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龙行龘龘 » 第二十四章 杀龙形灭龙文化 拆龙庙江南水灾

第二十四章 杀龙形灭龙文化 拆龙庙江南水灾

    在中国古代的民间宗教中,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在水网密布的江南地区的人们,常常通过供奉龙王祈求农耕风调雨顺、行船平安无虞,龙文化信仰在江南地区常年来已根深蒂固。

    江南百姓对龙的崇拜,成为寅帝啸川的一大心病。

    一日,寅帝与众官员商议行宫修建事宜。

    古嚯出班奏曰:“圣上,现行宫选址,设计,堪测,地基均已完工,正在紧张施工修建主体。目前,石料,木材均不足够用,需尽快筹备,呈请圣上定夺。”

    寅帝问道,“各位爱卿,可有良策?”

    阮士通出班奏曰:“启奏陛下,今百姓尊龙日甚,日日烧香进供,天天拜祭求雨求风。民不思进,田不得耕,深迷其道,为害不浅。今寅帝明君,虎威天下。当纠其偏,正其行。铲除毒瘤,剔除弊病。”

    寅帝明知故问:“阮国师所言甚是,然当如何处置呢?”

    阮士通奏道:“圣上明谏。欲消除江南龙信仰,当拆汉江龙王庙,所得石料,木料,建材尽用于行宫建设,可一举而多得。各处龙图腾,龙庙,龙观,龙形建筑,一并拆除,眼不见,心则净。慢慢江南百姓的龙崇拜迷信活动就消失了。”

    寅帝大悦:“卿言甚是,着袁红将军带人马拆龙庙,毁龙形,灭龙迹,救百姓于迷途,劝其知返,方为幸甚。”

    袁红带兵拆了龙庙。庙后有一树,树高数丈,十人环抱不得。此地人皆称其为神树、龙树。猴兵砍之,树流血而出,众人皆愕然,不敢轻动。

    袁红请来阮国师。阮士军法剑一挥,大树被劈为两半,内现四条小青蛇。

    “此乃龙之幼子,当速斩之。”阮士通执剑斩了四小龙。

    突然,晴天霹雳,电闪雷鸣,响彻山川,震动江河。

    吓得猴兵猴将胆颤心寒,战栗不已,瑟瑟发抖,人人心惊。

    顷刻间,暴雨倾盆,冰雹砸地,如刀光剑影,似枪林弹雨,齐刷刷地向猴兵打了下来。

    众人无处可逃,直打得鼻青脸肿,血肉模糊,哭爹喊娘,狼狈不堪。淋得如落汤之鸡,逃得似丧家之犬。

    袁红拆了龙王庙,毁了龙建筑,江南没了龙的身影。

    当年冬天,反常的寒冷,大雪下了一冬。过量的积雪在初春融化,雪水流入汉江。加上当年异常的降雨量出现在长江中游地区。七月份,包括武汉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突然水位迅速上涨。

    各地水域龙族纷纷出来治水,真龙再现各条江湖。人们重见龙族,欣喜万分,纷纷助龙治水。向水中投放食物,以供龙族食用。刻在百姓心中的龙信仰又重新复活。

    寅帝见龙信仰久除不绝,便令袁红带兵四处缴杀龙族。

    袁红带猴兵执降龙神爪,四处追杀龙族,却杀了不少水族,成了寅帝官兵们的盘中餐。

    袁红率先来到洞庭湖,想先杀了黄栌,以绝后患。猴兵猴将在洞庭湖捕杀了半个月,逮了不少水族,没有发现黄栌父子。袁红驾舟在洞庭湖四处游荡,寻找龙族,忽见一雌龙携水族藏于湖中岛内。想必是黄栌母亲,便带人上前擒拿。

