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凌秦霸业 » 第358章 跟你走

第358章 跟你走

    貂蝉听到义女这两个字的时候,瞬间全身一颤,要知道,这还只是她心中的一个想法而已...没有对任何人讲过,他是如何知道的?

    凌秦瞧见她的惊悚表情,淡淡的道:“是不是感到很惊讶?看来你还没有拜王允为义父,不过这老头心眼黑,劝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

    “不许你碰我家小姐!”侍女香儿不乐意了,直接将李傕伸过来的脏手挡开,并对其怒目而视。

    李傕顿时一瞪眼,提起长刀怒声道:“小贱婢滚一边去!”

    看来不管是哪朝哪代,守城门的兵士都是一个样子,不给些好处的话,人家就会过来故意刁难,心情好时放进城,心情不好直接暴打一顿赶走。

    不过,貂蝉怎么说也是个绝世美人,爷还没碰过呢,怎么可以轻易被守城门的卡油?凌秦想着就要有所行动,却见一旁的老宦官率先不乐意了。

    “大胆,尔等守城门的小将,见了本使者还不速速让路,休得恶意刁难!”老宦官这个时候挺给力,一声尖叫把正要猥亵貂蝉的李傕喊停了。

    “听说主公最喜欢烹煮人,也不知道你这老肉馊也不馊。”李傕狞笑着朝他走过来,似乎真的要像刚才说的话,要把他剁碎了烹着吃。

    “你要干什么!!”

    老宦官见他提刀逼视过来,顿时感觉菊花一紧,下意识后退一步,却不敢退的太远,与那柄长刀保持距离。

    “老狗,你还以为是十常侍横行的时候吗?告诉你,现在的洛阳城姓董了,少跟我摆出一副恶心的官架子,惹急了咱家就拿你的血祭刀。”

    如今洛阳城是他家主公说了算,区区一个小皇帝身边的老狗,可不会给什么面子,该怎么骂就怎么高兴,你个五体不全的老东西能奈我何?

    “你...你放肆!”

    老宦官显然是被李傕气的不轻,心脏病都快犯了,脸憋通红一个劲儿的弯腰咳嗽起来。

    貂蝉却突然拿出早已备好的皇诏,开口说道:

    “我是什么人,又因何而来,这卷皇诏足矣说明一切,承蒙相国大人看重,民女这身子也不是那么好搜的,倘若过后怪罪下来,将军大人的这双手还能不能保得住呢?你应该不想自寻烦恼吧?”

    “那...好吧,貂蝉姑娘和凌公子可以率先进城,其他人暂留城外等候!”

    李傕说罢侧身让出一条路,派人‘护送’着将使者队伍迎进城中,这座承载帝国枢纽的千年古城,逐渐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闻言,凌秦心知正题来了,这才明白过来,感情这老小子是想试探我对汉朝的忠心啊。

    荀氏一族对汉帝国的忠心世人皆知,难道是看上我的才华,想要招揽我?

    凌秦心想,自己好歹也是个穿越者,在某些才学领域要远超这个时代的人。

    如果真有招贤纳士的意思,倒也不是不能考虑一下,不过这薪水嘛,就要仔细研究一下了。

    如今是乱世将起的年代,粮食自然是最金贵的东西。

    可是细想一下,你就算是有座米山面山,没有强大能力守护,最终还是空梦一场,被别人抢了去。

    凌秦陷入了沉思,貌似还在想自己薪水问题。

    荀攸提醒道:“凌兄弟?”

    连叫了两声,凌秦才从高薪水的美梦中清醒过来。

    这才想起还要回答人家的问题,于是,略做思考说道:“要说这个天下大势呢,这是一个很深奥的话题。”

    脑海里不由回想起三国演义电视剧里的第一集独白。

    凌秦轻咳了一声,装模作样地说道:“所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冥冥中自有定数。”

    荀攸听得点点头说道:“嗯,此言甚妙,商周以来皆是如此,那你的意思是我汉家天下也会...”

    话到此处,却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其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这个王朝兴衰的规律,他还是比较能接受的,可是另一人就不同了。

    只见荀彧在帘后甩袖垂足,一句‘合久必分’气的他头顶直冒烟。

    谁‘分’?

    分‘谁’?

    这不就是明摆着在说汉帝国合的太久了,该到了‘分’的时候了吗?

    遂深吸口气,忍住又继续听起来。

    凌秦并不知道那边帘幕后面藏着人,见荀攸一脸认同的模样,这才放心下来。

    其实说完这句话以后,他就有些后悔了,要知道荀氏一门,大多都是汉室朝廷的死忠粉儿,自己这样说不是在找死吗?

    不过好在这个荀攸看的透彻,对汉室,乃至整个帝国并不是那么执着。

    于是,凌秦便敞开心扉地说道:“汉家天下,这个我可不好说,不过就目前情势来看...”

    凌秦摇了摇头,并没有继续说下去,有些话他可不敢在荀府里面说,那纯粹是在找死。

    帘幕后,荀彧轻叹了一下,凌秦的一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像一记重锤般砸在他的心口。

    或许他不相信汉帝国已是穷途末路,但却承认现如今的天下,已然乱成一锅粥了,而且还是煮开冒泡的那种!

    荀攸见他直摇头,心中也已了然,眼神下意识看向不远处的帘幕处。

    其实,他早就劝过叔父荀彧,不要对汉室太过执着,王朝兴衰更替,以荀家的实力,完全可以置身事外。

    何必非要沾染皇室的这趟浑水?

    凌秦说的话颇和荀攸心意,脸上也不再像之前那么僵硬了。

    两人都不想在分与合这个话题上再探讨下去。

    相互敬茶,同饮而下。

    帘幕后,荀彧轻抬了抬腿,貌似有点站累了...看来偷听别人讲话这个活儿并不容易啊。

    茶杯放下,荀攸下意识看了眼棋盘,有点不太习惯空盘的感觉。

    沉吟一番,又言道:“凌兄弟言词颇为新颖,眼界甚是开阔,却不知对黄巾之事有何看法?”

    凌秦想了想,他最近倒是在街头巷尾的听到些言论,貌似张氏三兄弟都已经被灭了。

    黄巾反贼虽然群龙无首,各方渠长彼此不服,但其声势在民间还没有完全消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