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龙行龘龘 » 第十六章 落难终南山 黑龙醒前世

第十六章 落难终南山 黑龙醒前世

    终南山有一杜顺和尚,俗姓杜氏,京兆杜陵人,是华严宗第一代祖师。他道德高尚,不攀外缘,白天上山耕种,晚间回寺诵华严经。

    十八岁皈依因圣寺魏珍禅师出家,专修禅观。行踪所至,每多灵异,能治天生聋哑,驱除虫蚁,能跟动物(牛马)对话,当时百姓称其“敦煌菩萨”。杜顺和尚曾经将道屦一双放在市门,三日不失,有人问他原因,他说:“我从无量劫来,未曾盗人一钱,自无盗之缘。”

    有人生病,身体非常不好,非常疼痛,找杜顺和尚看病,杜顺和尚只要跟他面对面地坐在那里,过一会儿这个病人病就好了;有人说不出话,到了杜顺和尚那里,就能够讲得出来;有人耳朵聋了,去见了杜顺和尚,他就能够耳朵听得到声音。世间的人,对他的神通,对他的成就,都是非常地景仰,非常地佩服。有一回,杜顺和尚跟这些出家人一起过河,跟随他一起去的侍者,走到河流的中间,水也很深,忽然这个河流,水都不流了。你看这个神奇不神奇?水都不流,水都停了。他有非常大的一种神通。

    他有一徒弟跟他学法已十余年,见师父白天上山辛苦地耕种,夜间回寺又拜诵华严经,觉得师父很平常,没有什么可学。不如到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求开智慧。便向师父请求,师父说:“不必去了,在这里修行和去五台山拜文殊菩萨是一样的。

    愚蠢的弟子,不明白师父的意思,便说:“师父,我已发愿朝山,请师父慈悲,了我心愿。”师父见他去意已决,便准他去。临行前,师父说:“我有二封信,一封给清凉子,一封给猪老母,你顺便替我送去。”弟子将信收下,立刻启程,朝五台山方向走,一心想求文殊菩萨加被开智慧。

    按照信的地址找到清凉子,她是一个妓女,徒弟心里觉得奇怪,为何师父有一位当妓女的朋友?但信封明明写给她,因此便照样交她。

    清凉子接信,拆开一看便说:“我知道了,我的工作已做完,我也要走了。”说完就坐下圆寂。徒弟觉得奇怪,将信捡起来一看,原来她是观世音菩萨,可是他还不曾觉悟。

    弟子又将第二封信按地址交给猪老母,原来它是一只猪。猪老母接到信之后,拆开来看,也当场死了。徒弟更觉奇怪,为什么看到信就死呢?于是把信捡起一看,原来信是写给普贤菩萨的化身为猪,来教化众生。但这愚笨的徒弟,还不觉悟。

    到了五台山,走遍了深林幽谷,景色奇伟,一如想象,偶然间见到山上有位老翁,那老翁对智冲说:“看你急急忙忙,很辛劳的在这偌大的山野里赶路,到底为了什么呢?”

    “您问这个呀,不瞒您说,我是想在此深广名山之中,求见文殊大士的呀!可是找来找去都没有见着,不知道大士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如果您知道的话,请告诉我吧!”

    老翁就很客气地回答他:“原来你找他呀!据我所知,文殊大士去长安弘法已经很久了,到现在大概还没有回来呢!你到这里来想要见他,恐怕是白跑一趟了。”

    于是,智冲恳求地说:“慈悲的老人家!请您告诉我,想来您必然知道大士的下落才对,求求您指示,我感激不尽!”

    智冲一转个身,老翁唱了一首偈:“游子漫波波,台山历土坡,文殊只这是,何更问弥陀?”

    意思是说:无知的游子漫游跋踄,在五台山历尽了千辛万苦,其实文殊就在这儿,又何必再去问弥陀?

    于是,智冲恳求说:“请您告诉我,想来您必然知道大士的下落,求您指示,感激不尽!”

    “既然你一片诚心,不妨直言,你所要找的大士,就是杜顺和尚!”

    文殊后人也因此认为杜顺大师是文殊菩萨的化现。

    这一日,杜顺和尚正在终南山耕种,忽见一人魂魄飘来,知是黑龙,便收了回来。

    来至义善寺,龙元魂魄方才定住,拜于菩荷面前。

    杜顺和尚道,“汝既寄怀天下,当有怀天下之心,无论东西南北,人仙鬼怪,狼虫虎豹,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皆视为己,非已占,非己有,为一切之众生,为众生之一切。同人种,同物种,同东西南北,同天下。无分别心,无善恶区分,无我心。”

    “多蒙大师教诲,我常以己心度天下,便有你我之心,常欲你、他为我,视武为器,多载拼杀,尚不保关中安稳,何时可安天下?”龙元似有悔悟。

    “善恶均在一念间,心向善,即是善,心向恶,即为恶。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无善无恶,方本心也。”

    “谢大师点化,我心即安,若得此本心,何能被巫术摄魂。”

    “香饵钓贪吃鱼,直钓亦有死咬者。汝若无心求日月,日月何曾离汝身。放下贪嗔痴,即破无明时。”

    “大师,我心贪非为我,但求我之黎民安,可否?”

    “无人不贪,无心不贪。小私为己,大公为人,小爱爱己,大家爱家,博爱爱天下。心若小即为己,心若大,即为天下。”

    “大师,我常驱恶类,以为其非己,保民安,即是保己,今大师之言,我若为天下,当包容天下众生,无论善恶,皆同而视之。”

    “然,此为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谢大师教诲,我当止于征杀,善于教诲,选贤与能,方可治国平天下。”

    “德行天下,龙行龘龘。汝乃东海之蛟龙,常有治天下之心,多树名望,四海望归,天下一统,战为无奈之下策,和为德者之上策。”

    杜顺和尚便将黑龙前世一一告知。

    并且,自己即是文殊菩萨,望黑龙不忘点化,记前世闹海造乱之教训,仁德施天下,青蛟,红蛟已治夏国。日后华夏一统,恩泽四海,方可四海归一,一统天下。

    黑龙谨记菩萨教诲,望日后见到青蛟,红蛟,以续前缘。

    杜顺和尚,“我赐予一子,此子足可治天下,马上皇上打天下,马下皇帝治天下,打天下易,治天下难。此子天上来客,定能助汝一臂之力。”

    龙元,忽地醒来,见帐内七星灯闪烁,周青山,刘子恒,罗成,云中子,豹仁皆在左右。

    云中子方诉龙元魂魄被摄之事。龙云如在梦中,又记忆犹新,知是菩萨点化。

    忽长安快马来报,“王妃刘玉珍喜产一子,母子安康,此子聪颖灵秀,英俊无比,口衔玉玺,手带龙章,脚踏天下,王妃问当取何名。”众将皆喜,齐声祝贺。

    龙元随口而出,“姓龙,名龘,字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