    黄栌母亲忙令女眷快快躲藏,自己独身与袁红众人搏斗。势单力孤,被降龙神爪抓了猴背,鲜血淋漓,疼痛难忍,急潜水湖底深壑内,不敢外出。

    袁红捕了众多洞庭湖水族,得胜而归。临行时,封了洞庭湖,在四周打下石针,辰位设下定物。洞庭湖成为一潭死水,外不能进,里不能出。黄栌母亲被囚于湖底,动弹不得。

    却说黄栌跟随父亲黄超早已从洞庭湖出发,到汉江流域与龙族同胞治水引水,防洪抗洪。

    黄超来至汉江龙王庙处,不见了巍峨的龙王庙,心中生疑。忽见古嚯、阮士通正在指挥士兵清理龙王庙地基。一时气愤不过,一尾搅了江水,岸边江水冲上龙王庙,冲走了不少士兵。

    古嚯不幸落水,狐狸不习水性,在水里拼命挣扎,大喊救命。

    阮士通听见呼救急忙向岸边跑来,念动避水诀,靠近古嚯。蛟龙黄超一见是江南臭名昭著的江湖术士阮士通,知是其毁了龙庙,便冲了过来。

    阮士通用宝剑直刺黄超,黄超扭头躲过,黄超用龙尾向阮士通打来,顿时浪高三尺。阮士通抵挡不住,拽着古嚯拼命向岸边逃跑。

    这时,袁红率猴兵赶到。袁红手执降龙神爪,向黄超双目打来。

    黄超顿觉目赤肿痛,视物不清。用龙尾搅动江水冲翻了袁红猴兵的大船,潜入水里。

    阮士通哪里肯于放过,执法剑向江水刺来,白光闪出,江水一片泛红,一条蛟龙翻身水面,拼命挣扎。

    袁红一爪捯来,正中黄超咽喉。顿时,黄超失去了知觉。猴兵一拥齐上,抓得黄超体无完肤,一命呜呼。

    袁红、阮士通、古嚯逮得蛟龙,得胜回朝,百般庆贺。

    反常的气候,长时间降雨,长江流域流量大大超过了河道的承载容量,众龙族分工合作,加班加点,不分昼夜的排洪泄洪。

    龙族见不到黄超踪影,汉江口水段险象横生。龙族派黄栌及部分龙族及水族,去汉江口协助黄超。

    来至汉口不见红超,黄栌忙问水族。水族哭诉了黄超被杀的情况,现在尸首已经被官兵弄走了。

    黄栌一听顿时就昏了过去。众龙族急忙救醒。黄栌痛哭不已,发誓要找寅帝啸山报仇雪恨。

    洪水已经冲破堤岸,江水倾泻而出。黄栌翻江倒海,穿堤而去,向荆州冲来。众龙族也失去了控制,被洪水纷纷冲出江来。

    一时间,四野茫茫,海天一色。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河南八省一片汪洋。

    这场大洪水淹没了大约十八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灾人口达到数千万人。除了受灾最为严重的华中八省之外,南至广东、北至东北、西至四川,均遭受洪灾。整个长江好像一个太平洋。

    大水中的江汉关、汉口、古德寺、江汉路、胜利街……各条马路汪洋一片。汹涌的波涛,挟着漂浮的桌椅台凳,床铺橱柜,滚滚东流。

    水灾中被大风吹塌的民房,大量民房被淹,二十万人无家可归,大部分难民露宿在高地和山岭,人们在齐腰深的水中行走;昔日繁华的道路上,浊浪滚滚。漫无边际。

    街上随处可见门板、铺板、桌椅等物件搭成的跳板,脚盆、木板等漂浮物无不派上用场,人们靠此通行。交通则以舟代车,数千船只在水上游弋。大船若蛙,半浮水面,小船如蚁,漂流四海。

    而影响最为直接则是黎民生活。水灾期间生活物资短缺,价格纷纷上涨,仅粮油等零售品价格就上涨了近六成。广大灾民在洪水中食不果腹,惨不忍睹。穷人们只能使用门和床架做木筏,甚至用棺材做独木舟,在水道上艰难通行。

    在寅帝兴起的“反迷信”思潮中,“龙王”的权威逐渐动摇。讽刺的是,在庙宇被拆除后立马被洪水浸泡,很难不提醒着人们龙王的“显灵”。

    此时的寅帝早已带着官兵逃之夭夭,再一次治百姓死活于不顾。

    黄栌冲进寅帝的行宫,四处寻找着寅帝的身影。

    黄栌冲毁了宫殿、楼宇、房屋,扫荡着这里的一切,一股怒气难以宣泄,

    看见不远处的袁红大营,黄栌把猴营搅了个乱七八糟,大道旗被黄栌一尾甩倒,卷起浪头一米多高,猴营一片狼藉。黄栌把大道旗撕了个粉碎,把“袁”字吃进了肚里方休。

    众龙族急忙救助生灵,引浪聚波,向人烟稀少处行水排洪。

    黄栌一边游水,一边救度苍生,获救生灵无数。多日的疲惫和气火攻心,黄栌昏了过去,不知漂了多久,飘到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