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凌秦霸业 » 第290章 老太监又来了

第290章 老太监又来了

    “他好像很想让我闹翻天呢···”

    凌秦皱眉看着背身走回去的墨心,却看不穿对方心里所想,毕竟他并不是真正的绝世天才,更不是料事如神的诸葛亮,猜不透的是人心啊。

    “墨家、墨子、墨心···你们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我又将以何种价值而自处呢?”

    凌秦心理这么想着,尽管他和墨心、墨炙表面上好的像是一伙人,可是彼此心里却都明白,即便是半威胁式的加入了墨家学派,凌秦的心永远也不会真正跟他们走到一条道上去。

    如果真的在人生的路上遇见,那也只不过是条交叉路口,势必不会一直走想去。

    ,,

    大不了,两个人在五台山上共度一生,给老和尚养老送终,以后说不定还会子孙满堂,也不失为一种活法。

    凌秦莫名其妙的穿越来到东汉末年,却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和野心,只为求安定而已。

    直到凌秦他走回自己的房间,也没看到杨彪的身影出现,估计是在某个殿门内与荀彧荀攸说话呢。

    凌秦推开门,便看到四个女人聚在一起玩牌的情景。

    “哇,你们这么热闹?”

    玩牌四女分别是姜氏,荀灌,冬香和春香,人手一把小木牌,见门开,齐齐投来目光。

    尤其是荀灌,这小妮子竟然在第一时间将双手背在身后,这是生怕被那个姑母发现吗?

    可见,凌秦弄出来的扑克牌是有多受欢迎。

    这才多大一会儿,荀灌打发走姑母后,就拉着冬春二香,来到姜氏的房间打牌了。

    凌秦看着四个女赌徒,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好好的古代女子被他带坏成了‘败家老娘们’。

    忍不住说道:“荀灌,你前脚才被姑母说完,又跑这边来玩了,就不怕被发现了叫你抄家规呀。”

    凌秦在荀府住的这些天里,管家仲伯曾拿了荀氏家规给他看。

    当他看到那长达几十卷宗的家规以后,好悬没被吓死。

    心说这家规怎么这么多条?真的很想知道当初制定荀家家规的那个老祖宗是怎么想的。

    而且,他还了解到,荀家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举孝廉之人前往各地为官,从小抄家规起到很大的作用。

    荀灌一听家规二字,小脸儿下意识的拉下来,看样子,她以前尝过炒家规的滋味。

    荀家家规从不抄第二遍,这在所有名门世家里,都是众所周知的。

    而其原因则是家规太多,一个人只抄一遍,速度快的话也要业月余时间。

    有着古老传承的世家名门,家规都是有很多条目的,但是像荀家这么多的家规内容,放眼整个大汉朝,也属于凤毛菱角的存在了。

    世家门阀的子女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同样也被各种条条框框所约束。

    甚至,有些家族的子女连进出门去哪,都要有严格的限制,除了衣食无忧以外,与犯人无异。

    荀灌赏给他一个大大的白眼儿,也不知为什么,当她看到凌秦的时候,气就不打一处来。

    刁蛮的性子又上来了,“哼,被发现又怎样?我不妨告诉你,本小姐从小到大从未被任何人打过,至于抄家规?呵呵!你也太小瞧本小姐的能力了。”

    说着,荀灌轻拍了拍手唤道:“来呀,去把本小姐的食客们都叫过来。”

    身旁的冬香和春香将扑克牌放下,起身轻声道:“喏。”

    荀灌这个马虎的大小姐才反应过来,并不是自己的闺房,那些使唤丫头们不在这里。

    见此,只得说道:“那什么,那就你们俩人去吧。”

    “喏。”

    冬春二香应了声缓步离开,貌似是奉命去叫人了。

    “食客?”

    凌秦有些摸不着头脑,门客他知道,贵客他也知道,但这食客是个什么鬼?

    来府上讨饭吃的客人?似乎这个解释也有些不通啊。

    姜氏见此,拿着小木牌在桌面轻磕着,“食客与门客差不多,都是府上请来的文墨工人,食客是府上其他人供养的,而门客则是府邸主人亲自聘请,当然,薪水也比食客要更丰厚一些。”

    听姜氏讲述,凌秦这才明白过来,点头说道:“那就是一个正式挂牌,另一个无证上班喽?”

    姜氏听的直皱眉头,不过还是大概听懂了对方的奇怪话语。

    “随你怎么理解好了,不过我提醒你一句,等会儿应该会来些舞文弄墨之人,自己管住点嘴巴,当心被人家戳着脑袋说的体无完肤。”

    凌秦嘿嘿一笑,随意坐下来说道:“这个我当然知道,只要我保持足够的低调,相信他们也不会为难与我。”

    姜氏一边嘴角翘了翘,端起旁边的茶水喝了一小口。

    荀灌得意地扬起下巴说道:“怎么,这就怕了?告诉你,本小姐就算被罚抄家规,也不用亲自动手。”

    却也不好直接认输,强撑着说道:“今日本县尉骑马劳顿,不在状态,你且等来日,我定要讨回来!”

    说完,不理会荀灌呆愣的表情,拉着她就朝长廊里走去了。

    凌秦和姜氏面面相视,这位县尉大人来去匆匆,还真是很奇怪的一个人。

    凌秦说道:“也不知他的县尉之职是怎么搞到手的,哇,你看看落荒而逃的样子,还不如旁边的荀灌。”

    风凉话说的很大声,也不知荀恽听没听见。

    不过,荀灌却转过头来狠狠瞪了他一眼,看样子,两人之间的梁子算是越结越深了。

    ...

    轰隆隆!!

    大地震颤,数万代甲士兵排成队,行进在山岳丘陵之间。

    马踏地面卷风沙,隆隆作响,当先一杆将旗迎风飘荡,其上有一‘杨’字。

    大军浩浩荡荡挺进黑山黄巾的势力范围。

    领军之人是一白须老者,年过半百却依然是精神抖擞,表情沉稳内敛,一副我什么都知道就是不说的模样。

    前方马踏来一探路小将,来到近前,手持长枪抱拳说道:“杨老将军,前方八百里处有一山涧,其南边是五台山,北边便是黑山贼寇所在,附近常有黑山军出没。”

    那老将捏须点头,缓缓说道:“传令将士们原地修整,辎重部队万不可懈怠。”

    “喏!”

    身后若干将领齐声应喏,纷纷调转马头,向各自所属部曲传达命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