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夜晚总有人失眠 » 赠读者

赠读者

    我该从何说起?

    在这部作品里,很多文章是我中学的时候写下来的,它们或者是我曾经的参赛作文、诗歌,或者是我难过惆怅的时候对自己生活中的遭遇、人或事物的伤怀与感想。

    半夜失眠导致的天马行空、和素未谋面的笔友互相来往的信件、一些真切的做过的梦。

    又或者是对一些文章、作品、音乐、电影有感而发的读后感和观后感。

    仅此而已。

    再或者是我的日记。

    但正常人谁写日记啊。

    好吧,那我就摊个牌,我可能不算是个正常人。我的的确确真实地遭遇过许多这个年纪不该存在的甚至电视剧都不会出演的苦痛。

    撕心裂肺又苦痛至极的遭遇。

    或许正是这些遭遇和极大的苦痛给了我打开成长之门的钥匙,也给了我去写下这些文字的灵感与动力,让我能够逐渐地接受它们并慢慢地消化和淡化它们,然后把它们变成我苍凉的梦境。

    ——我一直以为自己的文字是苍凉的。

    但我仍怀着一颗想要被爱的热忱的心。

    中学的那几年真的是知识量积累最巅峰的时期。(这里是初中和高中的并称)那时候的我真的是很喜欢很喜欢看书,并且什么书都看。什么恋爱小说呀,穿越小说呀,还有各种类型言情小说我都看,以及当时那个年纪大家公认的青春疼痛文学《紫色年华》和《微微爱》。

    应该也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喜欢偷偷地用零用钱买言情,还有当时风靡一时的漫画期刊《飒漫画》、《知音漫客》和《漫画怕踢》,我几乎每一期都不会落——除非有时候真的没藏得住,被妈妈发现然后说我不好好学习一把子给撕掉。

    不过有幸存封下来的,也被我完好如初地保存在两个特大号的储藏箱里了。前段时间整理旧物的时候翻出来,还是满满的感慨和成就感。

    那个时候也喜欢看散文,看读者、格言和诗刊。学校图书馆的杂物间堆着很多年纪比我都大的刊物,那时候我最喜欢做的就是每周频繁地往图书馆跑,然后把这些刊物据为己有,因为杂志和诗歌类刊物不用登记,就全部拿回来堆在课桌上,再空余之时一点一点慢慢消化。

    初中时就开始写一些杂文和散文,影响比较深刻的是非常荣幸能够得到我初高中时期三名语文老师的肯定与赏识,被夸过上天赏饭吃,比较荣幸,他们或年青或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记得年龄最大的是高三时候的那位语文老师——虽然已古稀之年。非常感动自己的文章能够一路得到他们的指点和肯定。

    我初中到高中时期前前后后遇到了五位语文老师,索性他们都是我心中最完美的艺术家,他们同时也都爱着我关注着我,让我印象深刻,“戴着镣铐跳舞”和“理性与感性的极端矛盾体”“鹤立鸡群”是他们送给我最珍贵的褒奖与肯定。

    初中时喜欢读的很大一部分是名著,甚至还有郭敬明。读过杨绛先生,沈从文先生,鲁迅先生和林海音女士。最喜欢的是张爱玲女士,然后是纳兰性德、海子、孙频(我最喜欢她的三部曲:《疼》《盐》《裂》都是以独立短篇故事的形式揭露现代人类生活阴暗处的痛点)、最喜欢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青山七惠的《茧》(说的是一段畸形有爱的婚姻和一段虚幻可怜的爱恋)……总之,中学那段时间看的文章真的很杂很多。

    沈从文是惆怅的,冗杂的,多愁善感的。

    季羡林是朴实诚恳的,清淡的,言简意赅的,如清风拂面的。

    张爱玲是擅长表达欲望的,阴郁儿悲凉的……

    诗集最爱不释手的是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和夏尔•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几乎是在食堂吃饭也得抱着。

    记得有部电视剧里有一个角色的一句台词,但也记不真实了,大概的意思就是,文章无所谓好坏,凭什么你爱读就说它是好文章,不合你的口味就去恶意地批判和诋毁呢?我可太难不赞同了。

    在我看来这就像吃菜一样众口难调,一道菜放在不同的地域是不同的吃法。打个比方说鸡肉,在沿海一代就是白切鸡,放在川渝一带就是辣子鸡,怎么能自己不喜欢吃就说是鸡肉的问题呢,鸡肉说首先我没招惹你们任何人,鸡肉就是鸡肉啊。

    可惜现在大多数都无法去做到真正的“特立独行”,虽然现在短视频里也有很多博主倡导着“年轻人要勇于做自己”啥的,但真正能够不畏世俗烟火的却是寥寥可数,大多数还是挑三拣四、愤世嫉俗的,甚至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挑三拣四,就像平常挑食和挑对象那样自然。

    好吧,言归正传。说到阅读,我很喜欢我的书架,我喜欢把那三百多本书按分类整齐的放——我的书架很大,并拥有独立且相邻的八个格子。第一格是奖杯,沙漏和一些证书以及奖状,剩下就依次是散文、小说、实用字典、诗刊和格言读者、外公留下来的一整册翻了黄的《毛选集》和《邓语录》、名人名著,最后是生活随笔,比如《走吧,张小燕》和《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之类的。

