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 » 第42章 徐州的驳杂势力,刘备被弓箭相向了

第42章 徐州的驳杂势力,刘备被弓箭相向了

    徐州势力,纷乱驳杂。

    除了陶谦的丹阳派系诸将外,不仅有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等泰山群贼各自聚众,亦有陈珪、陈登、糜竺、赵昱等地方士族豪强掌握了大量的土地钱粮人口。

    其中丹阳派系诸将,以陶谦为尊,行事乖戾,常与徐州本土士族豪强争利,如已经逃跑的下邳相笮融,在下邳大肆敛财,兴建佛寺庙宇。

    又如曹宏,谗慝{te}小人,多有良善被曹宏加害。

    许眈、章诳、吕由等丹阳派系诸将,亦是如此。

    而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等泰山群贼,原本就活跃在泰山、沂蒙山一带,因为助陶谦讨伐黄巾而由贼变官。

    然而其贼性未除,以前还有官约束,现在臧霸等贼自己就是官,就更不受约束了。

    当地的士族豪强对臧霸等人,亦是深恨。

    而徐州本土的士族豪强,不服陶谦的要么被灭,要么暂时屈居于陶谦的淫威。

    如陈珪、陈登、糜竺、赵昱等人,皆是表面服从陶谦,暗地里却是阳奉阴违。

    曹操两征陶谦,除了东海糜竺因为直接受到曹兵侵害不得不助陶谦外,陈珪、陈登父子在下邳装憨看戏,广陵赵昱更是视若无睹。

    郑牧名义上,其实也算陶谦的丹阳派系,毕竟郑牧也是借丹阳兵起家。

    因为这层身份,陈珪对郑牧一向是态度冷淡。

    这也是为何,郑牧会对刘备说出陈珪不好相与的话。

    郑牧能借到陈巧匠,亦是通过陈登借来的。

    陈登虽说是世家子,但却个性豪迈洒脱不似陈珪一般心思深沉,本性好美味,又喜欢跟湖海之士结交。

    郑牧又是个穿越者,对于海味的种类和吃法远超当代人的认知,一来二去就跟陈登结下了不浅的情谊。

    在这之外,又有刘备这个“新丹阳派系”的外将,也介入了徐州的驳杂势力之中。

    曹操撤兵,只是暂时解决了外患。

    而徐州诸势力间的争斗,并未因为曹操的撤走而消失。

    陶谦结仇曹操给徐州士民带来的惨痛祸事,会将彼此的矛盾再次激化。

    对于郑牧而言,若州牧受制于本土士族豪强的制衡,就无法真正的去应付未来的危机。

    虽说郑牧跟陈登有不浅的情谊,但这并不意味着郑牧认同下邳陈氏、尤其是陈珪的做事风格。

    故而,郑牧未直接跟刘备去抢夺曹操的粮草辎重,而是让刘备去郯城游说陶谦,引陶谦之兵助阵。

    陶谦若不答应出兵,则会跟刘备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刘备受到徐州士族豪强的关注和青睐,这是陶谦不愿意看到的。

    陶谦若答应出兵,虽说会让徐州士族豪强减少对刘备的关注和青睐,却能让陶谦更信任刘备,增加刘备在丹阳派系的个人威望。

    而在这中间,郑牧又耍了个奸:让陶谦的兵马去对付曹操的伏兵!

    若胜,则统兵的丹阳将威望增加;若败,则统兵的丹阳将威望降低,同为“新丹阳派系”武将的刘备和郑牧,又会跟战败的丹阳将形成鲜明对比,继而提高刘备和郑牧在丹阳兵中的個人威望。

    换而言之,丹阳兵是郑牧要争取的武装力量,也是郑牧要让刘备争取的武装力量!

    只有完全接手陶谦的丹阳兵,才能真正的在徐州立足。

    徐州本土的士族豪强,可用,但不能滥用!

    若一味的偏袒徐州本土的士族豪强,而让丹阳派系诸将心存异心,对于掌兵者是致命的!

    心存天下者,不可受制于脚下淤泥,亦不可为了脚下三两黄金而放弃前方的金山银矿。

    郑牧在城楼伫立片刻,便返回了县衙内院。

    未来局势是否如郑牧预料,下一步又该如何应对,都得等到刘备自郯城归来。

    这闲暇下来的时间,郑牧自然是要来陪伴有身孕的蔡琰了。

    天下事重要,家人更重要。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在前,治国平天下在后。

    若不能修身齐家,又何谈治国平天下?

    “郑县尉,令室脉象平稳,身体无大碍,平日里按时食寝,谨防跌倒,勿要令其忧虑即可。”襄贲城医术最精湛的老仙医,号完蔡琰的脉象,又咨询询问了一些日常起居的细节,这才给了郑牧诊断结果。

    老仙医姓华名仆,是谯县华氏一族人,因为医术精湛又时常免费诊病,故而在民间得了个老仙医的名号。

    华仆因为战乱被迫滞留在襄贲城,郑牧听闻名号,于是专程给华仆在襄贲城增设了临时医官,让华仆在襄贲城行医治病。

    郑牧取出一有些发黄的帛纸,递给华仆:“劳烦老仙医了。牧最近新得一民间秘方,但不知其真假,就赠与老仙医,以示感激。”

    华仆眼前一亮,没有拒绝郑牧的赠与。

    自来到襄贲城后,郑牧时而会赠给华仆一些古方、秘方,让华仆去验证真假,华仆已经习以为常了。

    待华仆离开,蔡琰这才出声:“郑郎,琰本就无大碍,你又何必劳烦老仙医白走一趟。”

    蔡琰有些不明白郑牧的用意,又无病痛,为何要让华仆亲自来号脉看病。

    郑牧轻笑:“牧虽然不懂医理,但也知孕期最容易出现意外,有老仙医定期号脉,牧也能安心一些。”

    不论古今,医疗资源都是稀缺。

    普通的家庭,只能凭着祖辈传下的经验,来保证胎儿的存活。

    只有达官贵人才能时常聘请医者来诊断孕妇的身体状况。

    郑牧可不希望在细节上出现纰漏,而导致蔡琰在孕期出现意外。

    听到郑牧的解释,蔡琰嘴上说着太劳烦老仙医了,心中却似如抹了蜜儿一般,偎依在郑牧的怀中。

    ......

    郯城。

    刘备一行人,一路策马疾驰,不到半日就抵达了郯城下。

    然而一见到刘备,郯城守将章诳就脸色大变。

    “是刘备!”

    “快,快,通知陶使君!”

    “弓箭手,箭上弦!”

    张飞眼尖,连忙策马挡在刘备前方:“兄长,小心!”

    刘备惊愕的看向城头,大声问道:“章校尉,我是豫州刺史刘备,为何弓箭相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