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穿越年代:从木材厂开始 » 第35章 采访终于刊登了

第35章 采访终于刊登了

    “看来,这次杨行文的麻烦大了。”刘海叹了口气,有些惆怅。

    虽然杨行文倒霉了,他还挺开心的,但如果倒霉是因为解决不了云城木材厂的危机的话,他就开心不起来了。

    毕竟,他家也是依靠着木材厂过活的几百个家庭之一。

    自然是希望云城木材厂能蒸蒸日上。

    吃完包子后,陆建南与刘海都心事重重的回到了宣传科办公室。

    刘海在忧心木材厂的状况。

    而陆建南,则是在思考自己能用什么办法让木材厂度过这次危机。

    ……

    云城日报编辑部,一如既往的繁忙。

    这里每天都要处理记者们递交上来的大量稿件,而最终能成功登上报纸的不足十分之一。

    相比起一份编辑的职位,邹凯觉得自己的工作,更像是淘金者。

    从海量的稿件里面,选出最好的文章,并将它们送到主编手里进行终审。

    毫无意义,这是一项伟大的工作,因为这份工作整个云城都在改变着。

    然而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份枯燥的工作。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作为云城最大的报纸,云城日报在云城的名气实在太大了。

    每天收到的稿件,不仅有本单位编辑根据记者采风交上来的,还有其他文人学者递交上来的。

    说实话,邹凯见过的稿件太多了,现如今已经很少有稿件能触动他的内心了。

    除了最近的那副带有天马行空想象力的黑板报。

    这是他这两年来,唯一动了念头,要收藏刊登了这篇板报的那期报纸。

    如往常一样,在开始工作之前,邹凯冲了一杯浓茶,然后在编辑部门口的收稿处,将今天的稿件拿了进来。

    看着这一封封稿件,他感觉有些头皮发麻。

    叹了一口气后,揉了揉眉心,认命的看了起来。

    这是他的工作。

    连续将几封稿件放进了退稿框里后,邹凯有些抱怨,“我觉得我们的收稿要求应该更严格一点。”

    “比如?”正在处理手上工作的钟良随口问道。

    邹凯说着气话,“比如明确规定只有专业人员,或者合作过的人才能投稿。”

    钟良笑着说道,“那你这可对新人不公平了,没有人能一开始就会。

    就像我们编辑部的编辑,不也是得学习一年以上才能开始尝试写稿件吗?

    你不能用这么高的要求去看待普通人。”

    “有什么关系?我们云城日报根本不缺稿件。”一边说着一边又毫不留情地将一封写好了退稿原因的信件放进了框子里,“有些稿件真的就是浪费时间。”

    毙掉了一篇稿子后,邹凯又拿出了另一篇。

    看到标题,他顿时忍不住在内心狠狠的吐槽。

    又是“以粮为纲,全面发展”!

    就不能有点新意吗?这段时间以来他都看了多少篇这个主题的稿件了。

    自从陆建南那副黑板报火了之后,最近一段时间收到的外来稿件全是这种。

    看了上百封后,他实在是快吐了。

    稿件的内容,让邹凯的脑海中不自觉的浮现出了,云城木材厂门口的那副板报。

    他自然是看过那副板报的。

    不仅仅是从采风记者王厚生的照片里看到的,还亲自去了现场观摩。

    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自然是不会放过这幅板报的。

    “陆建南的采访稿件什么登报啊。”

    邹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见到它引起众人讨论的局面了。

    思忖了片刻之后,钟良回答,“好像就是这两天了,稿件已经交给印刷厂了。”

    “可惜了,没有彩印技术。”邹凯有些感慨,“要是能印刷成彩色的,那带来的冲击力更大。”

    “如果人人日报会转载,那还是有可能见到彩色的黑板报的。”

    前不久,人人日报才试用了彩印技术,刊登了一副彩色的照片。

    “难啊。”

    人人日报转载?

    邹凯在心里摇摇头。

    难,太难了!

    他对于人人日报有清晰的认知,地方上报纸的内容想要得到转载,那真的是难如登天。

    稿件完成之后,接下来的校对、审核很快。

    没过几天,云城日报就刊登了陆建南的那篇采访稿。

    自从知道了陆建南被采访了后,陆建东就一直关注着云城日报上的内容。

    在今日的报纸送过来之后,他迅速找到云城日报看了起来。

    “我说建东啊,报纸就不是我们这些粗人看的。

    咱们就是看大门的,老老实实守好大门就行了。”

    对于这话,陆建东充耳不闻。

    自从明白老四的能耐后,他只听老四的。

    老四不会害自己,他的安排不会错的!

    所以,自己将来绝对不会只是烟酒公司保安室的小小临时工。

    而是榨油厂电工彭师傅的学徒!

    只要……只要老四的采访上了报纸,那就离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远了。

    畅想了一番美好生活后。陆建东搓搓手,兴奋的展开报纸。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

    这几个加黑加粗的标题占据了版面的正中央。

    看着那副黑白的黑板报,陆建东瞳孔一缩。

    这是……老四画的那副?

    脑海里出现了这个猜想后,陆建东整个人激动了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不行,不行,万一是我想错了呢?

    强忍着内心的激动,陆建东仔细的阅读着这篇稿件。

    编辑:“陆建南同志,请问这些画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呢?”

    陆建南:“现在的粮种比一开始好多了,田里的粮食虽然不能压弯了苗,但产量已经不低了。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就做出了大胆假设:

    既然粮种发展了,那拖拉机这种机械设备是不是也会发展?

    会不会发展出可以自动播种,自动收割的机器?

    ……”

    看见了老四的名字后,陆建东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

    “上报纸了,我家老四上报纸了!”

    这声嚷嚷,直接吸引了保安室所有人的注意力。

    “你说啥?你家老四?陆建南?他上报纸了?”

    众人十分惊讶。

    报纸是这么好上的吗?陆建东这编也要编的像样点啊。

    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陆建东将手中的报纸递了出去,“你们看看,就中间最大最显眼的这块。

    你看,这里是不是写着我家老四的名字!”

    众人狐疑的聚了过来。

    在看清楚了报纸上的名字后,不敢相信的看看报纸又看看陆建东。

    反复确认之后,才敢接受这个事实,“还真是陆建南?他居然真的上报纸了!”

    “什么?真上了啊,给我看看。”

    站在后面之人的好奇心俨然被吊了起来,努力的圈内挤。

    “还真是!

    建东啊,该不会你这段时间看报纸,就是因为你家老四被采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