    甚至是《菊与刀》、《浮生六记》、《霍乱时期的爱情》,《百年孤独》、《挪威的森林》,看的书多且杂。

    书架上的书,次数最多的我甚至读过上十遍——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夹在名人名著那一格最后一个位置里那本薄薄的曹禺的《雷雨》,我真的非常喜欢,似乎没有什么词语能够描述我对这本剧本的热衷度——这也是我读过次数最多的一本,两个家庭的极大的悲剧,封建的旧思想的压迫,老一辈人和青年人之间的爱恨纠葛都一齐爆发在一个闷热的雷雨天。

    看过很多改编的电影和舞台剧,都无一例外地都把原来剧本中开头里周宅改成的医院,和最后鲁侍萍、周繁漪皆因丧子之痛而极度悲伤到疯掉的情节删掉了。

    周繁漪因着受到长时间的,周家姥爷的封建、窒息的思想压制,内心的情感久久沉郁得不到释放,最后因为自己的疯狂而铸下的错,加之丧子之痛带来的冲击疯掉了……原本中第一幕呈现出下着雪凄凉冰冷的场景,由周宅改造成的医院里许多修女在祷告,大厅正中燃烧正旺的炉火——是那么温馨又冷清,失去了念想的周繁漪和鲁侍萍久久地沉郁在多年前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在文字搭建的场景下给我以剧烈的情感冲击,但是在电影和舞台剧中却去掉了这一部分,或许有一定的理由,但却少了那么一分沉重的情感。

    我也读科幻,但仅限于《三体》和《时间之墟》。最喜欢的还是《时间之墟》,整整一本很厚,但我也读了三遍有余。

    老妈也跟着我读《三体》,但她说我在学校的时候她一个人在家会觉得怕,好像随时有外星人会入侵。

    《时间之墟》大概的情节是时间循环。人类在某天的某个时间节点无限重复生成一个新的纪元,只有一串世纪外的代码可以拯救这个无限重复的世界,但说实话最后男主人公进入时间流以后的那段际遇,我读多少遍都还是有些读不懂,作者本人在后记中提到过灵感是来源于一部电影,片名记不清了。

    初中时一节语文课上听语文老师郑嬢嬢(当时班里都这样打趣叫她,嬢嬢颇具文采诗韵,与学生关系也可见一斑)提及过这样一位诗人,她的名字叫余秀华,一生戴着镣铐跳舞,被丈夫当做生孩子的猪彘。于是兴趣使然跑去读了余秀华的诗,包括那首最饱受争议的,也是最为闻名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当时读完这首诗记得自己是十分为之动容且极度悲哀的,于是跑到纪实频道去翻余秀华的背景,才明白我自以为是的坚定是那么不堪一击。

    同样饱受争议的诗还有一首诗人乌青的《天上的云真白啊》,多数人评判乌青的诗就是口水,废话,心想这也能叫诗?

    但我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却奇迹般地看到了另一种东西——一种勃然的坦荡。试想,如果我们能够试着从另一种角度去切入,是否又可以的赋予这首诗不同的寓意呢?

    文章本就应该由心而生,由感而发,过于束缚(指某些人只选择读自己认为颇有文采的作品或某些作者只创作大众化的文章而偏离了自己的创作初衷)就不该叫做文章了。

    假如,只是假如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在于诗人身患重病或者抑郁的状态下所创作的,那么天上白花花的白云,是否就成了向往新生的明媚?

    我会这么说也是因为自己也有过些等同的遭遇和想法,算我自私,同样的例子还有曾经油管上爆火的一条小视频《马芬之歌》:视频里可爱的小玛芬蛋糕和愉快的旋律感染了所有人,但又有多少人记得歌曲高潮部分的歌词:“Ijustwannadiediedie.(我只是想死)”。

    谁又会真正去关心作者在这首歌创作后三个月就因重度精神疾病去世了呢。

    所以我认为,诗人的诗从来没有真正表达出诗人原本的生活,一些特定情绪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最终也只能沦为被大众评头论足的笑柄,属实可悲。

    就好像古代名家骚客的诗大多放到现在的教材中做诗词解析去了,针砭时弊的文章也多数做了阅读理解去,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与臆想着当时的情景及其所表达的意境与思想,试着揣摩诗人当时所想要表达的真正寓意。

    不过这样说起来,中学时期的六年实际上也是非常喜欢作阅读的,特别是练习册或者试卷上的阅读题,它们精彩又深刻,传达出创作者内心或孤寂或黯然伤神的情感,或明媚或绚丽的梦境。

    可当时真正的苦楚与哀切,以及当时惊魂动魄的风花雪月是永远没有人能够真正感同身受并真切体会到的。

    说到这里,也不得不提一句现在互联网真方便,可以了解许多曾经从书卷中了解不到的,很多书和漫画都可以在手机和电脑上看了。我也可以在平台上继续我的创作。不过其实可以的话我也真想放一张我的书柜的图片在这分享一下。

