无实力的杨浩当皇帝。

    杨慎觉得杨广大胜而回,声望正在顶峰,让杨玄感忍耐。

    但从那个时候起,杨慎也在积攒力量,准备叛乱。

    “哦……有何凭证?”杨玄感猜测有八九分真,还是问道。

    王仲伯取出一封信,递到杨玄感的面前:

    “这是义安侯的亲笔信……”

    赵怀义接过信件,确实是杨慎的字迹。只是一封平常的回信,言辞间却透露着亲昵信任。

    杨玄感再不怀疑,拉起王仲伯:

    “王将军快快请起,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你如此慌乱?”

    “张须陀负责剿灭瓦岗寨,前日竟然来信,要我听从他的指挥……”王仲伯委屈的说道。

    张须陀只是东郡郡守,和武贲郎将平级。但他此前只是齐郡郡丞,只能算是地方部队。王仲伯部下都是精锐,不愿意听从张须陀的指挥。

    张须陀准备用东郡郡兵,替换王仲伯的部队镇守黎阳仓。

    可以替换精锐部队对付瓦岗寨,同时让其他人以为黎阳仓容易攻打,引蛇出洞,一举剿灭。

    杨玄感疑惑的问道:

    “他只是郡守,如何能命令你?”

    王仲伯拿出信件,杨玄感知道这是他杨家的部队,这三千精锐里面,少说有几十个杨家的家将。这支部队,一定要掌握在手里。

    王仲伯说道:

    “张须陀手里有圣旨,如果我不同意,他就要夺了我的兵权。我倒是无所谓,但都是义安侯他老人家多年的心血……”

    张须陀手里有圣旨?

    杨广开科举,从民间取材,就是准备削弱朝廷大臣。

    关陇贵族都是军功世家,许多人都在议论,张须陀李卓等人,都是杨广可以培养的后起之秀。

    张须陀有圣旨,似乎不足为奇。

    但这意味着什么,难道杨广还有什么安排?

    杨玄感迟疑不决,王仲伯急忙表忠心:

    “公爷,我部下的三千人,许多军官和国公家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请楚国公为我们做主!”

    杨玄感家族往上十几代人,都是高官厚爵。不管皇帝怎么变,他们家族都屹立不倒,慢慢水涨船高。

    现在,似乎有能力做成杨坚曾经的故事。

    这也是杨玄感身边,有那么多追随者的原因。

    赵怀义眼中闪过一抹喜色,跃跃欲试。

    “这……”杨玄感犹豫不决。

    有了王仲伯的三千人,加上赵怀义的郡兵一千人,杨玄感在黎阳的家将家仆五百人,也有将近五千人的大军。可以登高一呼,吸引志同道合的人。

    响应者云集,十万人不在话下。

    王薄一个铁匠,竖起反旗尚且能吸纳三万人,杨玄感家族的富贵,四世三公都不足以形容,定然应者云集。

    杨家在弘农郡潜势力极大,召集十万大军也不在话下。

    “好,你回去安抚部队,我来应付张须陀!”

    杨玄感思量一番,终于下定决心。派出亲信去辽东军中,召回他的亲弟弟武贲郎将杨玄纵、鹰扬郎将杨万硕。同时派遣使者,到长安请蒲山公李密。

    ……

    杨广去年征讨高句丽,大败而回,虽然没有成功征服高句丽。

    但确实削弱了关陇世家的力量,虽然不是杨广希望的方式。

    杨广今年招募的骁果军,大多数来自关中,皇权力量能投射到的地方,对杨广比较忠心。加上去年的大败,中下层军官几乎全部阵亡,关陇世家派不出家族子弟渗透,军权几乎都掌握在杨广的手里。

    汲取去年亲自指挥,错失战机的教训,杨广这次放权给前线大将。

    杨义臣来报告军情,杨广心情不错,问道:

    “前线今日可有进展?”

    杨义臣,本名尉迟义臣,他的父亲尉迟崇是北周大将。杨坚建立大隋,对地方将领不放心,尉迟义臣作为人质,被杨坚养育在宫中。后来被杨坚收养为堂孙,算是杨广的侄子。

    “陛下,臣等做好准备,明日就能破城!”杨义臣笃定的说道。

    高句丽新建的辽东城非常坚固,大隋军攻打很久都没有战果。杨义臣主动献计,就让他负责指挥。

    杨义臣昨晚就下达军令,让军士们每人造一个布囊,里面装满泥土。今日一早就开始在辽东城下堆积,形成一个高于辽东城的缓坡,士兵们可以居高临下,俯射城内的高句丽人。

    只需要半日功夫,就可以攻破辽东城。

    “好,你只管放手指挥,朕全力支持你!”杨广志得意满的说道。

    宇文化及忽然闯进来,惊慌的说道:

    “陛下,黎阳急报!”

    黎阳?

    杨广眼中闪过一抹奇异的光芒,打开一看,却是杨玄感的奏报,说是运河沿岸有许多反贼,军粮运输不便,正在努力。

    在下面一本,就是张须陀的奏折,说是王仲伯不愿意接受他的命令,一直拖延时间。

    看到最后一本,杨广突然哂笑起来。

    萧皇后好奇的问道:

    “陛下何故发笑?”

    “呵呵,京兆万年县县令杨岳奏报,其侄楚国公杨玄感心有异志。他已经和杨玄感断绝关系,请朕不要株连他呢……”杨广乐呵呵的说道。

    ……

    李卓住这次来洛阳,是想提前做一些布置,更想自己亲自看一下,杨玄感造反的黎阳仓和周边的东郡汲郡,以及到洛阳的路线。

    杨玄感造反围攻东都洛阳不利,最终失败,李卓想在这件事情上获利,自然要提前布置。

    大隋的军队多数在高句丽战场,能参与平乱的军队,除了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的守备部队,就只有现在还没出发,停留在东莱郡的来护儿。

    “如果来护儿主动平叛,我就跟着混点功劳。如果来护儿不来,我就等杨玄感的主力离开之后,在黎阳周边打几个追随杨玄感的郡县,混点存在感。”李卓心中谋划着。

    “侯爷,黎阳急报,辽东催军粮的信使,被杨玄感晾了几天之后,终于得到一批粮食。”

    柳武海忽然找到李卓,汇报最新消息:

    “但观察的兄弟说,最开始装粮的船工似乎很轻松,一人一包不费力。但信使离开之后,就要两人一包了……”

    两人一包,这是偷懒?

    李卓心中猜测,但很快就否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