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凌秦霸业 » 第145章 奇袭(五)

第145章 奇袭(五)

    领兵之将已经死了,那些尚且观望中的兵卒纷纷将武器丢在地上,绝望与释然,脸上表情各异。

    欢呼声不知从谁那里最先响起,紧接着传染一片。

    他们赢了,以二百步卒硬捍四百骑兵,这种傲人战绩,足以洗涮掉在雁门东郊吃的那场败仗。

    城头上,凌秦听着阵阵欢呼声,心情一时间难以平静,这是他在古代指导的第一仗,结果不负所望的将来犯敌军尽皆拿下。

    杨彪转头赞道:“行啊凌小子,老夫活了半辈子,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花花柳梢的打战之法,真是应了那句话:什么样的人,就会做什么样的事啊!”

    闻言,凌秦当即苦笑着道:“太尉大人,您老这是在夸我呀,还是损我?”

    “额...当然是夸你了,放心,等回头老夫禀明陛下,下一道诏书,与你一个中郎将的官职。”杨彪先是一愣,随即豪爽的拍着胸脯说道。

    凌秦一听,有可能会因此被封为中郎将,顿时喜上眉梢,有种步入仕途的感觉。

    “凌公子怕是还不知道呢吧?”

    陆郑氏突然有的没的说了句,不由得令凌秦微微一愣,有点不理解其意。

    陆郑氏轻声解释道:“公子大才,本府愿以最高之待遇,奉你为客卿,每月按时发放钱粮,保证不比那个中郎将少。”

    “这个嘛...”

    凌秦脸上明显露出犹豫之意,一边是体制内的官职,另一边则是被尊为大爷般的待遇。

    这就好比后世的国企和私企差别,一个是领导,一个是老板,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啊...啊啊...啊!(这咋还出红楼梦的调调了呢?)

    陆郑氏没有理会怒目而视的杨彪,见他犹豫不决,不由又说道:“凌公子可知,这中郎将之职多如牛毛,市井之徒,凡夫之辈,只要有些能耐的,几乎都挂着中郎将的职务。”

    凌秦一听顿时颇为意外,没想到所谓的中郎将,就会是一文不值的大众货色,这岂不是只比什伍之长高上一点点?

    杨彪不满说道:“陆郑氏,我二人说话,与你有何关系,莫要在此挑拨!”

    陆郑氏缓缓转过身,眼眉之间藏着一抹与年龄不相符的秀气,嘴角扯出一个上翘的弧度说道:“凌师本就是我府上的匠作先生,封官加爵这么大的事,我又怎么能不上心过问呢?”

    杨彪听后吹胡子瞪眼睛地说道:“那你也不能如此非议官职之事!”

    陆郑氏别过头去,不咸不淡的说道:“是吗?那还真是不好意思了,不过我所言之事,全天下的人都明白。现在是大小诸侯满地走,中郎将不如...狗。”

    最后一个‘狗’字说的很是意味深长,似乎就是要让凌秦明白,中郎将的一文不值。

    杨彪气道:“你...我汉室怎会有你这般逆臣贼子!”

    陆郑氏转过头来,拿眼盯着他说道:“董卓霸凌京师,扰乱朝廷,夜宿皇宫,各地诸侯阳奉阴违,百余势力彼此明争暗斗,敢问太尉大人,这些人与小女子相比,谁才是逆臣,谁又是贼子?”

    “这...”

    杨彪被堵的说不出话来,事实也正像陆郑氏所说的一样,如今天下就像是即将沸腾的开水,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溢出来。

    到那时,必将是如大河决堤般,一发不可收拾!

    凌秦对官职这个东西,其实没什么太过执着的想法,毕竟汉朝在他看来,就像个垂暮老人,马上就会翘辫子的那种。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座金山摆在面前,就算杨彪把太尉之职拱手相送,他也不会要的。

    想明白这点,于是拱手说道:“多谢太尉大人的美意,我闲云野鹤的习惯了,暂时还不想做官,还望大人另寻高明。”

    一句话说完,这便算是挑明拒绝了,他并不在意杨彪是否因此耿耿于怀,因为他知道,杨彪再次回道洛阳之后,官职就会一降再降,从此一蹶不振。

    不过杨彪还是有厉害地方的,别看儿子杨修早早就翘了辫子,他却活了很长时间,好像活了八九十岁的样子。

    高寿的人在这个时期,可是会被奉为‘老神仙’的存在。

    “哼,你随意吧,就当老夫刚才放了个屁!”杨彪气呼呼的说道。

    “噗...”

    一直在旁默不作声的姜氏,很突兀的一笑,随即又很快恢复正常,依然靠在墙边像个没事人一样,微风吹动长发,像杨柳飘飘,轻抚着平静的湖面。

    ...

    东城门开。

    一队队普通兵卒从里面小跑而出,来到战阵的时候,便闻到一股血腥味,满地都是人和马的尸体,鲜血汇集在低洼处。

    他们是派出来接收降兵的,但见战阵中的虎贲军兵卒,却像没看见他们一样,竖立在原地纹丝不动!

    有人比较大胆的,走到一名兵卒身前,挑起大拇指说道:“嘿,兄弟,干的不错啊,真不愧是洛阳那边过来的,不一般啊。”

    谁知,那个兵卒却完全无动于衷,浑身透着一股肃杀之气,不远处恰巧传来一声军令。

    “方阵恢复,聚!”

    “喏!”

    这个兵卒也跟着喊了声,随即小跑着回到自己的阵队当中,全程没有多看那个跟他说话的人一眼。

    “这...”

    那人不由得呆住了,放眼瞧去,整个虎贲军里都是同种模样,即便是打战以后,也是如此严整有序!

    跟他一样出城押解俘虏的人,从未见过这样的兵,看着那整齐划一的步伐动作,下意识的靠边站去,让出一条宽敞的路。

    直到五组方阵兵卒走远了些,他们这才回过神来。

    有人惊奇地问道:“苍天啊,我莫不是眼花了?”

    又有人叹道:“这气势实在是太吓人了...”

    “他们真的是在雁门东郊吃过败仗的虎贲军吗?”

    ...

    这边惊叹,另一边却是沉默。

    距离东城门一千里地,有一群兵马驻扎,这是黑山军的骑兵大本营。

    “请转告将军,末将定会全力破阵,以报将军的栽培之恩!”

    统领将军就是之前于毒中军营帐里领二十大板的那个将军的弟子。

    刚刚进来的赫然就是北城那边的中军传信兵,虽说只是一个小兵,但却代表着他的授业恩师和于毒的意愿,不由得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