    但现在的节奏也真是太快了,快到我这种慢悠悠的人感到有些吃力和不适。

    小时候家里住在很小的镇上,是那种国企工厂为了员工家属特别分配的房子,整个镇子的面积不大,但有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意味。

    镇上一家只有40平米的书店,离家不远,也是我的常驻地,虽然一开始仅仅是为了一些漫画,小说之类的读物。

    说到此,不得不感谢一下我的母亲,尽管她自己是个不那么阅读的人,或者我的家庭并没有那么富裕,但她在给我的教育和物资供给上从没有吝啬过,甚至会给我买很多奇奇怪怪的书,什么迷宫啊绘本啦,甚至是一些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我的阅读习惯也要感谢我母亲从小的陪养。记忆最深的甚至是3岁那年,因为生成不得不在医院打了一周的吊针,但是母亲还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甚至会在我打吊针的时候买来迷宫书,就陪着我一边打吊针,一边走迷宫。

    现在偶尔会想到很久以前的事情,有痛也有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像痛的事情自会随之增多。

    而后中学那段时光里,大多时间因为忙着学校里大大小小紧张的学习和考试甚至一天都不会读上一本,但有时候又会在认为不重要的课上或者正大光明或者偷偷摸摸地看。

    再者就是每个周末喜欢泡在各大书店,西西弗啊新华大书店一类。

    上了大学之后的四年,基本都在啃老本了,虽然偶尔也去图书馆,但大部分时间还是摆烂,抱着一种终于自由且颓丧的心态。

    因为家教之严格以及自己性格上的不足,终于从大一开始才谈了一段恋爱,但在这场感情里我从开始便被蒙骗至深,活生生地被折磨了两年,甚至要死不活地生了场大病——抑郁,休学,甚至灌药、自残。这期间我逃课也成了常态,该有的知识与积累全在这段时间里哗啦啦溜走了。

    而现在到了不得不走入社会的年纪,离开了大学校园,是真的会异常地怀念还在学校的日子,及其怀念的还是中学最青涩又轻松的时光。那真的是我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知识量也最丰富的几年。母亲说那段时光里的我眼睛都黑亮亮的,眼神坚定且清澈。

    最后说回我的写作,这本书里的内容大致也就围绕着我所说的这些部分,书里也偶尔会出现一些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优秀作品,且标明出处。

    很喜欢《牧羊人》一章,甚至以为是我自己现阶段最好的作品了。——他做了一个那么美丽的梦,可最后这个梦醒了,他还是那么孤独。

    爱和付出都是心甘情愿,欲望和谎言才真正罪大恶极。

    或许大部分人的少年时都会出现这样一个抱憾终身的美丽吧。

    《江南》一章,是我对鱼米之乡美丽的幻想与憧憬,哪怕我从未去到过那个“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地方。

    同样地,《野》也是我在读过《走吧,张小燕》一作和听过《鸿雁》一曲后发自内心的感慨,我并未真正抵达那一方净土,我痴迷于那一望无际且纯粹的清澈,试着仅凭我的幻想去描绘出我于净土中无暇情感与无限魅力的神往。

    最后借用一句《士兵突袭》中主角许三多的话——意义本身没有意义。所以哪怕这部作品实际上本就没有什么意义,但它对于我来说,却沉甸甸地承载了我过去直至现在所有的苦痛,以及每一个我失眠难熬的夜晚。

    从前我的文字总天马行空——梦幻而稚嫩,充满一种不切实际的虚幻。但无奈的是,现在工作后,常常对于写作和阅读感到力不从心——自然因为一个是迫于生存的压力,另一边是梦与诗。

    常常工作回家后就已经累的疲惫不堪了,脑子也常常断片,想不到自己该写的、该读的、该做的,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瓶颈期,让我既难过,又难受,貌似自己对于文字已经没有了一种如鱼得水的灵活。

    比较庆幸地,我保留了自己乐于阅读的习惯,也非常感谢我自己。

    但这段时间,我缺脑子空空,甚至在日常的沟通中都会常常出现断片以及词不达意的现象,我或许真的是时候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宣泄了。

    尽管如此,我仍然想要努力的去记录自己,展现自己,甚至于创继续创作出更加令人为之感叹的作品。

    换个角度来说,这部作品应该是我想要留给自己的,自说自话下的产物——但我会后悔,后悔这之后它会否成为我因此盈利的一部分。

    它原本的性质产生莫大的变化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不过还是希望会有人发自内心地喜欢它,愿意认真地安静地沉下心来抚摩它,欣赏它——喜欢我的并不那么优秀甚至有些冰凉凉的文字。并且,其实更希望会有人真正读得懂它,读得懂我。我期待着这种文字间带来的相隔千里却近在咫尺的共鸣。

    在我自己沉下心去认真读文章的时候好像也会产生这样的感应。

    曾经看到过也很喜欢一句话,这句话很长,但现在我用自己的理解将它记述下来。

    生活痛到极致,诗人拥痛而眠。

    芥末青花

    于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