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凌秦霸业 » 第354章 司隶大乱(二)

第354章 司隶大乱(二)

    遂老实地拱手说道:“尊夫人真是那个什么...哦对了!慧眼如炬。其实我在下的老家在东北。”

    中年妇人眉宇间显出一丝疑惑,一是凌秦独特的说话方式,二则是东北这个回答有些笼统,跟没说一样。

    其实,这是汉朝人的地域观念问题,仅将东南西北中局现在中原大地上,潜意识里忽略掉其外部的‘蛮夷’之地。

    “你是幽州人?”

    幽州...

    凌秦脑中冒出一个大致的地理位置,依稀记得‘燕云十六州’中就有个幽州,貌似还是北京的前身。

    凌秦说道:“差不多就是那个地方吧,只不过我家还要再往去东北一点。”

    姜氏之前曾寻问过他,听到如此回答反应平平。

    不过,在她心中始终很好奇,那里一千多年后,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

    中年妇人冷哼一声,连带着看他的眼神里,似乎也多了一层歧视感。

    “原来是北方蛮夷人,难怪这么没规没矩的闯到姑娘闺房里来!”

    闻言,凌秦当即不干了,想要在闯这个字上争辩一番。

    刚要说话的时候,却被姜氏抓住了手臂。

    姜氏对他小声说道:“你想如何?人家说的是事实,我之前早就警告过你,女孩子的房间不要随便踏足,现在你就祈祷不会被看成采花贼处理了吧!”

    说完,手掌竖立成刀,示意性的在空中虚划一刀。

    凌秦挑眉说道:“哇,不至于吧,我只是带着扑克牌过来玩玩而已。”

    两人之间的说话很低声,却还是被屋子里的人听到了。

    中年妇人微微抬着下巴说道:“这你放心,我人老了眼睛却不花,无论你是何目的,男人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转而又对荀灌说道:“灌儿,你平日里怎么胡闹我不管,可是今日却不该把男人带进房里,如若此事传扬出去,败坏的不仅是你的名声,还有我们荀府,乃至全天下的荀家人!”

    一番训斥之下,中年妇人的威势达到了顶峰,除了姜氏以外的人,都慑服在她的强势威压之下。

    房间里落针可闻,荀灌似是习惯了被对方数落,双手跟罗裙带子过不去,小嘴巴不满地嘟着,眼眶红红的略带湿润地眨动着。

    见此,中年妇人也说不下去了,于是换了个温和一点的脸色,无奈地道:“灌儿,你也老大不小了,不能总是这么贪玩。”

    缓步走到荀灌身边,抬手轻抚秀发说道:“我看还是尽快寻一世家子弟,早日成婚的好。”

    闻言,荀灌立刻不干了,变脸比翻书还要快,扭达着向前两步,撅嘴说道:“姑母啊,我都说了不嫁人的!”

    中年妇人板起脸来,训斥道:“那怎么行,这世上哪有女子不出嫁的?”

    凌秦一边擦手,一边笑呵呵地道:“贵府的美味佳肴还真是令我在下很是意外呢,等会真要好好感谢一下那位厨师才是。”

    “他要谢厨娘...噗!”有人捂嘴小声嘀咕着,却没控制住笑喷了。

    凌秦看着笑得前仰后合加拍桌的众宾客,他真不知道这些人的笑点在哪...

    (古代有‘君子远庖厨’的说法,无论贵贱,男子几乎都不会靠近厨房,大户人家里,做饭厨娘的地位甚至还不如斟酒的婢子高。)

    陆郑氏亦是抬手掩嘴轻笑了下,不过她明显对个人情绪的控制力很强,只是一瞬间就恢复过来。

    凌秦其实对上不上班的事并不重视,在这即将步入的乱世,他关心的只有粮食二字而已!

    于是,他很没品的直接问了句:“去你那个什么坊的地方,每个月工资能有多少呀?”

    饶是陆郑氏修养很好,看着他的时候,也不禁产生一种想要抡起大棒打人的想法。

    轻吸口气,尽量将这种想法压下去,耐着性子为其解答道:“当然是给你匠工坊的最高待遇,每月五石粮,另外,我还会以个人名义,一次性允你三十石粮。”

    “嘶...”

    听到如此优厚的待遇,众人脸上无不露出惊讶表情,看向凌秦的目光终于变得不同了。

    先前他们认为陆郑氏同样看不上凌秦,这才百般刁难,不过此时再看,似乎是他们理解错了!

    陆郑氏哪里是看不上凌秦二人,这都直接招揽人了,什么意思还不清楚吗?

    在座诸位都不是愚笨之人,他们瞬间就从与凌秦的敌视状态中转变过来,一个个的终于老实下来。

    凌秦无视台上那道择人而噬的眼神,摆着十根手指头默念道:“每个月五石粮食,加上第一个月的三十石,那就是三十五石粮食。”

    这可是够他和姜氏在山上生活一段时间的了!

    有心答应下来,却又用手指扣了扣脑袋,有些迟疑地说道:“好是好,只不过我并不是木匠,其实...我会唱歌。”

    “噗!!”

    谁知话落,姜氏顿时憋不住,将刚倒进嘴里的酒水转头喷了凌秦一脸。

    无因它事,前些时日她在河畔练武,琢磨着剖月紫金夺的磨合套招。

    怎知,凌秦坐在草地上,很风骚的唱起了歌,歌词没听太清,好像跟两根棍子有关,与她当时手里的两把匕首暗合。

    可是,那歌声实在是...

    用后世的词语形容,就是五音不全,而且还是挑高音秒破的那种。

    那天的‘遭遇’令姜氏练武都没了兴致,当即趁其不注意跑回城去了。

    “唱歌?”

    陆郑氏下意识看了眼喷酒的姜氏,没太在意,转而看向凌秦,眼神里却多了几分明亮,“你说的可是乐府诗集?”

    汉朝乐府,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广泛收集民间之作,著成典籍供乐工吟唱。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堪称乐府双壁,深受名门世家子女喜爱。

    陆郑氏当然也很喜欢这两首乐府诗,所以听到凌秦说会唱歌,顿时目露异彩。

    荀灌一听,顿时有话说了,“有啊有啊,去年我听伯符兄长提起过的,荆洲那边有些清淡居士(早期僧人),其中就有女子的出家人。”

    逐渐温和下来的中年妇人,令凌秦有些不太适应,心说一分钟前的真是同一个人吗?

    凌秦刚要与之争论几句,却见姜氏一声不语的转身朝着门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