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 第4章 奸臣已经跳出来了!

第4章 奸臣已经跳出来了!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王允是什么人?

    那是董卓最亲密的战友!是最先投靠董卓的名士!

    哪怕是蔡邕、吕布,他们在董卓心中的地位怕是远远都不及王允!

    王允之于董卓,就好比日后荀彧之于曹操,孔明之于刘备,小乔之于大乔,属于彼此之间的连体婴儿。

    昔日,关东诸侯伐董,董卓将朝廷迁往长安,自己则留在了洛阳抵御诸侯。

    那个时候,董卓将政务全权交给王允,不起一丝一毫的疑心,给予了他绝对的信任!

    结果现在,有人告诉董卓,王允是奸臣?

    即便这个人是他一手扶立的天子,董卓依旧不愿意相信!

    刘协看到董卓的反应,没有丝毫意外。

    董卓,能抵挡住关东诸侯的千军万马,却抵挡不住来自身旁亲密之人的背刺。

    不过,王允若非董卓最为亲密之人,他又如何能够完成刺杀董卓的壮举?

    相比于《三国演义》中杜撰的连环计,王允真实的计策无疑更加高明。

    毕竟,美人这柄剑,哪有董卓的信任来的锋利?

    “朕知道,太师不愿相信。”

    刘协示意宫人:“去将奉先请来。”

    吾儿吕布?

    董卓满眼狐疑,不知为何吕布先藏匿于未央宫中。

    “臣见过陛下,见过太师!”

    吕布此刻显然已经调整好状态,不似方才汗流浃背,恢复了往日的英武。

    九尺长躯低伏,吕布对着当今天下最尊贵的两人行了一礼。

    “奉先,你将之前与朕说的话重复一遍给太师。”

    刘协还专门提醒:“记住,要一模一样,不要有半分污蔑王司徒等人的言语!”

    “臣明白!”

    吕布朝董卓微微拱手——

    “义父!”

    但这称呼却让董卓不满:“什么义父!这是在陛下面前!只有我大汉的臣子,没有什么父子!”

    “喏!”

    吕布正色道:“太师,其实司徒王允一直在与臣交好。”

    “臣之前不知他有何企图,但臣知晓王司徒乃是太师的左膀右臂,便也不好拒绝他,生怕伤了王司徒与太师的和气,故此常与他往来,到其府上赴宴。”

    “直到昨夜,王司徒在宴席上突然借着酒意指责太师祸乱朝政,想要与臣一起谋事!”

    董卓此刻粗大的手指紧紧握着玉盏:“所谋何事?”

    “一月之后,将太师骗至宫室,一举击杀的大事!”

    嘭——

    玉盏被董卓直接掷在地上!

    “竖子!”

    董卓肥胖的身躯挣扎着站起。双手撑在桌案上歇斯底里怒吼:“不可能!不可能!子师(王允表字)不可能杀我!”

    既然王允不可能,那只有一种可能!

    董卓喘着粗气,用猩红的双眼瞪着吕布:“是你!必是你!还在因之前的事情怀恨在心,有意污蔑!对不对!”

    之前,董卓与吕布因为一点小事不和,就朝着吕布投掷了手戟。

    虽然吕布事后朝着董卓道歉,但董卓也看出来当时吕布心中并不服气,所以怀疑是吕布在这里搬弄是非。

    吕布也是暴脾气。

    他见董卓不但不领情,还将矛头指向自己,一股无名怒火直接从心底迸发出来!

    “咳!”

    就在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刘协咳嗽了一声。

    他双眼不含任何感情的看向吕布,直到吕布那股怒气彻底消散,这才垂下眼睑。

    “太师!”

    吕布重新开始背起了剧本。

    “我与王允无冤无仇,为何要诬陷他?”

    “不光是司徒王允,还有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

    “太师难道真的以为,我会以武将之身,诬陷这三位重臣名士吗?”

    不说王允。

    那黄琬和士孙瑞,哪个不是名满天下的大家?吕布吃了熊心豹子胆敢一次污蔑这三人?

    董卓其实不傻。

    他只是不愿相信。

    但现在吕布都这么说了,其中滋味也由不得他不细想。

    “太师。”

    此刻刘协接过了自己的镜头。

    “奉先昨夜也喝了些酒,没有反应过来。待奉先想起后,则是立刻入宫禀报。”

    “朕心中大骇,生怕有人谋害太师,这才不顾病躯,专门将太师请至宫中。”

    说到这,刘协又适时的咳嗽了几声。

    “太师,你且细想。若奉先真的有意编排王允,何必要先来朕这里汇报内情?他直接与你明说岂不更好?”

    “况且,太师久居郿堡,不在长安。朝堂之事更是常以公文知会,如何能够清楚朝堂之下的暗流涌动?”

    “太师不妨仔细想想,难道王允此人,之前真的没有显露出半分不妥吗?”

    刘协的语调很温和,完全充当了董卓情绪的调机器,将董卓之前的怒意慢慢驱散,让他恢复理智。

    董卓看看刘协,又看看吕布,突然之间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这个刚才还骄傲满满的枭雄,仿佛在瞬间被什么东西击碎。

    若非常年的风霜,董卓眼角几乎快有泪水溢出。

    这不是伤心,更多的是委屈。

    说好的“君不负我,我不负君”呢?

    董卓自问,他对于王允从未亏欠。

    昔日王允在洛阳之时不过是小小的从事中郎、河南尹,虽空有声望,却算不得什么人物。

    还是董卓看重了王允的才能,将王允拜为九卿之一的太仆,并且在不久后升任尚书令。

    之后的第二年,董卓更是直接让王允取代出身弘农杨氏,海内共瞻的清流杨彪,成为了大汉三公之一的司徒。

    而且王允这三公之位可不是虚职。

    因为董卓并未削去王允尚书令的官职,从某种程度来说,王允简直就是货真价实的大汉丞相!

    恩德如此之重,可换来的却是背叛!

    饶是董卓枭雄壮志,此刻也不免被王允的所作所为伤了心。

    “太师,如今不是黯然神伤的时候。”

    刘协见董卓似乎接受了王允背叛的事实,便开始火上浇油——

    “现在奸臣已经自己跳出来了!”

    “司徒王允是一个!”

    “司隶校尉黄琬是一个!”

    “仆射士孙瑞又是一个!”

    “若是不尽快查清他们的布置,只怕太师会寝食难安!就连朕都会无比担心太师,夜不能寐!”